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哪儿说哪儿---借鉴与剽窃
读梵高一个贴子,看到一幅非常熟悉的画面,立马想到丰子恺先生,他肯定也有这么一幅画。
问题来了,虽说梵高和丰子恺各用不同画种,一个油画,一个中国画,但画面雷同,咋解释?
刚读过一个帖子,是讲最新一届“兰亭奖”几位新锐、或新晋中国书协理事的,论题是剽窃。
说书法家剽窃的这篇文章我读了大半,突然有事儿就搁下了,事后也没再看。仅就已读说话。
不说具体事件和人物。跳出具体或从具体中归纳出的认识,才可能有普遍意义。我力争做到。
譬如本文贴出的梵高这幅作品,丰子恺先生也有一张构图几乎一样的画,可我读后都是感动。
为什么感动?当然与作品选题有关。这选题最动人心魄:父母对蹒跚学步子女那份炽烈之爱!
一种选题可否反复制作、创作?当然可以。譬如书法单字,写不像容易,写得一模一样最难。
别的艺术家早有名作,其他艺术家可否参照创作?我觉得行,为什么就不行?但是不能照抄。
这话题我对罗伏生说过多次。几种卖相极好的构图,我请他多画,因为不相信他有复印功能。
这要求让罗伏生很为难,但他最终还是答应了。一再画的这批画,也最精彩。风格出自反复。
几乎可以肯定,丰子恺先生见过梵高这幅画,被深深感动,并有了用自己笔墨再创作的欲望。
这里的重点,一是用自己笔墨;二是表达感动;三是再创作。这或许就是借鉴和剽窃的区别。
和绘画有重大区别的是,书法更讲究入古,入古+出新=个人风格。所以别苛求书家全是自己。
2021-05-19 22:39:59 于镂月裁云轩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