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 疔
烂疔是指发生于皮肉间、容易腐烂、病势较急的一种疔疮。其来势暴急,易并发走
黄,可危及生命。西医称之为气性坏疽。古医籍谓之烂疔,俗名水疔、卸肉疔、脱靴疔
等。但与一般疔疮不同,'隋《诸病源候论。丁疮候》说:“亦有肉突起,如鱼眼之状,赤
黑,惨痛彻骨,久结皆变至烂成疮,疮下深孔如大针穿之状,……令人恶寒、四肢强
痛,……一二日疮便变焦色黑,肿大光起,根脚强,全不得近。”所述症状,与本病近似。
唐《备急千金要方.丁肿痈疽》首载:“烂疔,其状色稍黑,有白斑,疮中溃,溃有脓水
流出,疮形大小如匙面。”对本病的局部形态变化,已有较清楚的认识。《疡科纲要.论
外疡清热之剂》说:“足背亦有所谓水疔者,初则红肿蔓延,大热大痛,不一二日,而腐
化甚巨。”说明本病好发于足部,但臂、孺、手背等处也偶或有之。临床起病急骤,局部
焮热肿胀疼痛,皮色暗红,然后稍黑或有白斑,迅速腐烂,范围甚大,疮形略带凹形
(如匙面),溃后流出脓液,稀薄如水。多见于战场或农业劳动中意外创伤者。
[病因病机]
本病总由阳发大毒所致。皮肉破损,接触潮湿泥土、脏衣、脏物等,感染毒气;或
因伤调治不当,伤口遂合,瘀血郁闭,气血凝滞,加之湿热火毒内蕴,与外因相合,蕴
结于皮肉之间而发。由于湿热火毒炽盛,热胜则肉腐,故容易腐烂.正如《疡科纲要。
论疮疡之水》中说:“别有足部之疡,积湿蕴热,忽发红肿,形势坚巨,浮红光亮,按之
随指陷下,一时不能即起,此证湿火若盛,化火最易,即是阳发火毒。”如毒邪入营,则
易造成“走黄”重症。
(辨病)
1 临床表现 患者多在伤后24~48小时内即发病,但也有晚至5—7日者。最先感
觉患肢沉重、麻木,或有包扎过紧感,伤口处突然开始剧烈疼痛,随之可见全身高热等
中毒症状。
局部初起常见受伤部位明显肿胀,疼痛彻骨,呈“胀裂样”。伤口周围皮肤高度水肿,
浮红发亮,按之随指陷下,一时不能即起,色呈灰白,或棕黄,或如紫铜色,并泛发大
小不等的水泡,破溃后渗流棕色的混浊浆水,气味秽臭,一般无脓液。伤口肉腐坏,呈
紫红色,或土灰色,没有弹性,刀切亦不收缩,也不出血,犹如水煮。按压伤口有污血
水溢出并混有气泡。轻按之,可闻及捻发音,叩之有空匣音。如至腐肉与正常皮肉分界
明显,并在分界处溢出稠脓者,为转机之象;腐肉脱后,疮面盈尺如盘,虽能收口而愈,.
但尚虽数周至数月.
全身症状初起即有高热(40℃一4l℃)、烦躁、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多数病例在
高热24小时后,虽体温略降,但仍有烦渴引饮,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
腻而干,舌质红降,脉洪滑数等。
2 诊断要点
2。l 发病急骤,多发于严重污染的深部伤口和广泛损伤的肌肉组织,潜伏期工一2
天,长者可达5—7天。 ,
2.2 局部有胀裂样剧痛,一般止痛药不能控制。
2。3 患肢肿胀,发展迅速,皮肤由苍白一紫红一灰黑色,并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
2。4 伤口内溢出浆液性或血性液体,气味恶臭。
2.5 出现高热、烦躁、脉数等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2。6 伤口周围皮肤可闻捻发音。
2.7 血白细胞总数增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显著下降。
2。8 伤口渗液涂片检查,可见大量革兰阳性粗大杆菌。
2.9 X线检查可见患肢肌群间有积气阴影。
3 鉴别诊断
3.1 下肢丹毒 常有反复发作史,局部皮肤鲜红,边缘清楚,高出周围皮肤,压之
能褪色,一般无水泡,或有水泡赤较小,刺破后流出黄水,肉色鲜红,无坏死现象。
3。2 腓脯发 即小腿部的蜂窝组织炎。其红肿以中心明显,四周较淡;溃烂后患处
无捻发音,全身症状较烂疔为轻。 、
[辨证]
1 初期 患肢沉重,沉痛彻骨,疮口色紫,疮周浮红发亮,按之掐指,高热、烦躁、
口渴引饮,汗出不止,恶心呕吐,小便短少,舌质红,苔黄而干,脉洪数。
2 中期 疮面腐坏,色如土灰,形如匙面,溃流血水,气味腥臭.疮周色紫,泛生
水泡,破流浆水,肿势蔓延,疼痛异常。神昏谵妄,躁动不安,或皮肤发黄,舌质红绛,
苔黄糙,脉弦滑数。或四肢发厥,体温降低,脉细数等。
3 后期 患肢肿胀,渐渐退消,疮口腐肉,界线已清,疮周出脓。继之腐肉渐脱,
疮面转红。身有微热,倦怠无力,胸闷口腻,纳谷不香,或口渴欲饮,舌红少苔,脉虚
数。
(治疗)
本病为阳发大毒,湿火与毒火相合之病,须用大剂清热解毒之品,如羚、芩、连,并
佐以渗淡导湿.并根据病性行手术广泛切开引流,必要时要配合大剂量抗革兰阳性菌抗
生素中西结合治疗。
1 内治法
1.1 辨证论治 。
1.1。l 初期 治宜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方用白虎汤合黄连解毒汤、五神汤加减。
1.1。2 中期 治宜凉血解毒,利湿退肿。方用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萆藓渗湿
汤。
1.1。3 后期 治宜滋阴益气,利湿解毒。方用顾步汤加苡仁、通草、赤小豆。
加减。胸闷、纳呆者,加郁金、大豆卷、蚕砂、麦芽;患肢重着者,加木瓜、防己、
萆薢;气阴虚重者,用解毒养阴汤。
1.2 成药、验方
1.2.1 紫雪丹,2—3分,急冲服。适用于中期高热不退者。
1.2.2 安宫牛黄丸,l一2丸,急开水调服,适用于中期高热神昏者。
2 外治法
2。1 初期 用玉露膏外敷;如皮肤紫黑,用蟾酥合剂以银花露或菊花露调敷,外盖
太乙膏。
2.2 中期 宜切开引流,腐肉与正常皮肉分界明显者,改掺5%-10%蟾酥合剂或
五五丹。
手术切开如肿势局限,呈一片黑色,匙形疮面,按之有轻微波动感和捻发音时,说
明内有积脓,应作多个纵形切口引流术,术后外敷药物同上。
若经诊断后立即手术,在不用止血带下进行多处纵深切开,直切到颜色正常,能够
出血健康组织为止,清除一切坏死或濒于坏死的组织,用大量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
锰酸钾溶液)溶液,反复冲洗伤口。切口任其敞开,用氧化剂溶液纱布,松松填入伤口,
使之引流通畅。术后,患肢制动,每日换药1—2次;每次换药时,需以过氧化氢溶液冲
洗。有条件者,还可配合高压氧舱法治疗。如经以上处理,仍不能在短期内控制病变发
展者,应考虑进行高位环形切肢术,以保全患者生命。
2.3 后期 腐肉脱落,掺生肌散、红油膏盖贴。
(预防与护理)
工 早期实行彻底清创术,切除一切坏死及血液供应不良的组织,清除异物,消灭死
腔,污染严重的创口,清创后用双氧水纱布松填,不予缝合。
2 增进创伤部位血液循环,及时纠正休克,注意保暖,避免包扎过紧,上止血带时
间不可太长。
3 隔离伤病员,用过的敷料应该焚毁,换药用具应彻底灭菌。
4 神志不清的病人,宜用鼻饲法。
5 注射多价气性坏疽抗毒血清,有严重污染的肌肉创伤,受伤后即注射抗产气荚膜
杆菌血清工万单位,抗腐败弧菌血清5000单位及抗毒性水肿杆菌血清1.5万单位,伤后
超过24小时者,预防注射量应增加3倍,注射前应做血清皮内敏感试验.
6 加强宣传教育,尽量避免赤足劳动,以预防本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