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源《潇湘图》
董源,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一作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进贤县)人,擅画山水,兼工人物、禽兽。其山水初师荆浩,笔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皴法状如麻皮,后人称为“披麻皴”。
《潇湘图卷》为五代董源作,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代表性作品。
潇湘图卷 绢本墨笔 50x141cm 藏于北京博物院
明末继董其昌之后递入袁可立之子袁枢收藏。
崇祯十五年壬午年(1642年),袁枢的家乡兵火和河决水灾,袁可立尚书府第藏书楼内书画藏书毁于一旦,仅此数帧卷轴往返千里为袁枢辗转至江苏浒墅钞关寓所随身珍藏免遭兵火之灾,得以流传至今。
袁枢自跋曰:“崇祯十五年十一月,得于董思白年伯家,原值加四帑焉”。
董源《潇湘图卷》卷首:董其昌行书题文
《潇湘图卷》卷首 董其昌行书题文局部图1
《潇湘图卷》卷首:董其昌行书题文局部图2
《潇湘图卷》卷首:董其昌行书题文局部图3
《潇湘图卷》卷首:董其昌行书题文局部图4
《潇湘图卷》卷首:董其昌行书题文局部图5
“潇湘”指湖南省境内的潇河与湘江,二水汇入洞庭湖。
图中表现的是南方山水,图绘一片湖光山色,山势平缓连绵,山峦多用披麻皴,并以墨点渲染山峦之上的植被,平远的构图方式和近景中大片水域的结合,让画面有很强的空间感,更呈现出江南山水的迷蒙。山水之中又有人物渔舟其间,赋色鲜明,趣味横生,为寂静幽深的山林增添了无限生机。
画心全图
关于潇湘图流传着一个传说
在远古神话中,由于湘水神话(湘君、湘夫人本是一对配偶神,后演变为舜帝的两位妃子——湘君、湘夫人)、黄帝游于洞庭之野、舜死苍梧之野典故以及历代官员流放南方而产生的流官文化,而使“潇湘意象”逐渐演化为一种具有圣王意向、怀才不遇、谪官远适、高洁清远等观念的一种文化母本,其中隐含的仙学思想、正统观念、政治避难思想、隐逸思想获得了后世的广泛共鸣,成为一种共同的记忆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
湘君湘夫人图 纸本设色 文徵明
100.8x35.6 藏于北京博物院
由于苍梧之地为舜的葬地,舜帝终于苍梧,于是乎三湘大地直至江南一带,成为往古圣贤的垂化之地,后世在某种意义上首先将“潇湘”作为政治理想和终极信仰的最终托付,这是“潇湘”绘画题材得以确立的最为根本的伦理内涵和精神内涵。
也正因为如此,潇湘是历代文人歌咏图画的主题。
五代时期南唐在江南立国,才出现董源《潇湘图》创作的社会背景,如果没有南唐在江南的立国,正朔、正统观念在金陵的确立,也就很难有董源《潇湘图》的出现。
《潇湘图》中山势自卷首而起,以花青运墨勾皴,不用披麻皴而用点子皴,为了表现透视的深度,山峦上的小土丘自近至远由大渐小、由疏渐密,墨点也有疏密浓淡的变化,显出密密杂杂的远树势态。
山凹处留出云霭雾气,造成迷蒙淡远之感。近处的树木,同样用点子来表现,但点子形势所赋予的形象却变全树为茂叶,林木成排而列,远近高下参差,林中隐约露出渔村茅舍。
以平远取势构图。描摹出江南山水的秀润空灵与淡远清深。根据图中人物的活动,画面可分为左右两部分。
右半部分主要描绘游船的活动,水面上一只小船正缓缓向汀岸靠拢,船中一个貌似高官的朱衣人端坐于伞盖之下,身边另有陪侍和舟子数人。岸上一行五人似在迎迓小船,稍远处几个女子正遥遥观望。
左半部所表现的是网捕景象,坡岸上几个渔人正撒网捕鱼,另有几个已下到水里,似在水下安网。
在这两组人物之外,水面上还有几只小艇,错落点缀于清波之间,自在往还。画卷下端,沙洲苇渚历历可见。而上端的坡岸后,茂林重叠,屋舍隐约可见。其后山势连绵,层峦叠嶂,蔚然深秀。
《潇湘图》上有董其昌跋三、袁枢跋一,王铎跋一。有“袁枢私印”、“袁枢之印”、“睢阳袁氏家藏图书记”。明“袁枢鉴赏”书画之章、“袁枢印信”、“伯应”等印记。
董源的《潇湘图》以客观真实背景为依据而进行,人们在研究时认为董源的山水创作不仅仅是对自然真实景物的描绘,而且也是精神观念的体现。借助六朝、先秦诗词中的潇湘景象,确立出了新时代的图像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