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郭熙《窠石平远图》细节鉴赏
《窠石平远图》郭熙 北宋,绢本设色 120.8×167.7cm
《窠石平远图》是北宋画家郭熙描写深秋之际,山水清旷的一件佳作。
画面近景,溪水清浅,岸边岩石裸露,石上杂树一丛,枝干蟠曲,有的叶落殆尽,有的画出老叶,用淡墨渲染。远处,寒烟苍翠,荒原莽莽,群山横列如屏障,天空清旷无尘,是一派深秋的景象。
《窠石平远图》局部
此卷图绘深秋之旷野,一条曲折的小河分割平坡,坡旁有几块圆形巨石立于水中,而坡上则树木密集,多枯树虬枝,形似“蟹爪”。郭熙将这种带有北宋山水画标志意义的圆曲坚挺的线条美发挥到了极致。相比《早春图》之“蟹爪枝”姿态单一而疏落,此图较多变化,或树身虬曲,细枝向下,藤蔓缠身;或树身挺直,细枝向上,密集而错落,爽利坚挺,显现其晚年笔墨愈益老辣放纵。
《窠石平远图》局部
而树叶或阔笔渍点,或细笔双勾,又填以赭[zhě]红,映衬秋色,这在郭熙传世作品中也不多见。窠石依然以粗笔勾廓,以破笔似“卷云”扫出大致结构,淡墨渲染,形似“鬼脸”。远山也只是略加勾皴,比之《早春图》似更简洁,更注重淡墨的层层渲染,益增清幽旷远之感。
《窠石平远图》局部
在郭熙的山水画理论中,主张深入真山实水作观察体验为创作的先决条件。在深入实际体察时,他采用了对比的观察方法。《窠石平远图》画的是北方的深秋。从对比观察中,他体会到“西北之山多浑厚”,“其山多堆阜,盘礴而连延,不断于千里之外,介丘有顶而迤逦,拔萃于四逵之野。”画中的窠石和远山正体现了这些特点。
《窠石平远图》局部
窠石用卷云皴法,以表现北方山水的浑厚和磅礴,是郭熙的创造。而秋天,他的感受是“秋山明净而如妆”,“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画中没有萧瑟和悲凉,从构图的气势,用笔的利爽,给人以肃穆、庄重、清神的美感。特别是曲折的溪水,明澈澄鲜,不激不怒,且清且浅,与历历的窠石相联系,给人以“水落石出”的感觉。这一深秋景色富于神韵,是一般画家难以察觉和表现得出的。
《窠石平远图》局部
中国山水画取景构图的“三远”法则是郭熙首先总结出来的。“三远”即高远、深远和平远。
《窠石平远图》标明了所采用的是“平远”法。郭熙解释说:“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画中取景,视平线在下部约三分之一处,平视中使景物集中。自前景透过中景而望远景,层次分明,表现出纵深的空间距离,全图以水墨为主,略施淡赭色烘染,境界阔大,气势雄壮,用笔硬劲而秀俊,全图情景交融,出神入化, 显示出画家的晚年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
《窠石平远图》局部
画幅左侧作者自署“窠石平远四字图名及“元丰戊午年郭熙画”款识,可知此图作于北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为郭熙晚年作品。款下面钤“郭熙印章”方印。是图曾经元、明人收藏,画上有“晋国奎章”“敕赐临济壹宗之印”等藏印11方。未见图书著录。
《窠石平远图》局部
《窠石平远图》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