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农抑商'的另有其人,儒家不过是个替罪羊

提起来中国古代的经济模式,想必很多人都能脱口而出'重农抑商'四个字,顺带还会指责一下'儒家误我中华',说中国商业不发达全是儒家的锅!其实,这样的看法是不对的,中国的商业文化历史悠久,汉族更是世界上最会做生意的人之一。中国历史上'重农抑商'的另有其人,儒家不过是个替罪羊的罢了。

从先秦到春秋,商人的地位并不低

中国的商业历史是从商朝起源的,一直到春秋之时商人的地位都很高。据说,在商朝的时候,有一批人特别会做生意,所以其他地方的人就把他们称为商人。而且,在先秦的时候,商人的地位是很高的,甚至周公制礼之时还在《周礼》中,详细地规定了有关商业的具体规定,其中涉及了各种各样的制度安排,以及一套非常完整的官方市场体系,包括了如何交易,如何做生意,堪称中国最早的计划经济。足见,商业在当时很受重视,所以商人的地位也并不会低。可是,为什么秦汉以后中国政府却要实施'重农抑商'的政策呢?

儒家,并不'重农抑商'

很多人提起来,就将此锅压到儒家身上,觉得都是儒家重义轻利思想所导致的。其实,这是对儒家大大的冤枉,因为儒家不仅没有轻视商人,反而对他们十分尊重。甚至,孔子的学生理由好几个都是大商人,比如,子贡和端木赐,如果儒家真的排斥商人,孔子怎么会收商人做徒弟呢?还收了不少?那么,既然儒家不排斥商人,谁排斥呢?

真正'重农抑商'的是法家

真正'重农抑商'的是法家。在战国晚期,商人的势力非常大,甚至开始将目光放在了政治上,想要用自己的金钱来干预政治。比如,著名的大商人吕不韦就有'奇货可居'的典故,说吕不韦有一天结识了一个秦国的一位公子名叫异人,当时的异人被扣押在异国他乡做人质,没什么地位。

然而吕不韦却脑洞大开,想要支持他。于是,吕不韦回家问了自己的父亲一个十分奇怪的问题:'种田能够有多少盈利啊?'他爹说:'十倍吧!'吕不韦又问:'买卖珠宝呢?'他爹回答:'百倍吧!'吕不韦又问:'如果提前投资一国之君呢?'他爹一脸震惊地说:'这样的盈利怎么可能数得过来!'

就这样,吕不韦开始在公子异人的身上大量的投资。后来,经过二人的精心运作,公子异人竟然真的成为了秦国的国君,后来还生下了大名鼎鼎的秦始皇嬴政。后来,秦始皇登基为帝,吕不韦甚至从一个商人成为了大秦帝国的相邦!足见,战国时期的商人,地位有多高,影响力有多大,已经到了可以干预一国政治的地步!

如此一来,法家就认为,商人的势力如此之大对君主来说实在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因为法家所主张的是树立君主的绝对权威,于是,法家的著名人物商鞅出场后,就开始提倡要对商人'苛以重税',啥意思?就是说要对商人收众多的赋税!比如,法家的另一位集大成者韩非子,对商人更是视为仇敌,他直接说:'其学者......其言谈者......其带剑者......其患御者......其商工之民......此五者,邦之蠹也。'说社会上有五类蛀虫会危害国家的安全,其中之一就是商人。

后来,秦始皇听了法家的话,开始觉得将他们父子扶上王位的吕不韦,是他的劲敌。后来,还直接一杯毒酒,送吕不韦上了西天。足见,真正对商人有所提防的不是儒家,而是法家!因为,儒家对于国家财政的看法和提倡的政策和道家相仿,提倡的是'轻徭薄税,与民生息',让他们自由自在的发展。虽然,重视农业,但是绝没有在刻意的打压商人。

但是法家不一样,因为法家的观点是致力于维护统治政权的稳定。所以,法家提倡的是将权力都集中在国家,而财富又是权力的重要源泉,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因此,法家希望天下之财尽归国库,不流向民间,如此一来商人干政的钱,自然就没有干政的实力了,更不会产生乱政的非分之想,犯上作乱更是没可能了。比如,西汉时期桑弘羊在'盐铁会议'上就曾要求将盐和铁这样的国家稀缺物资,由国家垄断和官方经营,维护国家秩序的稳定。从此可见,法家对于国家经济制度的态度。

明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儒商文化

而法家制定的'重农抑商'之政策,在中国古代得到了长时间的延续。然而,到了明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商人群体非常的活跃,商人的财富也随之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他们社会地位的上升,还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排序'士商农工',商人直接一跃而起成为了第二位。

1,士大夫开始经商

后来,商人和士开始慢慢合流,并逐渐形成了两个新的社会趋势。其一,士大夫不再争相做文官清流,也不再以挣钱为耻,还纷纷开始经商,摆脱了经商丢人的思想。甚至,连大明的皇帝都对经商产生了巨大的兴趣,比如,正德皇帝下令将皇家的六个仓库改造成六个店铺,还自己扮成商人去和这些店铺讨价还价,还很兴奋。可见,明代商品经济下社会的新社会面貌。

2,商人的儒化

其二,就是商人开始逐渐儒化。在中国明代之前,中国社会中'士农工商'的四大阶层,只有钱完全不行,因为在中国'士农工商'四大阶层是完全流动的,和欧洲贵族世袭的制度不同。那么明代的商人再牛,可以做士大夫吗?不可以的,士大夫的身份是建立在功名之上的,中举人,中进士,是需要严苛的考试的!考不过是当不了的!就算是买官,也不是社会精英,那怎么办呢?

明代的商人们想出来一个好法子。原来,明清之际一个人是不是贵族,除了功名以外还有另外的标准,那就是看此人的文化水平怎样!所以商人虽然拿不到功名,但是可以附庸风雅呀,士大夫们所喜欢的'琴棋书画'我也可以跟风来学,借此表现出自己也是有情怀有品味的人。

商人们想要通过对士大夫审美的模仿,来跻身上流社会。比如,江浙地区有很多漂亮的园林,其中最著名的苏州园林,很多都是商人所盖。他们想要通过这样一个具有诗意的园林,来表现自己的审美情趣,还邀请上流社会中的人来自己的院子玩耍。春天呢就赏赏花,秋天呢就喝喝酒吃吃大螃蟹,当然更多的还是文人们喜欢的吟诗作画。商人们就这样和士大夫成为朋友,自己也因此跻身上流社会,这就是所谓的商人的儒化。

后来,中国的儒商诞生,还形成了中国商人的独特特点。那就是,在中国古代商人的层级之分,并不是看钱数的多寡,钱的多寡不是被人看得起的重要标志。只有,儒化,成为一个儒商,将自己刻画成一个有品味,欣赏得了琴棋书画的商人,有品位的商人,才会被大家所认可。所以,儒商重文化的传统,也是明清时期历史遗留下来的重要影响。

总结

综上可知,春秋时期商人的地位很高,甚至可以干预一个国家的政治。同时,'重农抑商'的不是也儒家,而是法家。后来,明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儒商文化,士大夫开始经商,商人也开始儒化。其背后,是中国历史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商业文化的巨大影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