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麦洒水降尘」,究竟该叫啥名堂?|热搜录
「割麦洒水降尘」,究竟该叫啥名堂?|热搜录
见到《新京报》上的《农民割麦得花钱喷淋降尘?官方回应》的标题,我估计,100个人中,要有120个人不由自主地点开看一看。
为啥?因为它太离谱了!
搞新闻的人都知道,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割麦洒水」,就属于「人咬狗」。它迈向热搜,自在情理之中。
当地官方的回应,其实是一则通报。如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源:新京报
要我说,这一则通报,简明扼要,点到即止,写得棒棒哒。只是,除了标题之外,其中并不见「洒水降尘」的片言只语。
对「割麦洒水」这件事,我想的是:它究竟该叫个啥名堂?——如果把它当成一出剧目的话。
我能想到的有:闹剧,魔幻剧,荒诞剧,等等有限的几个名堂。
是「闹剧」?
不像!我查了一下。「闹剧」的几个义项:具有讽刺或幽默倾向的一种轻松的戏剧作品,取法粗鲁、带攻击性动作之喜剧,以不造成伤害的暴力行为为其重点;喜剧的一种,特点是情节滑稽,表演夸张,场面热闹;比喻滑稽可笑的事情。「闹剧」,也叫趣剧、笑剧。
对照一下。「割麦洒水」可笑吗?人家可是认真的。
新华社记者在地头采访的三个小时中,就碰到了检查环保的两拨人员:一拨是南和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一拨是南和区闫里乡工作人员。他们可都是吃官家饭的的公家人。大热天的,他们跑到割麦现场「逗乐」来了?不可能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源:公众号河北舆情观察
是「魔幻剧」?
也不像啊。网上的百科说:魔,以西方的角度看指「魔法」,以东方的角度看指「妖魔」。魔幻,与神话,玄幻,奇幻,都是以在其中出现的东西方各种各样的法术为主要特色,讲述着或这样或那样发生的不同寻常的事。神话多以在其中出现的天神为主,魔幻多以在其中出现的妖,魔,鬼,怪,精灵等为主,而神话和魔幻又都属于玄幻,奇幻的范围之内。
我搜出来的这一段话,有些玄幻,一时看不懂。但我敢断定,「割麦洒水降尘」事,既不玄,也不魔,更不幻。它很现实,也很实在,就在新华社办的报纸《新华每日电讯》上。
而且新华社的报道中,有人物,有对话,有场景,没一点儿魔幻的影子。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源网络
是「荒诞剧」?
更不像了!且看网上百科中的「荒诞剧」词条:
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反传统戏剧流派。1950年法国剧作家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问世,1953年贝克特又以剧作《等待戈多 》轰动法国舞台,1961年英国批评家艾思林发表《荒诞戏剧》一书,将这类作品作了理论上的概括,并予正式命名。此后,荒诞派戏剧达到成熟和全盛阶段。
荒诞派戏剧家提倡纯粹戏剧性、通过直喻把握世界,他们放弃了形象塑造与戏剧冲突,运用支离破碎的舞台直观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思维,表现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达到一种抽象的荒诞效果。
对照着看,「割麦洒水降尘」与「支离破碎的舞台直观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思维」,八竿子打不着。不仅如此,我相信,这个做法,在当地一定是下发了文件,或者会议上确定,经过层层分工,最后才在田间地头落实的。
如若不然,那些人在麦收时节,跑到地头整这一出,他「吃饱了撑的」不成?
那么,那个地方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整这一出,究竟该是个啥名堂?我实在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