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先秦)(二十二)
公元前334年
徐州相王:出来混,最重要的是给面子嘛!
经过商鞅变法的秦国和齐威王治理下的齐国,相继崛起,连续击败魏国,使魏国一家独大的局面消失了。各国都想采取措施,改善外交关系。公元前334年,魏惠王与韩昭候前往齐国徐州会盟,会上齐魏两国互相承认了对方的王号,史称徐州相王。这一举措的连锁反应是各大国都相继称王。
魏惠王敢于擅自称王,也是仗着魏国强大的国力。可是随着马陵之战惨败,河西又彻底被秦国人抢回,魏惠王的日子有点不好过了。魏惠王很清楚,魏国已经失去了天下最强国的地位,齐国和秦国,两大强国一东一西,让魏国腹背受敌。这下该怎么办呢?魏国丞相惠施给魏惠王出主意,既然打不过齐国,不如把齐国捧高一点,这样其他国家也会看齐国不顺眼,就等于化解了齐国对魏国的优势。魏惠王觉得有道理。这时候,韩国正依附魏国,于是魏惠王拉上韩昭侯一起,在前336年两次朝见齐威王(此时尚未称王)。魏惠王和韩昭侯都带着布做的冠,以示身份低于齐威王。两年后,魏惠王和韩昭侯又到齐国徐州朝见齐国国君,并且表示愿意尊齐国国君为王,即后来的齐威王。齐威王礼尚往来,也承认魏惠王的王号。于是从此以后,齐国的国君也称了王。
这下,赵国和楚国都不高兴了,你们两个以为自己是什么,想称王就称王,还互相承认?于是赵国攻打魏国的黄城(今河南内黄),楚国则围攻徐州,把齐国打得大败。
可是齐魏并不会因为赵楚反对就不称王,毕竟赵楚并不能把齐魏怎么样,而且楚国国君一直就自称楚王。几年之后,秦国凭借商鞅变法积攒了强大的国力,连续多次打败魏国。接着,秦国准备采取张仪的连横之策,想把韩魏拉进自己的阵营。于是,前326年秦国把占领魏国的几座城还给魏国,第二年邀请魏韩的国君会盟,秦国国君在会上称王,并且承认魏、韩都是王。
张仪的对手,主张合纵的公孙衍,为了破坏秦国的连横之策,在前323年发起五国相王,魏国、韩国、赵国、燕国、中山国五国君主相会,互相承认对方的王号。但是齐国又不高兴了,齐国觉得中山国太弱,而且是蛮夷,不配称王。可齐国只能嘴上反对,又没有能力灭掉中山,就算中山称王,齐国也没办法。不过公孙衍团结五国反对秦国的计划也没成功。秦国这时候还没有表现出高人一等的实力,其他国家觉得没必要盯着秦国不放。所以三国相王之后,大家就散伙了。
结论:战国中期,各国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国力增强,魏国的优势不再。所以,天下进入均衡的状态,各国都想用外交手段来谋求突破,所以出现了徐州相王、五国相王等事件。各国称王之后,在纵横家的串联下,合纵连横,局势混乱不堪。本来存在感就很弱的周王室,在这一过程中,连露面的必要性都没了,所谓的天下共主,彻底没人在意了。
借用一下电视剧照片啦!不过大秦帝国是真的很好看的!
公元前320年
孟子周游列国:谁才是那位王者?
孟子是子思(孔子的嫡孙、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的再传弟子,接受儒学教育,是孔子的嫡传继承人。公元前320年,孟子来到魏国,受到魏惠王的接见。在此之前,孟子已经在齐国和宋、邹、滕这几个泗水上的小国拜访了一圈了。
孟子对于自己的这一行为,创造了一种理论叫“五百年自有王者兴”。从周朝建立到孟子活跃的时代,早就过了五百年,孟子认为这王者早就应该出现了。他觉得世间一切灾难都要“定于一”,就是要天下一统才能解决;自己要找到王者,辅佐他建立一个太平天下。
不过孟子寻人的方式,实在是特别,就是怼人。孟子沿袭了儒家传统思想,认为靠王道仁政才能一统天下,这就叫“仁者无敌”。对于世俗君主们满脑袋都是钱财赋税军事的做法,孟子十分看不上。
齐威王并没有重用孟子,而宋、邹、滕都是小国,孟子虽然劝其国君要行仁政,要爱民,但是孟子心里很清楚,自己要找的那个“王者”不可能在这里。所以孟子拿了这几位国君赠的钱财就走了,去魏国见魏惠王,毕竟魏国当时还是个强国。魏惠王上来就问孟子,怎样才有利于魏国呢?这下孟子可不高兴了,孟子最讨厌的就是国君老想这些蝇头小利。于是孟子教训魏惠王,说你身为国王,怎么整天想着怎么得利呢?你也不想想,拥有万乘的国家,就是因为国内拥有千乘的家族老想得利,结果弑君,弄得亡国了。如果上级和下级之间都互相想着怎么得利,国家就危险,王者要想的是仁义。这属于当面揭短的行为。晋国就是因为韩赵魏三家强卿从内部搞事,才被三分亡国的。魏惠王对此应该很清楚,孟子却偏要当面提这个来教训魏惠王。魏惠王虽然本事不算大,但脾气倒挺好,没把孟子怎么样。后来又问孟子,说我们魏国本来很强的,可是最近好几次打败仗,败给齐国、败给秦国,又被楚国侮辱,怎样才能强国呢?孟子还是那一套,劝魏惠王要善待人民,施行仁政。只要人民有了好品德,那么即使拿着木棍也能打赢秦齐的军队。魏惠王怎么可能听这一套。魏惠王的意思很明确,想恢复魏文侯魏武侯时代的强盛;当时魏国靠的是魏武卒战无不胜,而不是什么仁政。所以孟子的政策在魏国是执行不下去的。魏惠王死后,孟子看继位的魏襄王不太顺眼,觉得魏襄王看着就不是当国君的材料,所以二话不说就离开了魏国,回到齐国。
此时的齐国,齐威王刚刚去世,齐宣王继位。齐宣王也是个有大志向的国君,孟子觉得没准齐宣王就是自己寻找的“王者”,于是在齐国也待了很长时间。不过孟子爱怼国君的作风没有任何改变。齐宣正问孟子,怎样才能像齐桓公那样称霸天下。孟子直截了当地说不知道。孟子又告诉齐宣王说,我早就看出来了,国君你的欲望就是要开疆拓土,一统天下。齐宣王承认确实是这样。于是孟子又开始宣传仁者无敌的理论,劝齐宣王想想怎样才能让老人都能吃上肉,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做到这一点,成为五百年一遇的王者。齐宣王也不爱听这一套。齐宣王的父亲齐威王,靠的是把奸臣扔进大锅里煮死来整肃吏治,才使齐国逐渐强盛,可不是什么仁政。而且,怎样让老百姓全都吃饱穿暖,老人小孩其乐融融呢?孟子其实也没有具体办法。所以齐宣王任命孟子为卿,却从未按照孟子说的来做。孟子对齐宣王却失去了信心,齐宣王也不是那位“王者”。孟子又离开了齐国,回到老家邹国,著书立说,安度晚年。
结论:孟子重视人民疾苦,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但是却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其王道仁政的理论得不到任何统治者的垂青。
公元前319年
稷下学宫:学宫不重要,学问重要
公元前319年到前284年,是齐宣王和齐闵王在位时期,此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极为兴盛,人才济济,拥有稷下先生(即有资格教书收徒的学者)上千人,学生几万人,稷下学宫是天下学问的中心。
稷下学宫到底是什么时候建立的,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在田齐桓公田午(前374年到前357年在位)时期,在临淄的西门外建立学宫,由于西门又称为稷门,所以叫做稷下学宫。田氏代齐之后,需要一批人鼓吹政权的合法性,也需要培养人才,这就是稷下学宫建立的原因。从齐威王时期开始,稷下学宫确实对齐国的兴旺起到了积极作用。比如之前说的淳于髡就是这里的人才。而且学宫里学风自由,经常开展辩论活动,有利于各派学者互相切磋学问。所以,大量的学者来到稷下学宫,不论儒墨道法各家学说,都有一席之地。比如法家的慎到、道家的田骈和环淋、阴阳家邹奭、纵横家田巴、鲁仲连等,先后在稷下学宫治学。
促使齐宣王时代稷下学宫影响力急剧膨胀的,是创造五德终始的邹衍。田氏齐国的君主们一直有一块心病,就是他们是篡位上台,占据姜氏齐国的土地的。怎样才能完美地解释这种行为呢?邹衍来到稷下学宫之后,给出了让田齐君主满意的答案。邹衍加工了当时流行的五行相胜说。五行相胜,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从上开始,经过木、金、火、水,又回到土,是一个循环。邹衍又给古代历代帝王安排上相应的五德,黄帝土德、夏禹木德、商汤金德、周文王火德。按照这个顺序,取代周朝的应该是具备水德的君主。齐宣王听说邹衍的理论之后,非常喜欢。按照当时的说法,齐地正是属于水德,田氏是古代圣王颛顼的后裔,也属于水德;而田氏又自称黄帝之后,这样一来,田氏齐国既有水德又有土德。火之后是水,水之后是土,所以田齐不就注定要取代周朝拥有天下了吗?更妙的是,邹衍的理论还合理化了田氏的篡位行为,炎帝姜姓,正是火德,所以水德的田氏取代姜姓占据齐国,顺应天意,理所应当。所以齐宣正对邹衍爱到不行,大肆宣传五德终始的理论。齐闵王继位后,齐国国力更强。秦昭王曾经建议齐闵王称帝,说秦称西帝、齐称东帝,共分天下。齐闵王居然真的称帝,但是很快就因为独吞宋国而被五国联军击败,齐国衰落,不可能再拥有天下土地了。稷下学宫也随着齐国的衰落而破败。后来,虽然荀子曾经在齐襄王重建的稷下学宫做领导,可再未恢复过往的兴盛。
结论:稷下学宫是齐国国君带有政治目的而建立的,虽然一度成为学术中心,但是齐国衰落后就破败了。但是稷下学宫的学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具备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