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玉忠:改造我们的中国观和世界观

公元前496年,鲁定公十四年,山东曲阜。

一位老人开始了中国文化史上最著名的远征。

此去故国,孔子要用生命去实践他重回王道,平治天下的理想——这是怎样伟大的雄心壮志啊。他不像21世纪的学人那样,在温室里鼓吹和平,他要用生命恢复东亚大陆久已陆沉的世界秩序!

孔子没有实现他的理想。在长达14年、漫长艰苦的旅途中,他几次险些丧命。但这次远征却锁定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既尊敬鬼神,又远离鬼神,“敬鬼神而远之”。作为唯一超越神话和宗教的文明体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在修养(内圣)与社会事业(外王)一以贯之,从而实现自我超越和生命升华,这是人类精神史上最为伟大的突破之一!

那注定是一个清冷的早晨。孔子天刚亮就起来,佩上白玉,踏上车马,和颜回、子贡、子路、子夏诸弟子,依依不舍、风尘仆仆地上路了。

“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所以孔子肯定佩玉。

孔子做过鲁国的司寇,是大夫之位。“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孔子也一定坐车。

当时,没有人为失意的孔子师徒送别。天地间只有漫道、古树、微风、晨曦。唯一的响动,是车马的銮铃和佩玉的清音,它们在鲁国大道上汇成和谐的交响,永远地定格在人类文明史上!

孔子以博学著称于世。

孔子不会想到,他乘的车马最早出现在欧亚大陆西部,直到商代,车马才沿欧亚大草原引入中原。

同旧大陆上几乎所有青铜时代的社会上层一样,孔子也珍视马车。古埃及贵族将乘战车作战视为荣誉和地位的象征,它常常是埃及墓室壁画的重要主题。

周游列国回鲁的第二年,孔子最喜爱的学生颜回英年早逝。孔子如此伤心,撕心裂肺地大呼:“这是老天爷要我的命呀!这是老天爷要我的命呀!”

弟子们认为孔子动情太过,他扔下一句:“我不为这样的人伤心,还为什么人伤心!”

当颜回的家人请求孔子卖掉车子,替颜回办外椁时,他却一口回绝。因为孔子和古埃及的贵族一样,认为车子是地位的象征,不能卖掉徒步而行。

孔子更不会想到,佩玉的传统竟然来自西伯利亚贝加尔湖流域。早在24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贝加尔湖流域的马尔他人已经用软玉制作装饰物,因为那里是重要的白色软玉产地。从马尔他到中国的小南山、双塔、兴隆洼诸遗址,从北到南有一条万年之久的玉石之路。

直到青铜时代,贝加尔湖地区仍然是欧亚大陆玉文化传播中心。邓聪教授供职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长期从事玉文化研究。他从从玉料、器形和加工技术等多方面证明:四五千年前,以欧亚大草原为纽带,在欧亚大陆东西万公里的广大土地上,存在着一条白玉文化带,白玉环是其典型器物。在由邓聪、吉平、谢尔盖·科米萨罗夫(俄)、刘国祥合写的《贝加尔——岫岩史前玉器交流》一文中,作者们绘出了5000-4000年前,贝加尔湖白玉环在欧亚大陆的分布。如图1:

图1  距今5000-4000年前后,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白玉环在欧亚大陆东西的分布。图片来源:吉平、邓聪主编《哈民玉器研究》,中华书局2018年版,第198-199页。

中国的用玉、崇玉传统可以上溯到8000年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兴隆洼遗址。我们必须将这个遗址放在整个东北亚、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的大时空中,才能明了其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

8000年前兴隆洼发达的真玉文化横空出世,对世界及中国影响巨大。到5500-5000年年前的红山文化时代,中国已经形成明确的用玉制度,玉也成为主人身份、等级的象征;在距今6500—7000 年间的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鬼门洞遗址,距今约6500年的日本福井县桑野遗址(Kuwano Site),出土了与兴隆洼相似玉器器形、玉器组合,且制作技术也相似,为当是三地跨海洋和陆地频繁交流的结果。(如图2)

图2  7000年前东北亚玉器文化的金三角。图片来源:吉平、邓聪主编《哈民玉器研究》,中华书局2018年版,第402页。

谈到兴隆洼玉文化的起源,邓聪教授注意到它与东北亚史前萨满文化,特别是贝加尔湖附近马尔他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关系。在《东北亚史前萨满教的发展》一文中,他写道:“兴隆洼文化玉器几乎全部以软玉制作,其中玦、匕形器、管状饰和弯条形器,都沿袭东北亚晚期旧石器时代的饰物,只是在载体材质上彻底从动物骨角改变为软玉。马尔他人喜欢在手臂上穿戴环状饰物,而兴隆洼居民则穿戴于耳垂上。新石器时代骨制匕形器、管状器一直盛行不衰。弯条形器也可能是模仿动物獠牙或犬齿而制作。因此,从兴隆洼真玉文化显示从动物骨角转化为软玉的过程,已彻底完成。此外,特别受瞩目的是马尔他小孩墓的一串项饰上,一些猛犸象牙制类似双联璧像护身符的装饰,表面有6一8处锥点围成的圆圈。同样,兴隆沟遗址22号房址出土的璧形蚌饰,其上也同样有十处锥点装饰。这反映两地原始宗教信仰中的传承关系。”(吉平、邓聪主编《哈民玉器研究》,中华书局2018年版,第403页。)

孔子不知道马车技术的起源,也不知道玉文化国际性特点。不能苛求先圣,在波澜壮阔的欧亚大陆轴心时代,孔子有自己的时代使命——在某种意义上,他们达到了我们难以企及的人文高度。直到今天,轴心时代的精神成果仍是人类每一次跨越性前进的终极动力!

应用考古学及其他新科技手段,我们知道中国玉文化是人类文明数万年沉淀的结晶——如果不了解世界的文化,我们就不可能了解中国的文化。全球化时代,我们必须认识世界意义上的中国!

这是我们必须树立的中国观和世界观:一个世界中的中国,一个包含中国的世界。过去数万年来,中国一直是欧亚文明东部的核心,也是人类文明重要的、持续的创新中心之一。

没有一个发达文明是孤立发展的,中国也不例外。世界不应以西方现代性为归依,“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包括中国在内的文明多样性是人类前进的基础。当现代只有西方一种知识体系、教育体系和价值体系的时候——世界范围内人文精神的衰落终成必然!

最近经社科院易华研究员推荐,有幸读到邓聪教授主编的《哈民玉器研究》(中华书局,2018)和《牙璋与国家起源》(科学出版社,2018)两书。极其细致的研究,极度精美的图片,艺术与科学能够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笔者捧读,爱不释手。

对邓聪教授由微知著,通过一件小器物深入人类大历史的方法,笔者深表赞同。想来他多来奔走于海内外,亦付出了太多的艰辛,体会到太多发现的乐趣。

“一阳一阳之谓道”,过去五六年来,笔者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阴阳的符号太极图和道的符号蹲踞式人形,写成了《人类文明的基因:人类二元观念与世界文化的分野》(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10月)和《智慧简史——从史前到21世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正在出版过程中),身心收获很大。其中的学术探索过程,比美国大片还丰富曲折、激动人心,其中苦乐,难以为外人道也。

——同声相应,作此文,以求天下知音者!

作者简介:翟玉忠,新法家网站中英文版总主编,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文章来源:作者惠赐

(0)

相关推荐

  • 如何养活一块玉?活玉才养人

    在玉石圈存在这样的说法,玉石戴久了可以戴"活",这让人十分惊奇.其实"戴活"只是说一个人常年累月的佩戴玉石,久而久之,玉石就会产生"灵气", ...

  • 玉石的含义

    玉石对华夏文明影响是悠久而巨大的,可以说玉石文化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早在旧石器时代后期,古人就开始使用玉石砍圻工具(发现于迄今大约近万年的辽宁海城小孤山洞中)了,这件玉器工具不同于普通石器,是真 ...

  • 翟玉忠:为何说“中国历史大有胡气”?

    相对于青藏高原以西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早期印度河文明在青藏高原西部),中国文明最大的特点就是她惊人的连续性.这与其腹地背靠青藏高原.西北和北部又有戈壁.山脉将游牧民族隔开的地理位置 ...

  • 翟玉忠:被遗忘的东方航海族群

    近代以前,印度洋与太平洋地区的人们展现了惊人的航海能力.新几内亚.俾斯麦群岛和所罗门群岛的最早考古遗存距今约四万年.在澳大利亚,发现了五万年前的考古遗存.这些证据表明,人类在四五万年前就有了相当程度的 ...

  • 翟玉忠:被遗忘的东方航海族群——南岛语族

    近代以前,印度洋与太平洋地区的人们展现了惊人的航海能力.新几内亚.俾斯麦群岛和所罗门群岛的最早考古遗存距今约四万年.在澳大利亚,发现了五万年前的考古遗存.这些证据表明,人类在四五万年前就有了相当程度的 ...

  • 翟玉忠:夏商周三代政教

    海洋和草原是天然的古代高速路,文明交往的通衢.正是通过海洋和草原,不同族群得以在过去数万年里建立起复杂的有机联系,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世界史得以展开. 草原和海洋不适宜农业定居生活,却适合旅行和运输 ...

  • 翟玉忠:南师一生,一言以蔽之——栖栖一代中!

    每每读南师的书,或与台湾.大陆的朋友谈南师旧事,总感慨南老师一生之不易. 在欧风美雨,国运飘摇之际,南师比任何人都清楚:大道智慧.文化命脉乃家国复兴的基础.所以,他逆时代之大潮,毅然肩负起了复兴中国文 ...

  • 翟玉忠:古希腊文化深受西亚和埃及文化影响

    公元前4000年左右,埃及人已经航行在地中海东岸至亚丁湾的广大地区,他们用金子.粮食或牛换取药材.纺织品和瑰宝.公元前2600年时,埃及的水手们定期航行到黎凡特,运回雪松等货物.   公元前二千纪末叶 ...

  • 翟玉忠:站在青藏高原才能看清东西方文明大分野

    何谓西方?何谓东方?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深陷欧洲中心主义陷阱不能自拔.   英语中"东方"一词Orient,来源于拉丁语Oriens,意思是"升起",指太阳升起的 ...

  • 翟玉忠先生的《国富策》让那些“大师们”心愧!

    编者按:2018年11月,翟玉忠先生<国富策>(修订版)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2010年1月,<国富策:中国古典经济思想及其三十六计>初版问世后,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影响,韩国Th ...

  • 翟玉忠:千古圣贤仍在,大道几时通(答仲大军先生)

    北京知名学者仲大军先生古道热肠,多年来乐于提携后学.   最近,仲先生给我留言,谈及儒家与法家,及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感念先辈学者教之谆谆 ,嘱之殷殷,做此文,向仲老师汇报.仲老师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