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必备】环境监测问答之红外光度法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

1.《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T 16488—1996)中石油类的定义

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能被四氯化碳萃取而不被硅酸镁吸附,并且在波数为2930cm-1、2 960cm-1和3030cm-1全部或部分谱带处有特征吸收的物质。

2.《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T 16488—1996)中动植物油的定义

在本标准规定条件下,用四氯化碳萃取,并且被硅酸镁吸附的物质。

3.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中硅酸镁的处理过程

取60~100目硅酸镁于瓷蒸发皿中,置高温炉内500℃加热2h,在炉内冷至200℃后,移入干燥器巾冷至室温,于磨口玻璃瓶内保存。使用时,称取适量干燥硅酸镁于磨口玻璃瓶内,根据硅酸镁的重量,按6%(m/m)的比例加适量蒸馏水,密塞,充分振荡数分钟,放置约12h后使用。

4.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中直接萃取法的操作步骤

将一定体积的水样全部倾入分液漏斗中,加盐酸酸化至pH≤2,用20ml四氯化碳洗涤采样瓶后移入分液漏斗中,加约20g氯化钠,充分振摇2min,并经常排气,静置分层后,经10mm厚度的无水硫酸钠层过滤于容量瓶中,用20ml四氯化碳重复萃取一次。取适量的四氯化碳洗涤玻璃砂芯漏斗,洗涤液一并流入容量瓶,加四氯化碳稀释至标线定容,并摇匀。将萃取液分成两份,一份直接测定总萃取物,另一份经硅酸镁吸附后测定石油类。

5.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中絮凝富集萃取法中絮凝富集的操作步骤

向一定体积的水样中加入25m1硫酸铝溶液并搅匀,然后边搅拌边逐滴加25ml氢氧化钠溶液,待形成絮状沉淀后沉降30min,以虹吸法弃去上层清液,加适量的盐酸溶液溶解沉淀,以下步骤按直接萃取法进行。

6.非分散红外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所使用的标准油有哪两种

污染源油(受污染地点水样的溶剂萃取物):或将正十六烷、异辛烷和苯按65∶25∶10(V/V)的比例配制而成的混合物。

7.非分散红外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原理

非分散红外法是利用油类物质中的甲基(-CH3)和亚甲基(-CH2)在近红外区(2930cm-1或3.4μm)的特征吸收来测定水中油含量。将水样用盐酸酸化至pH<2,用四氯化碳萃取,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后定容,分成两份,一份测定总萃取物的含量;另一份经硅酸镁柱吸附,脱除动植物油等极性物质后,测定石油类含量。动植物油的含量则是以总萃取物与石油类含量之差来计算。

8.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原理

用四氯化碳萃取水中的油类物质,测定总萃取物,然后将萃取液用硅酸镁柱吸附,经脱除动植物油等极性物质后,测定石油类。总萃取物和石油类的含量均由波数分别为2930cm-1、2960cm-1和3030cm-1谱带处的吸光度进行计算。动植物油的含量按总萃取物与石油类含量之差计算。

9.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时,如何检验校正系数

分别准确量取纯正十六烷、姥鲛烷和甲苯,按5∶3∶1(V/V)比例配成混合烃。以四氯化碳为溶剂配成适当浓度范围的混合烃标准系列。在2 930cm-1、2 960cm-1、3030cm-1处分别测量混合烃系列溶液的吸光度,按原校正系数计算石油类浓度,将测定值与配制值比较。如测定值的回收率在90%~110%范围内,则原校正系数可采用。否则重新测定校正系数并检验,直到符合要求。也可用正十六烷、异辛烷和苯按65∶25∶10(V/V)的比例配制混合烃,然后按相同方法检验校正系数。

10.红外分光光度法与非分散红外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在方法适用性上有何区别

红外分光光度法不受油品种的影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水中石油类的污染程度;

而非分散红外法当油品的比吸光系数较为接近时,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比较好,但当石油类中正构烷烃、异构烷烃和芳香烃的比例与标准油相差较大时,测定误差也较大,尤其当水样中含大量芳香烃及其衍生物时误差要更大一些.

此时要与红外分光光度法相比较,同时要注意消除其他非烃类有机物的干扰。

(0)

相关推荐

  • 药物研究中药物晶型研究的意义及其方法

    [导读]固体化学物质的的多晶型现象最早在1832年由俄国科学家乌勒等人在研究苯甲酰胺化合物时最先发现.多晶型在固体药物中是一种常见现象.药物的晶型不仅对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影响,还与制剂制备工艺,质量以及 ...

  • 沥青分子组成与化学结构的分析方法简介

    石油沥青的主要组分是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以及2%~3%的沥青碳和似碳物.沥青的结构以沥青质为核心,吸附部分胶质,构成胶团,胶团在饱和分和芳香分中分散形成均相混合物.沥青的分子组成和化学结构直接 ...

  • 环境监测题库:红外光度法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

    红外光度法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 小备化学与分析 分享化学分析方法 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小备化验室 致力于生态环境监测与分析知识推广与交流,主要免费分享环境监测相关图文及视频课程 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

  • 【考试必备】环境监测问答之容量分析法

    容量分析法问答 一.容量分析法的误差来源有: (1) 滴定终点与理论终点不完全符合所致的滴定误差: (2) 滴定条件掌握不当所致的滴定误差: (3) 滴定管误差: (4) 操作者的习惯误差. 二.可以 ...

  • 【考试必备】环境监测问答之气相色谱-质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 1.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法中,离子源必须满足哪些要求: (1)产生的离子流稳定性高,强度能满足测量精度: (2)离子束的能量和方向分散小: (3)记忆效应小: (4)质量歧视效应小,工作 ...

  • 【考试必备】环境监测问答之有机污染物气相色谱法的测定(二)

    有机污染物气相色谱法的测定 小备化学与分析 分享化学分析方法 公众号 氯苯类化合物 1.为何一氯苯不用电子捕获检测器(ECD),而用氢火焰检测器(FID)检测?  虽然一氯苯为含氯有机物,但含氯离子少 ...

  • 【考试必备】环境监测问答之离子色谱分析

    离子色谱法 小备化验室 致力于生态环境监测与分析知识推广与交流,主要免费分享环境监测相关图文及视频课程 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小备化学与分析 分享化学分析方法 公众号 环境监测与分析 环境监测与分析技 ...

  • 【考试必备】环境监测问答之含氯污染物的测定

    含氯污染物的测定 容量法 一.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时,为何不能在酸性介质或强碱介质中进行? (1)因为在酸性介质中铬酸根离子易生成次铬酸根离子,再分解成重铬酸根和水,从而使其浓度大大降低,影响等 ...

  • 【考试必备】环境监测问答之含氮物质(TN, NH3-N,NO3-N,NO2-N)的测定

    含氮污染物的测定 一.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水中氨氮时,常见的干扰物质有: 有脂肪胺.芳香胺.醛类.丙酮.醇类和有机氯胺等有机化合物,以及铁.锰.硫等无机离子,色度.浊度也干扰测定. 二.纳氏试剂比色法测 ...

  • 【考试必备】环境监测问答之水质采样

    一.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1) 监测断面必须有代表性,其点位和数量应能反映水体环境质量.污染物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力求以较少的断面取得最好的代表性: (2) 监测断面应避免死水.回水区和排污口 ...

  • 【考试必备】环境监测问答之水质现场监测

    现场监测的问答题 一.测定水中臭时,如果水样中存在余氯的处理方式: 水样中存在余氯时,可在脱氯前.后各检验一次.用新配的3.5g/L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溶液脱氯,1ml此溶液可除去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