《道德经》白话译文之五
第二十五章【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白话)有一样东西混然生成,在有天地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寂静没有声音,空虚没有实体,独立运行,从来不会改变的根本。循环按规律运行而从来不殆误,可以做为天下万物的根本来源。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只好叫它是道,再勉强给它取定义为无穷大。大到无穷,无穷远,无穷远的循环。因此道是无穷大的。天也无穷大。地也大到似乎无穷,人的思想亦无穷大。宇宙天地之间以这四个为无穷大,而人占居了其中之一。人按照大地的自然规律去运行,大地按照上天宇宙的规律去运行,上天宇宙按照道这个宇宙根本规律去运行,大道的规律是和自然界展示的规律相一致的。第二十六章【原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臣,躁则失君。(白话)重为轻的根源,安静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即使是贵为君子,每天行动起居亦不离开使用营帐、服装、粮草及器械重物、累赘。虽然有高大、荣华的景物供享乐,仍然安于居住象燕子小窝一样的小地方,而超然物外。但是那万乘大国的君主,怎么可以以自己为重,而轻于治理天下呢?轻于治理天下,则失去了臣民,轻就是躁动不安,则失去了君王的持重。第二十七章【原文】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白话)善于驾车的人,不会在路上留下丝毫的车轮痕迹,善于说话的人,不会在言语上留下任何破绽,善于计数的人,不要筹码也能计算,善于守护的人,不需要机关,别人也无法把它打开,善于打绳结的人,不需捆起来,别人也无法解脱。所以圣人常常善于拯救人,因此在他之下不会有无用的人。圣人亦善于修复物品,因此在他面前亦不会有无用之物品。可以如此说:就是聪明不表露。因此善于为人的人是不善于为人的人的老师。不善于为人的人,是善于为人的人的后事之师。对老师不尊重不受惜,就不会重视借鉴经验教训。虽然聪明绝顶,看似糊糊涂涂做事,这就是妙诀。第二十八章【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白话)知道他雄性一面,甘心处于他雌性一面,就如成为天下无穷的溪谷。成为天下无穷的溪谷,就把握了德,不会偏离,就会恢复到如初生婴儿那样纯洁无瑕的心态。知道他白色一面,甘心处于他的黑暗一面,就成为天下的楷模。只要成为天下之楷模,把握德就不会出差错,就会恢复到混沌的无极状态。知道有荣耀的一面,而甘心处于艰苦的一面,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天底下最伟大的人,把握德是足够的,就恢复到了质朴自然状态,从质朴自然中走出来的就说明是成器之才,圣人取来用之,则用于作为百姓的领导者,理想的社会不会人为区分贵贱,只是按照自然之理合理分工。第二十九章【原文】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白话)打算想获取天下而实现自己的作为,我认为他太免强了。天下这个神圣的器具,不可以寻求超越宇宙规律的作为。寻求超越宇宙规律的作为的人都失败,在寻求超越宇宙规律而执着的人都失去所得到的。所以,一切事物:只要有事物行动,必有事物跟随,只要有物能歔气燃火,必有物能吹而灭之。只要有物载上车子,必有物被放下来。因此,圣人掌握这个规律:抛弃极端的,去除奢侈的享受,不过安泰的生活。第三十章【原文】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白话)依照大道这个宇宙规律辅佐君王的人,不会用自己的兵力强大去称霸天下。这样会有好的报应,军队到过之后的地方,荆棘丛生,土地荒芜。大批军队大战过后,必定有饥荒的凶年。慈善的人用兵达到目的就算了,不敢于使用强迫的手段。达到目的,也不因此自大,达到目的,也不因此夸张,达到目的,也不因此骄傲;达到目的,是因为不得已而这样做的;达到目的,更不因此逞强。事物过于壮大,必然容易走向衰老,这就是违反宇宙根本规律,违反宇宙规律就会过早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