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说话早晚,暗示智商高低?说话早晚主要受三大因素影响 2024-05-02 20:30:31 孩子到一岁左右,一般情况下就开始有发音的表现,正常表现为简单的“妈妈、爸爸”等;一岁半到两岁左右,应该有50-100个的词汇量,会学习大人的动作以及简单的话,比如:妈妈叫爸爸的名字时,孩子也会跟着叫;而两周岁到三周岁左右,应该有200-300个词汇量,会使用简单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寻求一些需求。 语言在儿童,包括跟其他小朋友在游戏互动过程中,是交流的一种方式。 如果说语言在该年龄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对小孩后期合群方面、互动方面,以及与家长的交流方面,都会造成相对的影响,甚至于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也会造成影响。例如:有很多三四岁的孩子,基本上不怎么会说话,细心的父母就会发现,孩子跟别的小朋友一块玩耍的时候,胆子明显偏小,容易胆怯。他们通常不敢勇敢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以至于有些游戏内容,不能够很好地融入到群体当中去。也就是说语言发育,对孩子后期多方面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有些孩子两岁就能唱歌读诗了,而有些孩子甚至连话都说不清楚,究其科学原因,是因为孩子大脑区域的布罗卡区,发育程度不一样。布罗卡区负责语言的编码,换句话说,孩子说话的早晚,和智商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确实会在社交、表达和读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除去科学原因,还有其他影响孩子说话的因素吗?一、合适的语言环境当代家庭与老人同住的占比非常多,这种家庭中大多存在语言问题,老人普遍以家乡话为主,而年轻父母则多数坚持说普通话。如此一来,语言环境存在差异,孩子一会听家乡话,一会听普通话,会给他们带来困扰,导致孩子拒绝开口。二、照顾孩子过于周到生活中总是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孩子小手一指,小嘴一撅,家长就将孩子想要的拿到孩子面前,满足他们的需求。完全不需要孩子过多的表达,家长立刻就能明白孩子的意思,以至于慢慢地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即使自己不开口说话,也能获得自己想要的,那干嘛还要说话呢?三、家人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太少想要和孩子说话,但是又没有过多的沟通,不经常在孩子面前表达。家长应该让孩子多听听父母的对话,多汲取一些词汇量。因为孩子能直接接触到的人也只有父母亲人而已,只能通过父母来获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让孩子多听、多说才能保证正常的口语输出,如果白天爷爷奶奶不跟孩子沟通,晚上父母回来了,也只是拿着手机只顾自己玩耍,不与孩子沟通,Ta还怎么去学习新词汇,进而去表达自己呢? 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尽早开口说话呢? 第一,一定要多说多听家长要经常的和孩子说话,不要因为他不会说,说话慢,就放弃与孩子讲话。父母可以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与他一起发现其中的乐趣,久而久之,孩子的词汇量达到了,他自然而然地就开口说话了。第二,不要把孩子照顾得太好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父母,都是以疼爱孩子为前提,尽可能地给予他们能够给到的一切。孩子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父母就把吃的喝的玩的用的全部拿过来,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样孩子自然就不需要过多的表达。父母应该引导孩子简单地向父母表达自己的需求,即使是一个字,也要帮助孩子去开口讲出来。第三,要有耐心家长需要不断地用同一句话,去刺激孩子的布罗卡区,这种行为可能很无趣,但是孩子经常听到同一句话,慢慢的他就能记住并学会去表达它,这样孩子就有说话的欲望了。第四,不要把孩子丢给电子产品很多父母希望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空间,就会将孩子交给手机或者电视,再加上孩子也喜欢看电视玩手机,于是孩子说话的机会就更少了。家长应该每天规定好孩子玩手机的时间,要带孩子多去听、多去说、多去外面玩、多接触其他小朋友。孩子说话的早晚,并不能代表是否聪明,这与他们成长的生活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想要孩子能够早点开口说话,就需要全家人的齐心协力,相互进行配合和引导。尤其是在孩子两岁前,不断地去和孩子对话,给他听音乐、讲故事、念古诗词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影响他,他肯定会比同龄人更聪明。 赞 (0) 相关推荐 孩子5岁前,一天能看多长时间电视?世界卫生组织给出了权威答案 今天说一说"电子产品"这件事. 很多家长其实对于电子产品,电视.手机.iPad等有很矛盾的的心情,不知道该不该让孩子看. 在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公布了<5岁 ...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情商 [摘要]随着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的热播,亲子教育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精品学习网小学频道为大家准备了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情商,希望帮助小朋友们在家长的教育下快乐的学习! "教书先育人 ... 3岁看大7岁看老?脑科学:是真的!3岁前使用3T原则智商更高 老人常说"3岁看大,7岁看老",一直觉得这种说法过于夸张.毕竟人的一生变数太多,妄想从一个3岁小奶娃身上看到人生几十年的发展,未免有些过于草率了. 看了不少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对 ... 孩子说话晚,可能有三个原因,家长们别忽视 前言 从孩子出生,每个父母都有操不完的心,尤其是担心孩子在某些技能方面落后他人.四个月时,会有孩子咿咿呀呀的开始"说话",六七个月时能清晰的叫出"baba"或者 ... 李玫瑾:话多和话少的孩子,10年后差距明显,原因在父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作为"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她的神奇故事在公安大学学生中流传,课上往往座无虚席. 李玫瑾教授曾分享过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有一次她刚进电梯,就有一个小 ... 宝宝出生时为啥报“几斤几两”?暗示智商高低?真相爸妈要知道 作为宝妈应该都知道,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宝宝出来后都会被抱到一旁经过一系列的"流程". 比如清洁.采足跟血.打疫苗.量体重等,结束后送给外面等待的家属也会告知孩子是"几 ... 哈佛大学研究表明:新生儿体重暗示智商高低,家长一定要留意 文/贝贝豆育儿课堂(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俗话说:"能吃是福". 在老一辈人的眼中,胃口好的孩子不管是身体素质还是大脑发育都要远超同龄人.老人对于体重的追捧不光体现在宝宝们的发 ... 宝宝比同龄人出牙晚,是缺维生素了?出牙早晚主要受这些因素影响 宝妈们,你们的宝宝都几岁出牙呢?宝宝通常会在六七个月长出人生中的第一颗牙,但是有的宝宝3个月就会长出第一颗牙了,甚至极个别的宝宝出生就已经长出了一两颗牙. 为什么宝宝出牙的时间会有这么的多差别,到底是 ... 婴儿“几斤几两”暗示智商高低?并非迷信,父母心里要有数 文|全文共1501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孩子出生后,医护人员会第一时间将婴儿的脐带处理好,再称体重,量身高等,而体重数也是判断宝宝发育如何的一方面指标. 关于体重数,如今有一个说法那就是孩子的智商高低 ... 医院报新生儿“几斤几两”,暗示智商高低?关于真相父母要有数 文|媛妈育儿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孩子刚分娩出来后,有段时间是要和妈妈分开的.这段时间医院会有一系列流程,比如给孩子清洗身体.称体重. 这一过程结束之后,如果孩子健康,很快就会回到妈妈身边.但 ... 这个年龄段以前,宝宝能听懂妈妈说话,将来智商会很高 好多妈妈会问,我的宝宝出生了,我说明他能听懂吗?其实,这是个好问题,有一些科学家就为此做了专项的研究,结果证明颠覆了我们的认识. 一.当孩子三个月以前 宝宝出生后直到三个月的时候,虽然还听不懂妈妈说话 ... 孩子走路早晚,预示“智商高低”?家长可别被忽悠了 每个宝宝对于一个小家庭来说,都是尤为重要的,孩子第一声啼哭.第一次蹒跚学步.第一次说话足以让爸爸妈妈们的内心充满成就感.不过家长的"攀比心",似乎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 家 ... 宝宝出生的体重,暗示着智商高低,这个数字孩子以后必成材 四川的一所医院内,一个女儿刚刚娃娃哇哇坠地了.产妇刚刚被推出产房,告知产妇的却不是一则好消息. 原来产妇生的孩子过分的轻了,还不到三斤,体重太低.对于孩子的大脑和孩子健康身体的其他方面,医生都还要重新 ... 哈佛研究发现:宝宝出生时“几斤几两”,暗示了孩子智商高低 宝宝出生后,护士都会先把孩子抱去称一下体重和身高. 很多妈妈都是先知道宝宝的体重,才知道宝宝的性别. 体重之所以这么重要,不仅仅因为体重代表了宝宝身体发育的重要指标,在某种程度上也暗示了宝宝的智力高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