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34-创造意义,对抗虚无
最后一次课。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阐述了跟自己有关的规律,跟别人有关的规律,我们讲了想法有多么重要,我们看到的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背后都离不开我们主观的建构。最后我们回到了自己,回到生命的意义感。我们看到,无意义是今天一个普遍的主题,我们用各种方式来组织自己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来对抗虚无。
理解这些思想,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呢?
对我自己来说,很大的一个帮助是确认了自己是怎样的一个存在。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我们都是靠一些阶段性的目标活着的:小时候的目标就是长大, 好好学习,上课的时候盼着下课,盼着回家。回到家以后盼着把作业写完,可以看电视。小学盼中学,中学盼大学。大学的目标呢,是毕业以后找一份好工作。真的开始工作了,目标就更明确了。每年都有考核,每个季度都有 KPI 。同时,根据我们的年龄,我们还要考虑谈恋爱,结婚,买房,生孩子,把孩子养大……等等等等。这些目标,构成了我们每一刻奔忙的意义。所以每一刻我们都觉得,现在没有真正在活着。等到将来吧,等到我的目标实现以后。当然目标实现以后又会有新的目标。好像我们的意义感永远是在明天,而不是当下。
但是总会有一些时刻,我们会暂时性地停下来,想一想:「我」到底要做什么呢?可能是喝了一点酒,可能是年底了,大家聚在一起,从往常的生活序列里跳出来的时候,就会有点恍惚,看着眼前忙忙碌碌,走马灯一样的生活,我们开始想,这些事情是非做不可的吗?它们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到底在哪里? 如果你开始思考这些问题了,这门课应该对你多少有一点帮助。
理论
这种感觉是一种什么感觉呢?它是一种广义的,深层次的,孤独感。 在存在主义心理学中有一种描述,叫存在孤独。 我们对孤独都不陌生。欧文亚隆把孤独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最表面的层次叫做「人际孤独」:其实也就是独处,跟别人有距离,没什么朋友之类的。 第二个层次是「心理孤独」:朋友很多,但是心里感受不到联结。表面看上去是很热闹的,心里很冷。因为心里压抑了很多欲望和情感,避免可能遭受的伤害,所以存在着分裂感,在人际情境中体验不到正常的快乐,感到孤独。
第三个层次就是「存在孤独」了。它说的是:个人与任何其他生命之间存在着的「无法跨越的鸿沟」。一个人不是没有朋友,他也不是体验不到对这些人的情感,这些都有。我们照样可以说说笑笑,我喜欢他,我也知道他喜欢我,但在我心里一个很深的地方,我知道我们在本质上仍然是两个无法融合的个体。我还是我,我的生命还是我的生命,走向生命终点的路上,最终是我一个人。
如果用父母家人打比方的话,一个人说,我是为了我的孩子而活的。这是我生命的意义。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讲过,这是他赋予意义的一种方式。那么他会不会怀疑这种意义呢?也许当他老去的时候,他发现孩子有很多自己的事情要忙,他就会说:唉,你看把孩子养大了,一年到头可能只有几天的时间可以回家陪我,他也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了。我呢,我老了,我一个人在死去,我和我最重要的人——就是孩子——我们的生命是走向不同方向的。那时候会很孤独。所以存在孤独不只是心理上的一个感受,也是我们作为生命个体的一个基本事实。
我就是我,没有人的生命跟我是重合的。我是宇宙中一个独特的存在。 虽然是一个渺小的,微不足道的一颗灰尘。但也是独特的存在。 我今年组织了一个项目,叫「人生实验室」。它是借鉴团体咨询的形式,几十人一起参加的一场小型深度体验。最基本的理念就是,把它变成人生的一个缩影。在这里没有一个所谓的目标或者指导,你就是你自己,怎么样都可以。 我们就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开始很多人是很慌的。他们说:我们来这里,到底是干什么的呢?你们能不能明确地解释一下,目的是什么?
我们说:发现你自己,就这一个目的。 他们说:不懂,那到底要做什么呢? 我们说:你想做什么,你都可以去尝试。 他们说:那是什么意思呢?那你们想让我干嘛呢?
这其实就是生活的一个隐喻。大家来到这个世界上,其实是很绝望的,很绝望地想寻找一个目的,一个人或者一个神告诉自己:来这里是干嘛的。 我们一直在说,人是为自己而活的。话是这么说,但我们真的有多少时间可以说是为自己而活呢。每天上班,是为 KPI 而活,今年的 KPI 达成了,明年的 KPI 又翻番了。下了班要加班,要陪客户,要带孩子去各种兴趣班,好不容易回到家休息一下,还时不时地盯一眼手机,看看有没有错过什么消息…… 对不对?我们都在过这样的生活。
我们不想活得这么累,但我们想没想过,如果给你自由呢?如果没有人为你做主,什么都可以让你自己选择,那是什么样的生活,你想不想要? 某种意义上,我们这门课就在做这件事。
阐释
还记得我们做过一个练习,我们让你把生活想象成一个角色扮演游戏,不时地会弹出一个选择框,在那些你以为没有选择的地方停一下,然后问你:你选择继续还是换一种选择。这个游戏背后的逻辑,是一个很大的解放。它不是只在你觉得有选择的时候,才跳出来问你。它可以在任何时候跳出来问你。
你在上班,你收拾你的工位,你想着明天你还会在这里,一个月以后也在这里,过完年你还会回到这里。这是非常正常的,波澜不惊的生活。但是那个选择框是可以跳出来的,问:你要不要现在辞职?——有毛病吧,干嘛问这种问题?你就选「不要」,我工作得好好的。你不觉得这时候需要做出任何选择,你继续坐到工位上。但你知道吗?就在刚才,你已经做出了一个选择。
你不觉得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选择吗?
如果你是一个旁观者,你在观察一个人做选择题,如果这个选择换一种方式,说:「有两份工作,你是想尝试另外一个工作的机会,还是选择原地不动?」你知道这就是一个正儿八经的,需要去承担责任的问题。如果他说,我选择原地不动,那他一定是权衡利弊,做了打算的,对吧?这就是他要负责的事情。 如果这份工作发展得不好,遇到了什么问题,前一种情况下,他可以说:「都怪这份工作」,或者说:「都怪我年轻的时候没眼光,选了一份没有前途的工作」,但是如果你听了这门课,你做过刚才那个选择,你就不能再说这个话了,你只能说:「这是我自己选的。我有十万个机会面临不同的选择,但是每一次,每一次我都义无反顾地选择原地不动,这就是我自己走出来的人生之路。」
各位,这就是自由。自由就是你知道只有你自己要承担这些。 有的人觉得自由很好,渴望自由。他们说的自由,就是放假了,可以一整天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做。同时我们很清楚,放完假还要回去上班,我们的绝大多数时间是被安排好的,这个假期也是被人家安排的。所以自由才那么美好。 可以尽情享受,就像是在监狱里放个风,透口气。
但真正的自由是什么呢?
是你在上班,但你知道你随时都可以回到家里,躺着,什么都不做。或者做任何一件让你高兴的事情。没有一个监狱,没有人真正意义上管着你。没有事情是你非做不可的。在人生实验室的人,他有希望有老师告诉我们,现在该上什么课了,现在请把手机关掉,现在请大家保持安静,听我讲。否则呢?否则我是要打电话还是要上课?是开口还是要保持沉默?是讨论这个还是那个?那时候自由就很可怕了。你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你不管做什么,都只能是你想做的。不管你身边有多少人,你每走一步都是你自己。你不走了,原地不动,也只有你自己。你向左还是向右走?你是飞翔还是堕落?
《肖申克的救赎》里的老布,在他终于离开监狱获得自由之后,选择了自杀。 所以自由是有重量的,这个重量,换一个词就是孤独。 所以存在孤独并不罕见,我们在生活常常会遇到。只是我们在逃避它,假装它不存在。我们骗自己说,我不自由,我想做的事情做不了。因为我们知道,当我们意识到自由的同时,我们就会恐慌和无助,我们知道自己有多孤独。 怎么办呢?一位存在主义哲学家,也是心理学家 Robert Hobson 说过:「成为人意味着孤独。一个人的成长,意味着探索新的安住于孤独的模式。」 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找到一个新的模式。
在存在主义心理学看来,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勇气,在于你是不是能够接纳真正的孤独,作为人生基本的底色和背景。你是否有承受它的勇气?你越是勇敢,越是能够真正地爱别人。而不是为了消除孤独,被迫去和别人建立联结。 欧文亚隆把它叫做「成熟的爱」。
它是我们面对生命真相的一种态度。在我们这门课程的最后,我希望借着亚隆的论述,向大家介绍这种态度,它不一定是终极的答案,但它是追寻答案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也可能是我们找到各自答案的途径。我觉得是有价值的。 它可以被总结为三个方面:
第一,以无所求的方式去建立一段关系。 它强调的是,我们跟别人建立联结,不只是为了索取和交易。当然有这个部分,但如果我们只从这个角度出发,就无法回答生命的意义问题。 我们做事情是为了和别人交换,同时也是为了我们自己。
它最终会变成我们的一部分。在人生实验室里,我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一种结束,一些人会说:我理解我现在要做什么了。不是因为我必须做什么,而是因为我想这么做,这就是我,我就是做这件事情的。他可能会去照顾别人,也可能试图去解决一个问题,他可能成为一个建设者,也可能是一个挑战者,他以这样的一个方式确认他在团体当中的位置。就像在生活当中有的人砍木头,有的人做铅笔,还有的人开文具店卖铅笔一样,不只是为了交易,也是找到一个位置。
我们最终的意义,是靠自己做的事建立起来的。 而如果总是在想:「我做这些事情,能得到他什么回报?」如果把这种想法变成一段关系的根基,那我们就很容易觉得失望。觉得是在为别人而活。 真实的关系和爱一样,本质是无所求的,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回报。但这些回报并不是关系产生的动机,它们不是被求得的,而是成熟的爱自然产生的。
第二方面,是充分地呈现自己。 我们一直在说,看到一个人,同时也让那个人看到自己。 真正的看到,是很奢侈的。海德格尔提到了两种不同模式的关爱或者「关怀」,一个人可以直接进入另一个人的世界,减轻另一个人面对存在的焦虑,这是我们说的投射,把自己的态度和意见加在另一个人身上,所谓看到的另一个人,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己的幻想。另外一种方式是呈现,是把自己放到另一个人的前方,通过让对方如实地看到自己的存在处境,来「解放」对方。
某种意义上也是解放自己。
我们有时候很怕这一点。即使是对亲密的爱人,我们有一些感受是要藏起来的。对一个小孩子来说,他不敢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其实他不想上学,他知道这是不正确的,说出来是不可以被接受的。但他不知道为什么不可以被接受。就好像他身上天然存在于某种恶劣的,不合法的东西。——长大以后,我们可能也不敢告诉身边的人:我是软弱的,或者我有的时候是愤怒的,我会有一些阴暗的想法,我会害怕一段关系,或者,最本质上,我跟你期待的我是不一样的。
也许可以试着说出来。说一点点。哪怕它是错的,至少它是真的。真正的了解,是依照对方本来的样子去了解,我们才可能摆脱一种工具性的存在,每一个人以完整、丰富的生命个体呈现在对方面前,才会构成圆满的对话和关系。
最后一个方面,是彼此分享孤独,从而缓解孤独。 孤独其实是没办法消灭的东西。 我们说意义感来自于联结,它可能会造成一个错觉,就是只要我们跟别人建立了关系,我们就可以不孤独了。如果这样想,就会忍不住想要占有别人,就会无时无刻不想在对方身上,通过这段关系来消灭孤独。那就是一种吞噬。 心理学家认为好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是要以保存人的完整和个体性为前提的。两个人越独立,越是能各自成为自我,才越可能建立好的关系。
在成熟的爱里,我们承认了孤独是个体的生存事实。我们在尊重彼此独立的前提之下,依然相信两个孤独的人,可以通过“分享孤独感”来缓解孤独。 关于这一点,欧文亚隆打过一个比方,他说:我们都是在黑暗海洋上行驶的孤独船只。我们可以看到其他船上的灯光,虽然我们无法碰触到这些船,但是它们的存在,以及处境的相似,给我们提供了莫大的安慰。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全然孤独和无助。但是如果我们走出自己的封闭空间,发现他人在同样的孤独和恐惧中,我们对孤独的恐惧就会转为对他人的共鸣,使我们不再那样惊慌。
所以我们才说「找到一个新的,安住于孤独的模式」。通过信仰,通过与别人的关系,它的意义在于安住。但是成为自我的恐惧,是没有办法被解决的。我们是宇宙中渺小的微尘,只占据很小的空间和时间,它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无论你接不接受这一点,它都是一个事实。
练习
好了,到了课程最后了,我们来做一个练习。 还记得在第一节课上做的练习吗?我们回答了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来干什么?不知道你还能不能找到你的答案,最好能回头看一看。 这一刻在你重新面对这三个问题的时候,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接下来,我想请你画一条线。代表你的生命。 这条线的起点,也许是从你的爸爸妈妈打算要一个孩子,就已经开始了。也许你不确定他们那时候是怎么想的,但你可以猜测,那时候他们对你有怎样的期待。他们会希望你健康,希望你成才,甚至是光宗耀祖,或者至少给他们养老送终。我不确定,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请你把那个年代写在这条线的起点。
然后写下那时候你所背负的期待,那是你存在的起点。 接下来呢?请你在这条线上标记住 2018 年,你现在的年龄,在它右边,是无限延伸的未来。在它左边,请你标记出不同的年代,特别是对你有意义的一些年份。你第一次上学,第一次有自己的思想,第一次离开家,毕业找工作,成家立业,等等等等。也许有5个点,也许有 10 个点,也许每年都不一样。 现在,请你从左往右,依次回到每个不同的时间点,梳理你的人生: 比如第一个点,也许是你 6 岁,第一次上学。在这里,请你在线条的上半部分,写下别人对你有哪些期待。这里的别人,可能主要是父母,还有老师,也许还有爷爷奶奶。他们在那个时候,对于那样的一个你,期待一些什么?
在线条的下半部分,请你写下:那个时候你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兴趣的事,你的心愿,你的梦想?或者,你只是想做一个听话的孩子。 但是请你不要写:我没有想做的事情。不要用否定句,我不想做什么。把它变成肯定句。如果你不想学习,那么你想做什么呢?是在家睡觉,还是跟别人玩耍,还是上网打游戏?如果你真的,真的什么都不想做。你就写:我想什么都不做。——注意这个句式,它依然是一个肯定句:我想什么都不做。
写完之后,整理一下心情,去下一个点。 同样地,也是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是别人,下半部分是自己。你可能会发现别人对你的期待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对你有期待的人也越来越多。不着急,慢慢写,一个一个地写。凡是你觉得重要的,有意义,都把它写下来。 最后,从左到右,写到现在。你就有了一条生命发展的线索。
好好看一看。给自己一点时间,然后重新回到那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来干什么?你会有一些新的想法,看一看你有什么样的想法? 我们的课程就停在这里。你可能会有点诧异:后面呢?我这个线条只写了一半,我今天以后写什么?我将来要做什么样的事?我跟谁在一起?谁会是我最重要的人?我不知道。我没有办法进入你的生命,指导你。我们能一起做的,就只是分享此时此地我们的存在。接下来我要做什么?我跟你一样茫然。
但是有这一刻的分享,也许我们会多一点点的勇气。我们可以放下一些以为自己非承担不可的东西,意识到我们的自由。这一刻,我们做什么都可以。 谢谢大家,再见。
笔记20-34来自《丧后即燃:李松蔚认知升级 16 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