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的诞生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
许多人都在谈读书。
人,为什么要读书?
理由或许有千万条,因为每个读书人,都有其读书道理。而自从当了编辑,我读书的理由又多了一条:一本书的诞生太难。若它有缘出现在我面前,是要读一读,不枉它在“书世”走一遭。
做一本书为什么这么难?
这是一般作者所不能理解的。
也是作者与编辑常发生误会的地方。
作者:我的书一个月,能出来吗?
编辑:三个月能完成,就谢天谢地了。
作者:书稿都是现成的,你就帮我将它做成一本书的样子,有何难?
编辑:没有这么简单。只文稿的内容审核,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错别字、语法、引文、概念、数据、逻辑、结构、价值观……每一点都要校验,三审三校,至少6个人过手;而且装帧设计、纸张定制、印刷工艺、市场推广,每一步都要考究。
……
做一本书,真要那么久吗?编辑是否在夸大其词?现在就让我们一同了解:一本书的诞生。
1 做书总流程
作者提供文稿后,这些文稿,在成为一本书之前,要经历哪些?
一般,文稿到了出版社之后,会有编辑接手并负责该文稿在成书之前的一切事宜,俗称:责任编辑(简称责编)负责制。
若将新书比作新生儿,那么文稿就是个胎儿,作者是十月怀胎的母亲,责任编辑就是助产士。
图1
如图1,责任编辑收到文稿之后,可对文稿进行初审,并申报选题。选题论证会上,若是编辑部专家、领导们认为选题不符合出版要求,则出书计划,胎死腹中。若选题通过(三次选题论证均通过),责编就得开始着手对作者的文稿进行加工、处理。
2 加工文稿
图2
处理文稿,最耗时耗力。
从图2可知,处理文稿的步骤很多。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需要不同的人参与,这就得考验责编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责编,如同总设计师,需调动美术编辑、印刷编辑、总编办编辑、校对以及副编审、编审、外审专家等为文稿服务。
复审、终审、一校、二校、三校、审读;排版、改样、封面设计;纸张定制、印刷厂选择……每一个环节,得找哪些人协同完成?责编心里要有谱。在做好规划之后,就得去预约、协调。通常,在流程中,会遇到各种危机。
比如,我们社常年人手不够,校对室排不开,要么一直等,要么责编自己顶上。于是同事们只得相互“压榨”,我帮你二校,你帮我审读。
又如,我的一本文稿,在通读完成,申领书号时,竟发现了书名疑似错别字。手边的现代汉语词典火红的封面,正是我那一刻心绪的反应,热血上涌,浑身发热。于是,赶紧翻开词典,还好还好,虽有瑕疵,但不是“硬伤”(指无可辩驳的错误),不算错别字,只不是首选词而已。
3 责编负责制
责编需要对文稿充分负责,从第一遍的初审到最后一遍的通读,都得自己完成,不能假手他人。而且在每一次校对后,责编要确认校对员校对是否准确,美编改样是否正确,这一过程称为“核红”。成书之前,责编至少要核四次红,而有些文稿,改动比较多,文字量也大(30万字以上),只核红就要一周时间。
没有做书之前,我不知道,原来有些事情需要如此细心。一个数据,一段引文,一个注释,一张表格,每一处都需要核实,面对作者的文稿,编辑得始终保持存疑之心。
比如,刚通读完成的一本关于英烈人物的文稿,文稿中有描写到该人物于某年某月出生,某年某月在某地干革命,某年某月就义等,这些时间和地点,全部都要核实一遍,若与作者的文稿吻合则已,不吻合,得联系作者再求证,同时找资料再核实。
待考证之处全部考证完全后,用词、语法、行文又得注意了。有些文稿,作者行文比较随意,20万字,竟然能查出两三百个错别字。也经常语法不通。
“怎么这么难,似乎每一段话都得改,可怎么改才能做到:不失文意,还更符合语法规范,文辞更通畅呢?有时候,颠来倒去的一句话,读得太多,最后连文字都不太能确定了,咦,这个字怎么这么写?好奇怪啊。”
一本书的容错率只有万分之一,责编只能仔细再仔细。
4 排版、印刷
内容定稿之后,做书工作算完成了一大半。
接下来,责编需要联系总编办编辑申领书号;请美编帮忙设计版权页、封面封底(外封、内封)、腰封、衬页;与印刷编辑协商纸张和工艺,确定纸张克数、颜色、纹路、品类以及封面印刷工艺、书籍装订形式等等,力求制成的新书既经济又美观。
同时,制作样书给作者、专家(特殊文稿),让其审阅,等各方反馈之后,责编再次修改、完善文稿。直至修改到无法再修改,精确到无法再精确,内容文稿连同封面文件一齐送印刷厂。几日后,印刷厂做成毛样给责编确认,页码、顺序、颜色等,审核无误,开机印刷。
一本新书,至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