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的诀窍在这,小白一学就会! 2024-08-02 11:20:11 普通人觉得中医很难,很多人学了很多年还是临床无从下手。可事实不是这样的,古人说得好:秀才学医,笼中捉鸡。意思是说,学中医就象笼子里抓鸡一样手到擒来。现代人之所以学不好中医,只是他们缺乏了古人那种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或者说,现代人都是用西方科学的思维来理解中医的。随便举一个例子就知道了,就拿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来说。按照西方科学的理解,万物是由少数几个死寂不变的基本粒子组成的,只要把它们还原出来,自然规律就找到了,西方科学一直是沿着这条道路前进的。而按照中国传统文化,万物都是由同一种最基础的物质(气)组成的,只是最初产生环境的不同使它们具有了不同的个性。显然,在这里还原是没有意义的,真正的自然规律根本不可能是什么具体的东西,而只可能是物质的组织原理,它无形无象、无所不在,要正确地认识它,唯有靠哲学的思辨。中医学就是建立在对自然规律的正确理解之上的。你不理解这个规律,永远学不好中医!看看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就知道了,它们本质上只有两点:一个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一个是对整体与局部关系的认识。西医基于观察不到就不存在的理由否定了这些关系,才造成了中西医之间的矛盾。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也认识不到这两种关系,也永远不可能理解中医。看看中医的病因学就知道了,整体的自然决定局部的人,由此得出了疾病的外因是人与自然的矛盾激化,整体的环境决定局部的细胞,由此得出了疾病的内因是不平衡引起的整体管理失控。而中医就是一门恢复人体管理的学问。而西医的病因学呢?一个自然变化没有关系,二和整体变化没有关系,它只和局部的细胞病变有关系。可事实上,细胞病变是病因吗?不是!因为细胞是依赖组织液而活着的,它的力量与组织液力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它之所以病变,根本不是细胞的原因,而是整体的环境出了问题,逼着细胞不得不变,这才是真正的病因。一旦明白了中医的病因学,学起中医来就非常简单了。它无非就是一个内因和外因。内因就是一个人先天的体质偏性,外因则是自然变化。当外在世界的变化不断加剧了人的体质偏性,使它偏上加偏,人就病了。普通的人学中医,都是先学理论,再学中医诊断,最后才学临床,这耽误了大量学习的时间。其实,中医从一开始学习就是可以临床的,这可以让你从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临床经验,而且还可以从临床佐证你学的中医理论和诊断的准确性。诀窍在哪呢?答案绝大多数人想不到!它根就在五运六气。我们可以通过纯推理来诊断病因,临床开方。虽然精确度不是太高,但只要大方向判断准了,治疗都有一定的疗效。五运六气是一门揭示自然变化规律的学问,它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组合描述了自然变化的规律,告诉我们今年和明年有什么不同,这一月和下一月有什么不同,今天和明天有什么不同,这一时辰和下一时辰有什么不同。五运六气之所以对中医有特殊的价值,就在于天人合一,人是自然变化的一个缩影。这不仅仅是指人后天的变化是自然的一个缩影,而且人先天的体质偏性也是当时自然环境的一个缩影。掌握了五运六气,我们不仅可以用它来推理出一个人的体质偏性,掌握住疾病的内因,还可以用它来推理出未来的自然变化,掌握住疾病的外因,疾病的内因和外因都掌握了,中医的精髓就掌握了。中医治病其实非常简单,它依据的是整体决定局部的大自然规律,用恢复人体管理的办法来治百病的。或者说,它依赖的是整体的力量,整体的管理恢复了,病变细胞就会在整体力量的控制下改邪归正。可如何来恢复整体的管理呢?答案就是恢复整体的平衡,中医的本质就是用中药之偏来平衡身体之偏,身体平衡了,百病皆消。学中医的简单之法就是用五运六气查生日,用来判断一个人先天的体质偏性,它是疾病的内因,是一切疾病产生的根本。现在有APP软件,一分钟就可以查出人的体质偏性,知道了它,五脏六腑的功能情况就呈现在你的面前,你所做的就是用中药之偏来平衡身体之偏,即弱者补,实者泻,而它可以治一切自然发生的疾病。比如,遇到寒性体质,寒者热之,只要用热药都是对的。你可以用大热药附子、乌头;你也可以用中热药,肉桂,桂枝;你还可以用小热药,干姜、生姜;甚至你可以用温阳的食物,如龙眼,羊肉等。简单地说,只要大方向正确了,都有疗效。不同的只是你精确度高,即正好用中药之偏来平衡身体之偏,疗效就会立竿见影;如果精确度差,疗效就需要时间的累积,相对较慢罢了。我们学中医都可以这样,先通过五运六气推理来判断疾病的大方向,先用偏性较小的药物来进行调理,逐渐用偏性大的药物来进行调理,一面学习,一面积累临床经验,这可以大大加速你的学习中医的进程,而且有了疗效,可以加强你学习中医的兴趣和信心,让你学得更快更好。当然了,五运六气判断病因有一定缺陷,那就是精确度不够,这就需要你再学习四诊,不过,你掌握了五运六气,学习四诊就有了一个参照的对象,比如你查出了一个人先天肝亢,就可以从四诊上加以验证,让你学习四诊的速度大大加快。至于中药的学习,一面临床一面学习就是最好的。我们一开始并不见得需要掌握那么多中药,因为中药药物我们身边有字典,都是可以迅速来查的,包括经方,我们也是可以速查的。关键是病因的判断,只要判断准了,我们就可以网上查各个名医的经验,它一般都分几种辩证,只要对应了某种辩证,直接抄方子就行。通过不断积累名医的经验,学习中药的速度快了,经验积累也多了。那么五运六气到底如何来学呢?传统的学习都是通过《内经》,可是《内经》上只讲了后天的自然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却没有讲先天的体质偏性和自然变化的关系。赵伟民先生首先从系统科学角度论证了人的体质偏性和最初的出生环境一一对应,其次,从系统科学角度论证了这种体质偏性在人一生中的稳定性,疾病都是在这种体质偏性上偏上加偏造成的。其三,通过十多年的临床实践验证了这种关系,并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只要你学到了这些经验,你很快就会成为一个不错的中医。学五运六气课程的价值在这!第一,它可以让你迅速中医入门。中医的核心就是对病因的把握,它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内因就是先天的体质偏性,外因就是自然变化,它们都可以用五运六气查出来,病因抓到了,治疗方法就知道了。第二,它可以让你一面学习,一面临床。中医不是学出来的,而是临床经验积累出来的,五运六气可以让你从学中医的一开始就进行临床,并从临床出去领悟中医理论。第三,它可以指导你针灸按摩,中医无非就是一个补泻,这就需要你了解五脏六腑的功能情况,功能亢进者泻,功能低下者补,而五运六气可以帮助你速查五脏六腑的功能情况。第四,它可以指导你中医养生和预测疾病。一切疾病都是在先天的体质偏性上偏上加偏造成的,而五运六气可以让你了解先天的体质偏性和后天的自然变化,养生不过是用食物之偏来平衡身体之偏,预测就是看后天变化加剧了先天之偏。第五,它可以指导你遣方用药。中医的核心都是调平衡,不管什么病,只要你了解了五脏六腑的功能情况,只管调平衡就行了,身体平衡了,百病皆消。对应偏离平衡大的就是君药,次之的则是臣药,只要按照五脏六腑的功能情况调平衡,开出来的就是经方。 赞 (0) 相关推荐 我教中医的方法,马上可以临床! 中医是一门从临床中成长起来的学问,临床时间越早,学中医的速度越快.可是,要临床就必须先学中医诊断,传统的方法是四诊,可它学习起来比较难,一些人学一辈子也没有学好四诊,这就大大延迟了临床的时间,使学中医 ... 学五运六气学中医的诀窍在这 原创 赵伟民 经典国医学堂 普通人觉得中医很难,很多人学了很多年还是临床无从下手.可事实不是这样的,古人说得好:秀才学医,笼中捉鸡.意思是说,学中医就象笼子里抓鸡一样手到擒来.现代人之所以学不好中医 ... 学中医的诀窍——五运六气 前几天有个人问我,你说的五运六气里怎么没有身体运气的方法?看来大家对五运六气的偏见还是极大.五运六气是什么?它其实是用来描述自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问,五运来源于十天干,六气来源于十二地支,中国的先人用十 ... 【学中医,先要辨寒热】学中医入门第一课就... [学中医,先要辨寒热]学中医入门第一课就是要学会辨寒热,如果你把寒热搞懂了,那么中医就学会了一半.为什么呢?寒热在中医里面讲就是阴阳,那么阴阳是什么?<黄帝内经>记载:"万物之纲 ... 想学中医,就从五运六气学起,它让你迅速进入中医的大门! 原创 赵伟民 经典国医学堂 昨天 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就是病因.可疾病的原因是什么?中医把它归为内因和外因,其中内因就是一个人先天的体质偏性,外因就是自然变化,当外在世界的变化不断加剧了人的体质偏性, ... 学中医,为什么要从经典著作学起? 作者/高树中 俗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当名医的医生也不是好医生.因为我自小饱受病痛折磨,从立志学医的第一天起就想搞明白怎样才能尽快地学好中医. 一开始我的想法是:许多名医很可能是 ... 中年学中医在家人中露脸,众人都呼神奇,小白晋升大咖,我是如何做到的? 很多人都特别喜欢看普通人的逆袭爽文,比如那个"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张俊成的经历,他从逆袭考上北大,上演了"扫地僧"式的传奇.他在日记本中写过一句话:" ... 学中医迷茫的人请看:中医自学之路与学习诀窍 一.中医学习诀窍 目前中医的惨状大家都知道,已经濒临灭亡,外因不用详细说了,它就是西医的冲击,而内因则是学出来的中医一代不如一代,疗效越来越差,当然无法得到人们的信任. 很多人会想,为什么古代的中医治 ... 学中医迷茫的人必看:中医学习诀窍 中医自学之路! 一.中医学习诀窍 目前中医的惨状大家都知道,已经濒临灭亡,外因不用详细说了,它就是西医的冲击,而内因则是学出来的中医一代不如一代,疗效越来越差,当然无法得到人们的信任. 很多人会想,为什么古代的中医治 ... 中风急救——真庆幸我在学中医,一根缝衣针救回了父亲 正值隆冬寒风凛冽气温骤降,心脑血管病也迎来了井喷高发期,痛惜一位朋友的父亲年纪轻轻就突发脑溢血,落下半身不遂肢体不灵便,若是平时大家都能学习点中医急救常识,发作时处理得当,或可免半身不遂偏瘫的苦痛.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