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段意
第四单元的阅读要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关于“关键句”,在三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第一次接触: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安排了《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海滨小城》这三篇课文,基本在每一个部分都有很明显的中心句。学生当时学习起来是比较容易的。
在本学期第三单元: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安排了《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三篇课文。课后题中,明确提出来的是体会“《赵州桥》一课的第三自然段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文章是怎么把美观写清楚的呢?先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列举出图案的各种各样,接着写出感受,这些图案看起来栩栩如生。同样的段式在《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也出现过。学生对这样的段式理解起来较为轻松。
第四单元则是在这两次学习的基础之上,要求学生概括出一段的大意。这就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你觉得关键句是哪一句;另一个是段落里边的每一句话是怎么围绕关键句在说。只有想清楚这两个问题,才能顺利地概括出段落的大意。
比如《花钟》一课。第一自然的关键句就是这一段的段意“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第二自然段,就有变化了。
生读完课文后,我提问:“第二自然段主要在讲什么呢?”
“主要讲了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这个同学用了疑问的语气。我们在概括大意的时候,一般不使用疑问句,而是直接陈述句。”
“讲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应该说,这就已经是很高度的概括了。学生已经超越了教材希望达到的目标。可是,这样的概括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不能够顺利地迁移。这时候,需要给学生的是方法,是抓手。
我继续追问:“看看课文中有没有写出具体的原因?”
“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只与这个相关吗?”
孩子们继续找,找到了在这一自然段结束还有一句“他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那现在连起来想一想,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孩子们结合这两个句子总结出了这一段的大意。
然后我带着孩子们进行对比,概括两个自然段段意的方法,让孩子们意识到概括段意,有时可以借助一个关键句,有的时候却需要借助两个关键句。
经历这样的教方法的过程,回顾自己概括段意,往往凭感觉。回顾自己之前带着孩子们概括段意,没方法,也是凭感觉,概括出段意就行。有的时候,是自己把教参书上的段意抄好之后,上课时照着这个答案带着往答案方向去说。
为以前的自己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