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
Women's Day
琢 磨
文/吴琼
《礼记·学记》中有这样的句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思是玉石不经过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如果不经历磨难,就会难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这句话千百年来广为传颂,被视为韬光养晦、千锤百炼的象征,尤其是“玉不琢,不成器”一句,不知被多少仁人志士视为座右铭,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中国人对玉情有独钟,还衍生出了玉雕这一门手艺。然而,老匠人说,正确的认知玉并不是雕刻出来的,而是琢磨出来的,应当成为琢玉。
琢玉一词是琢的复词,古代琢字本身就专指对玉的加工制作。观赏手中把玩的玉器,皆为人琢之物。琢磨璞玉,美玉出焉。唐太宗说过:“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意思就是石中的玉虽然有美的本质,但是没有精细的琢磨,与破瓦乱石差不多了。
琢玉的材料是水和“解玉砂”,而琢玉的工具则是各种砣机。砣机由砣和传动装置组成。砣是一种圆形片状物,当它旋转起来后,就可以提供均匀的摩擦力。通过砣机的连续转动,再调整玉料的位置,熟练的玉工便可以随心所欲的琢制出各种形状的玉器。
砣机又称“水凳”,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出现。此后数千年间,驱动的方式、操作者的姿态、砣的材料都在不断进步,但砣机的基本构造却始终未变。直到今天,尽管玉工们已经使用电能驱动、金刚砂琢磨,但琢玉的工具还是几千年前祖先发明的砣机。
玉料稀少,好的玉料尤其珍贵。因此,玉器制作通常采用“量材取料”的方式,即根据玉料本身的规格、颜色、瑕疵等规划器物的形态,以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除了一些小物件外,大型玉器几乎没有外形雷同者。由于玉器加工,有根据玉料自身形状色泽因材施艺的特点,设计者享有极大的创作想像空间,因而往往能够产生一些艺术水准极高的作品。
琢玉的这一过程让人不禁想起苦吟派的诗人,以徘徊吟哦的心境和殚精竭虑的态度进行创作,对每个字词进行仔细的推敲和锤炼,“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在中唐和晚唐诗坛中,社会与文学的大背景下,有相当一部分诗人,以苦吟的态度作着“清新奇僻”的诗,他们在创作态度上的共同表现是苦吟,即着意于音律、对偶、字句的推敲锤炼。其诗多写琐细的日常生活情景,内容比较狭窄,有佳句少佳篇。
最著名的典故当属贾岛的“推敲”。后蜀何光远在《鉴戒录·贾忤旨》中这样写道:“﹝贾岛﹞忽一日於驴上吟得:'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初欲著'推’字,或欲著'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作'推’字手势,又作'敲’字手势。不觉行半坊。观者讶之,岛似不见。时韩吏部愈权京尹,意气清严,威振紫陌。经第三对呵唱,岛但手势未已。俄为官者推下驴,拥至尹前,岛方觉悟。顾问欲责之。岛具对:'偶得一联,吟安一字未定,神游诗府,致衝大官,非敢取尤,希垂至鍳。’ 韩立马良久思之,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做诗,得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就用手做推、敲的样子,无意中碰上了韩愈,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字好,后人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其实,琢玉也好推敲字句也罢,能够如此用心良苦、有这样的精神的人,必是能够认真生活、对待自己负责的人,不在于外界的言语,只求心安。玉如此,作诗如此,万事万物皆如此,人生亦如此。
吴琼,女,1986年生于吉林省蛟河市,毕业于牡丹江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校期间与学友创办文学社,并出版报纸《镜泊学魂》,自2003年起开始在《蛟河市作文报》上发表散文、诗歌,吉林市诗词学会会员,现就职于蛟河市漂河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