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修水利:民族的生存之根 大国农业之基
西方人说,火的运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实际上,单单只强调火而无视其他,是一种极端且低智的思维表现。我们中国文化,一直强调的是水火相济,水与火缺一不可。
如何理解水火相济?就好比一个人,水火对应的是人体的肾和心,水火相济才能心肾相交。当一个民族或个人,只注重火,那么心火必定太过,导致水火相离,人就会陷入了无尽地疯狂当中,在头脑发热且不带思考的支配下,作出种种极端的行为直至毁亡。
而在心肾相交的状态下,水火相济。五脏得到了肾水的滋润,人也得到滋养,所以阴阳相合。肾水又生发了肝木,肝得到足够的支持,人便不会陷入喜怒无常的极端情绪当中;而心火生发脾土,土运化周身、滋养肺金,人的外表和皮肤也变得光润。整个人从内到外都焕发着光芒,这便是老子说的“虚其心、实其腹”。
所以,水火的合理运用才是一个民族文明与否的标志。对应到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场景,如何管理好水资源,则是一个民族总体智力的体现。先有发达的水利系统,才有发达的农业,最后才有族群的稳定繁衍、和谐发展。
水,才是一切生存的根基。反观那些刀耕火种的族群,因为没有多余的智力去管理好水资源,更无法通过天文历法来指导生产,每天过着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日子,自然也没有农业根基,更不理解何为水火相济。
一直以来,粮食问题都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一个国家的农业要发展,最离不开的就是水利工程。如果没有水利作为支撑,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圣王治世必先治水。中国历史上每到一个周期,都会有圣王来主导兴修水利。万物都离不开水,因此、如何治理好水资源,才是国家长远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根本前提。
当我们谈起我国农业发展历程时,还需要将历史长轴分出几个重要阶段,自古及今才能看到全貌。这些重要的阶段有哪些呢?第一个阶段是在上古时期,当时的人们其实并不太需要农业,因为天地给予的资源丰富,人们主要以狩猎和肉食为主。吃的肉和蔬果都是新鲜捕捉和采摘的,这个时期的人类,天地产出什么,就吃什么,人和天地高度契合、与自然和谐共处,不需要过多的人为干预就能得到生存保障。而人口的发展变化,也跟随着天地的自然调节而增长或缩减。
第二个阶段,大约在一万年前。这个时期随着宇宙大周期的变化,天地也随之发生变化,动植物的生长和地理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生活方式上的改变。为了族群能够正常稳定地繁衍下去,需要有一个人站出来,接收天命带领族群。这个人就是伏羲!他仅通过一套规矩和“勾股定律”,就完成对天地宇宙的模拟,将观测得到的规律进行总结,计算并创立了历法,以指导农桑。
人类开始大规模驯化物种,包括动物和植物,开始以人的智慧去主动管理、控制产出。对物种的驯化,衍生出了农业和畜牧业。为何伏羲被称为“人皇”,因为他一画开天地,开启了人治的时代。此时的中国人,告别了天人相合的时代,开启了人智管理粮食的新时代。此时的人类,处于天人分而未离的状态;人们通过模拟自然的形式,管理农业。
第三个阶段,是在大禹时期。大家都知道大禹治水的典故,但不知有没有人思考过一个问题,为何是叫“大禹治水”而不是“大禹抗洪”,明明里边讲的是抗洪的故事。这个历史事件其实没有得到一个完整的解读。大禹治水,实际上包括了三个部分。具体是哪三个部分呢?
第一、修正历法;从伏羲时期到大禹时期,历经几千年,中间经过女娲、黄帝对历法的修正,但随着时空的推演,仍然发生了不合用的情况,出现了实际气候与历法进度不一致的情况,导致了农业无法正常开展,所以大禹时期对历法进一步修正。第二、抗洪抢险;当时因为水资源管理出现了问题,导致有的地方洪水泛滥、有的地方旱灾连连;所以大禹开始长达多年整治。在整个过程中,从堵到疏,逐步完成。第三、水利工程;因为此前对水资源的管理出了问题,导致一些地方过用、一些地方不及,百姓遭殃。因此,大禹之前的一些人物,都因水利问题而被判刑,可见中国人对于水利的重视程度,因为那就是生命。
在大禹接任后,开始组织各地方开凿河道,将洪水流向更远处。时至今日,俯瞰我国的古河道,仍可以明显看出人工开凿的痕迹。为何大禹名垂千古?因为他解决了老百姓的粮食和生存问题。而且这一贡献,直接造福了后世两千多年的中国。
那些也跟着中国谈大洪水历史的国家,他们开凿出这样的水利系统疏导洪水了吗?他们有这么辽阔的地域承接洪水洪峰吗?看看他们的地形地貌,如果发生大洪水就是一锅端,连一只蚂蚁都不剩,哪里还有人能来记载这些历史?哪怕记载了历史,一群饭都吃不起的人,由谁来传承?连抄袭都抄得漏洞百出,智商堪忧。
第四个阶段,新中国时期。由于满清时期的低效管理和后来长期的战乱,让中国的农业和水利走向了低谷。在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开始组织主导全国大兴水利,人工开凿了河流沟渠、兴建水库,它们就像是人体的血管神经末梢一样,遍布全国触达各地;这些支流和水库,组成了一张巨大的水网,将整个国家串联在一起。水的所到之处,便是农民的福音。因为水利的发达,种植的成本降低、效率提高,为新中国的农业发展也粮食储备,立下了汗马功劳。
时至今日,我们的国家和领导人仍然非常重视水利工程的发展,多次实地走访主要地区的水资源管理保护情况。水,才是一切的根基、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当我们大谈粮食的时候,如果无视水利之功,无视生态的建设的重要性,无视劳动群众的贡献,那就是在耍流氓。我们民族的粮食种子,经过几千年的间苗留种,将最好的种苗流传下来,已经非常完善,只需得天地水土之利就能丰收,是一种必然的结果,无关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