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故事 | 他究竟有什么样的孝行,竟让匪军改邪归正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

德育故事 言傳身教 潛移默化 久習生效

最真實的人物

最中國的故事

最該學的榜樣

影響您和孩子一生的聲音

對於盡孝,孔子曾說「孝子事奉父母親,日常居家的時候,應盡恭敬的心去侍候;奉養的時候,應盡和悅的心去服侍;父母生病時,應盡憂慮的心去照料;父母去世,應盡哀痛的心去料理後事;祭祀時,應盡嚴肅的心去祭祀,以上五點完全做到,才算是真正盡到事奉雙親的責任。」

在西漢末年,那個戰亂動盪的年代,就有這樣一位大孝子,叫蔡順。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如何孝敬自己的母親的。

蔡順孝母 拾椹分筐 至誠恭敬 感化一方

西漢末年,河南有個叫蔡順的人,小時候就失去父親,與母親相依為命。蔡順對母親特別孝順。

平時蔡順靠打柴賣柴維持生計。有一次,他外出砍柴,忽然家裡來了客人,母親左等右等沒有等回來蔡順,無奈之下,母親咬破了自己的手指頭。母親手指頭破了,在外砍柴的蔡順立刻感覺心動了一下,於是柴也不要了,拚命地跑回家。

因躲避王莽兵禍戰亂,蔡順母子逃難來到了椹澗這個地方。誰知這裡也因連年兵禍,土地荒蕪,百姓流離失所,母子二人日子過得很艱難。為了能活下去,蔡順留母親在家,自己天天外出討飯,討到好一些的食物就帶回家給母親吃,而自己只吃些野菜剩粥充飢。

後來,樊崇率領的赤眉軍打到了許昌。當時,老百姓害怕軍隊搶掠,逃的逃,躲的躲。本來就以要飯為生的蔡順生活更加艱難了,經常是跑了很遠的路,也討不到一口吃的。太陽落山了,蔡順還沒有返家,母親惦念兒子,常常坐在村頭等候。

又是一年青黃不接的時候,蔡順飢腸轆轆地跑了一下午,還是沒能討到吃的。忽然,他發現了一片桑林。看到地上落著不少桑椹,他如獲至寶,趕忙撿拾。他把黑紫色和青紅色的桑椹分開放入籃中,歡歡喜喜地往家趕。不料在回家途中遇到一隊赤眉軍,士兵們見他籃內的桑椹按顏色分開放置,感到奇怪,就問他什麼原因。蔡順說:「黑紫色的是成熟的果子,味道甜,帶回家給母親吃;青紅色的發酸,留著自己吃。因為母親年紀大了,眼睛不好使,所以分開來,母親吃的時候好拿些。」

赤眉軍被蔡順的孝心感動了,沒有傷害他,而且還要把搶來的米、谷、牛、送給他。但是蔡順明辨是非,不義來的東西絲毫都不接受。

駐守在熊耳山上的赤眉軍士兵們看到蔡順如此孝敬母親,不禁思念起家鄉的親人,也就不想再四處征戰,都想回到父母身邊,以盡孝道。於是,士兵們就在營寨旁的小河邊洗掉眉毛上塗的紅顏色,迫不及待地回家了。

戰亂平定後,蔡順的生活也安定了,可是母親卻不幸去世。還沒有來得及辦理喪事,不幸的事情又發生了,鄰居家發生火災,眼見就要燒到自己房子了,蔡順就抱著母親的靈柩號啕大哭。真是孝感天地呀!這時,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大火竟然繞過他家,燒到別的地方去了!

蔡順不僅在母親活著的時候孝順,去世後仍然事父母如活著一樣。母親生前就害怕打雷。母親過世後,每到下雨打雷,蔡順都會跑到母親的墓地,抱著墓碑哭著說:「母親不要害怕!兒子在這裡。」

汝南郡太守韓崇聽說了蔡順的事情後深受感動,就一直關照蔡順。每遇到打雷時,就會派人遣車馬到墓地去,還準備召舉他為孝廉,推薦他為東閣祭酒,但蔡順都因為不肯遠離母親的墳墓而婉言謝絕了……

聽故事 長善根 立大志 做好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