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修“高速公路”,2000年不长草,当时已经世界领先
中国是一个地形崎岖复杂的国家。
因为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以及欧亚大陆板块挤压的尖角处。因此,我国山脉发育剧烈,西北部崇山峻岭。
中国的16大山脉以及高原,占了国土总面积的90%,平原只占10%。所以,在中国造桥修路格外的困难。
中国的道路建设也是进入2000年以后,在强大经济引擎的驱动下,才得以高速发展。
众所周知,我国在秦朝实现了国土的大统一。如此辽阔的国土被复杂的地形所分割,为政权的统治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
秦始皇为了让自己的号令抵达疆域的边界,修建了多条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辐射状道路。
》这其中,非常有名的一条就是秦直道!
在古代,它是中国唯一的“高速公路”,路面的最宽处超过50米,最窄处也有10来米。
最难能可贵的是,秦直道几乎笔直的从南方咸阳为起点,延伸到北方内蒙古的包头,全长700公里。这条交通要道一直使用到清朝才逐步被废弃。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为中国沟通中原和北方的交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道路要暴露在自然环境下,受风吹、日晒、雨淋,修建的坚固非常的重要。
而且在古代,没有钢筋、水泥、混凝土和沥青,修建道路的材料完全是纯天然的材料。
》中国古人用无以伦比的智慧完成了这个举世无双的工程。
虽然秦直道很多地方已经荒废,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地方几乎完好如初,路面上寸草不生。
秦直道的修建始于秦始皇35年(公元前212年)。负责修建道路的是大将军蒙恬,蒙恬被秦始皇赐死以后,道路还没有完工。继任者秦二世胡亥继续把这条道路修缮完成。
由于直道通过了很多险峻的地方,所以前后工程一共花费了几十年(确切时间有待考证)才完成。
》秦直道的验收标准极其严格!
据史料记载,道路完工以后的验收标准,是来往的马车在道路上行驶不能让路面留下车辙印,否则负责修建工程的人就会受到处罚。
秦直道的路面为了防止雨水的冲刷,使用了粘性强、密实度高的黄土进行夯筑,并且在其中掺入了草木灰。因为草木灰里面含有碳酸钾和碳酸钠,和土中的钙质相结合会结成坚硬的碳酸钙,也就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大自然对人工筑路的破坏是多方面的。
除了雨水冲刷等因素以外,还有生物力的作用。植物的根系在生长过程中会表现出极其强大的穿透力。植物的根系可以钻进0.002mm的微小孔隙,并且顺着这些孔隙生长,在生长过程中的膨胀力,可以不断的扩大孔隙。这种力量是极其强大的,甚至可以把岩石胀裂。
很多植物可以分泌出酸性物质,腐蚀根系周边的材料,造成土质软化,形成雨水容易渗透的通道。
》秦人在建筑直道的时候,首要任务就是为了防止植物在道路上生根发芽。
当时采取的做法,就是把建筑道路的夯土用高温烧烤,彻底杀灭了其中的草籽和昆虫虫卵等,避免了土层中有生物繁殖。
所以,虽然历经千年,秦直道的很多路段上仍然寸草不生。
除此之外,很多路段两侧,还修有专门的排水沟渠。即便是在暴雨倾盆的时候,也可以很迅速的把水排走。
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和秦直道相提并论的是古罗马建筑的道路。但是直道修筑的地形复杂,工程量巨大,所以没有办法使用像古罗马道路那样的石块铺砌。
即便是用现代的眼光来看,秦直道的建设标准几乎可以达到二级公路的等级。在当时,秦人的筑路智慧绝对是世界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