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何处去?| 王梦云:艺术质量下降是观众少的原因之一

中国戏剧家协会 、《人民戏剧》编辑部于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三日召开了京剧艺术座谈会 。京剧界的著名演员 、编剧 、导演 、京剧教学工作者马长礼 、王晶华 、王晓临 、王金璐 、王玉珍 、史若虚 、任桂林 、刘秀荣、刘长瑜 、刘吉典 、吕瑞明 、许姬传 、孙岳 、孙毓敏 、冯志孝 、李宗 义、 李慧芳 、李万春 、李紫 贵 、李光 、李鸣岩 、李玉 芙 、郑 亦秋 、郑天健、吴素秋 、吴纪敏 、杨春霞 、杨淑蕊 、杨毓珉 、赵世璞 、范钧宏 、荀令香 、张春孝 、袁世海 、高盛麟 、高玉倩 、梅葆玥 、钮镖 、傅德威 、樊 放以及上海京剧一团的王梦云 等 。赵燕侠同志做了书面发言 。

今天,就部分发言刊登如下,京剧到底该向何处去呢?听听近四十年前的京剧名家是怎么说的。

艺术质量下降是观众少的原因之一

王梦云

京戏观众越来越少, 原因之一是艺术质量下降。我们上海三个京剧团将近九百人,能经常演出的只有一百多人。有些青年演员基本功很差,拿了词,稍微排排就上台了,这样演出质量当然不会好。剧团管理体制混乱,人员业务条件差距相当大,有的人受无政府主义影响,大活来不了,小活又不愿意来,甚至演龙套的在台上随便上下。再加上服装陈旧。舞台美术也不考究,  所以传统戏的演出是不吸引人的。越剧《西厢记》 经过导演的严格排练,又是男女合演,布景富丽堂皇,给人看了有新鲜感。其他如沪剧、淮剧演古装剧时也都走得是这个路子,都吸收了演现代戏的好经验。我觉得现代戏中有很好的经验,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之间有关系,演员在台上都在演人物,不是活道具。京剧有丰富多彩的唱念做打的表现手段, 再吸收话剧的体验的表演方法,京剧完全有条件赛过其他剧种,然而这两年只恢复了旧的东西, 新东西不多,所以,京剧就演不过越剧、沪剧了。我认为老戏不要拿出来就演,首先要整理剧本,然后再经过导演排练,京剧一定要建立导演制,就是传统戏也要经过导演整理加工,再加上灯光、布景,加强艺术性,观众就会爱看了。最近,我看了北京京剧院演出的《三打陶三春》,很不错,尽管演员经验还不够丰富,但整个戏演出很完整,有新意。这是因为有导演的原故。

要挽救目前不景气的局面,  必须从领导解决问题。剧团内部要进行整顿,领导应该是内行,剧团的基层领导一定要开阔眼界, 事业心要强,要有理想和献身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把剧团领导起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