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医】王清海:麻黄汤治愈重症高热案
▲王清海 国医大师邓铁涛弟子,主任中医师,国家二级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师,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专家,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一批),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心病学学术带头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高血压分会副会长,中国南方老年医学联盟副主席,⼴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东省第⼆中医院原副院长。
【基本资料】
因“高热3天”而收入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内一科病房。
因洗澡不慎,感受风寒而出现高热、恶寒、无汗、头痛、周身疼痛、喘促气急、右下肢大腿内侧肿胀、皮肤发红,局部轻压痛。无鼻塞、流涕、咳嗽等,舌红、苔黄滑。
体温:39.5℃,血压:160/95mmHg,呼吸:25次/分,心率:90次/分。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干湿性罗音,心律齐,心尖区可闻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血常规:WBC:12×10^9/L,N:85%,L:15%。其它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
2016年11月15日查房,见患者虽经上述治疗,仍高热、恶寒、无汗、头痛、周身疼痛、喘促气急。患者虽高热,却欲盖厚衣被,伴寒颤,皮肤灼热但无汗,口不渴,二便可。舌红,苔黄,脉浮而滑数。
体查见右下肢皮肤红肿虽消,但整个右腿肿胀,腓肠肌处周径55cm,明显比左下肢增粗。
中医诊断:外感发热(风热袭肺)
西医诊断:发热查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软组织蜂窝织炎?)
中医治以疏风、清热、解毒,西医治疗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5克,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Bid;左氧氟沙星0.2g,静脉滴注,每天2次。并用降温床和冰帽以求物理降温。方拟银翘散加公英、地丁、板兰根,每天2次。
患者身热、无汗、恶寒、身痛、头痛、气喘,舌红,苔黄,脉浮滑数。《伤寒论》35条云:“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该患者考虑为风寒侵袭,郁闭肌腠,阳气不能外达,属于《伤寒论》的麻黄汤证,麻黄八证悉具,当发其汗,遂嘱用麻黄汤原方。
处方:麻黄1包(合生药5克),桂枝1包(合生药6克),杏仁1包(合生药10克),甘草1包(合生药3克),用颗粒剂配伍,开水冲服,饮热水以促汗。并嘱先服中药1剂,2小时后若仍不出汗,再服1剂,最多可服3剂。
同时撤去降温床,去掉冰帽等物理降温措施,改用厚棉被保温。
二诊(2006.11.16查房)
诉昨日按照此方给患者服用后,小汗出,2小时后再进1服,患者大汗,遂逐渐热退身凉,至晚,发热恶寒、头身疼痛、气促等证基本消失,患者不需加衣被而坐,可进食稀粥。按嘱药已收全效,不必尽剂,停服第3服麻黄汤。
今日查房证见:神情,精神可,无恶寒发热,改用竹叶石膏汤以调理。以后发热未再出现,疾病告愈。
一、辨证选方精准
1.辨证治法准确:紧紧抓住患者的高热、恶寒、无汗、头痛、周身疼痛、喘促气急,右下肢大腿内侧肿胀、皮肤发红,局部轻压痛,脉浮而滑,舌苔黄而滑等症。
辨证为主要是阳病,以经表之证为主, 采用发汗祛邪之法。如《内经》曰:“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又如:《伤寒论》曰:“病在阳,应以汗解之”、“脉浮,宜以汗解”、“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 、“水,发其汗即已”;
2.选方精要:本证麻黄八证悉具,当发其汗,遂用麻黄汤原方。麻黄汤为发汗散寒、解表逐邪之峻剂,是治疗太阳伤寒的主方。《伤寒论》35条云:“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五条:“裹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区别两方的关键是有无汗出,本例患者乃皮水表实无汗,治疗下肢的肿胀应选后者。本方药味虽少,但效专力宏。方中麻黄发汗散寒,开毛窍,启闭平喘;桂枝则具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发汗止汗之功效,且发汗不伤正,止汗不留邪。且桂枝通阳助麻黄以发散风寒;杏仁利肺平喘,并助麻桂解表发汗;甘草和中护正。
3.重视了发汗的力度:患者两剂后已见效,无须再服。
二、者敢于突破常规:
1.非因地制宜:《素问。五常政大论》曰:“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陆以湉《冷庐医话》论曰:“盖南人少真伤寒,凡热病无汗,以紫苏、葱白、豆豉、薄荷等治之足矣,岂可泥古法乎?” 广州地处岭南,气候炎热,临床上常常一见到发热,便用银翘散、桑菊饮之类,并被医者冠之以“因地制宜”而辨解之,麻黄汤以其为开腠发汗之重剂,为岭南诸多医家所忌而不用,余在广州工作近20年,用麻黄汤治太阳伤寒者,未见之也。
2.非因时制宜:本病发病在广州,且时至农历9月下旬,处温暖燥热之际,仍选用了麻黄治之。
3.非因人制宜:患者年近古稀,本因以考虑气血亏虚,阴阳不足,病多夹虚,用药需防祛邪太过,伤及正气为法。然此处运用了发汗祛邪之法。本病看似未体现“三因制宜”治则,然正是通过详辨病机,使精髓具体化,真正做到了“天人合一”。正如清·姚止庵在《素问经注节解》中释“异法方异论”时所指出的:“五方之地,各有所宜,治病之法,因之而异,乃方土大略之论也。若夫赋性特异,则北反热而南反寒,间气为病,则夏恶寒而冬恶热,有不可以执一论者,是又贵乎变而通之也。”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计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计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