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笔记01〡南方有嘉木
《茶经》开篇第一句话: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身为一个北方人,看到这句话,很是羡慕那些生长在南方的小伙伴们。
从小在北方的农村长大,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茶。记得有一年暑假,在外工作的三爷爷回来看望太奶奶,他随身的行李包里有一袋叫做“茉莉花”的茶,他倒出一些泡在白色的大茶缸里,哇塞,飘出来的味道不亚于夏天的槐树花,茶水有一股说不出是苦是甜的味道,完全不讨小朋友喜欢。当时我的任务是刷茶缸,茶渍是极难洗的,我妈教我的秘诀是“用牙膏轻轻一抹”,她说:这就是一物降一物。
把洗好的茶缸送给三爷爷时,心里嘀咕:牙膏+茉莉花茶=什么味道呢?
关于茶的童年记忆,一是茶叶蛋,二是用牙膏刷掉茶渍的茶缸。以上两项内容,让我误以为世间只有一种茶,便是茉莉花茶;煮茶叶蛋的茶,大概是某种树叶。听到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这首歌,从头到尾一个茶字都没有,心中总是纳闷:白色的茉莉花如何就成了完全看不出花朵样子的茶了呢?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里的大人们在感慨生活时,喜欢说上一句:柴米油盐,谁家过日子也少不了这几样。后来读书才知道,原来在柴米油盐后面,还有酱醋茶,北方没有喝茶的传统,“柴米油盐”是更实在的四大样,酱与醋,是让食物更有滋味的升级品,茶,则是高档货,是奢侈品,不是必需品。小时候在电视里看到领导模样的人端着茶杯啜一口茶,颐指气使的命令下属干这干那的;长大了读小说,里面描写不作为的机关干部每天是一张报纸+一杯茶,偶有起身打壶热水,就算今日工作了;小城里总能看见“烟酒茶专卖”之类的牌匾,烟和酒都不是自己喜欢的东西,招牌上将他们三个放在一起,总觉得茶的气质怪怪的……这样的印象积累得多了,渐渐对茶心生反感,不知为何竟会得出“大概只有庸庸碌碌无为之人才会喝茶”这样一个结论。
对茶的误会,就这样持续了30年。
生活经历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理解与判断,我爸说每次喝土豆汤他就会想起困难时期的三两粮,我倒是觉得土豆汤是难得的美味,假期回家总想吃妈妈亲手做的土豆汤和土豆饼。老公总是极力向我推荐南方的鸡汤泡米,我尝了一口,无法理解怎么会有这种吃法?我极力向他推荐东北的酸菜饺子,他吃了一口,同样满脸疑惑。
好在一次杭州之旅,终于改变了我对茶的认知。
那年夏天和发小一起拖家带口的去杭州玩儿,在当地好友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去了梅家坞。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茶园,小屁孩们兴高采烈的在茶园里跑来跑去,喊着“好棒好棒”,我们坐在茶园里喝茶聊天晒太阳,内心从未如此宁静。
天育万物,皆有至妙,茶,这片小小的叶子,记载了自然与人类之间怎样的信息?茶,这片小小的叶子,为何会承载悠悠的历史与文化?
带着疑问与不解,带着感慨于好奇,终于开始走进茶的世界。
相遇恨晚。
南方的嘉木,北方大妞来寻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