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器下垂如不是气虚下陷,补中益气不可通治

经方派

首先要说的是补中益气汤的主治范围,东垣用于饮食劳倦,阴火上乘,此方遵“劳者温之,损者温之”之旨,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即甘温除大热。

对补中益气汤,我们惯常用于气虚下陷的各种病证,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直肠脱出等各种脏器下垂,该方用于此类疾病,属气虚下陷的证型,是经得起检验和重复的。但是要清醒地认识到,并不是所有西医诊断的脏器下垂,都是中医学的气虚下陷,不能把脏器下垂想当然地等同于气虚下陷、升举无力,脏器下垂只是一个结果和现象,气虚不举是病机,但却只是众多因素的其中之一。

临床看到了这样一个病例:

某妇,西医诊断为胃下垂,证见胃胀、打嗝,辨为中焦寒热错杂,脾胃升降紊乱,予半夏泻心汤加厚朴,服之疗效颇好。后患者听人说胃下垂要服补中益气丸升提胃脏,想当然地认为陷者举之,孰料服后病反加剧,再服半夏泻心汤方愈。

●体会:中医学中的陷者举之,是指病机上的气虚下陷,而不是证候表现上的下垂、坠陷等,若证候表现为下陷,但病机为实,不可用升补法。

那么如何才能判断脏器下垂的患者是否适合补中益气汤呢?可以靠以下脉象判断。

1.脉弱

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提到“脉洪大”,在《脾胃论》提到“脉洪”,在《医学发明》也提到“脉洪大”“脉洪”,补中益气汤在东垣诸书中,以治饮食劳倦、阴火上冲为主,脉“洪”应是阴火的表现,“洪”虽滔滔满指,但来盛去衰,内伤虚损已见端倪。所谓大,是大而无制,气失内敛,表现在脉象上就是,脉体边界模糊不清,脉体显得大而散,这一点对比边界清晰的弦脉就比较容易理解。弦脉如长竿,如琴弦,脉体管壁的边界在指下非常容易触及;大脉则相反,脉气散漫无形,推揉找寻,没有脉道管壁的清晰界限。弦脉主气郁于内,大脉则主气散于外,故大则病进,大则气虚。但是我们临床上更多见的脉象是脉弱,按之力不足,寻之不满位。

2.寸脉弱于关、尺

寸、关、尺的脉气体现了元气的升降运动,也是元气在上、中、下位置的分布状态。补中益气汤升阳举陷,从气机运动看,是气陷于下;从元气分布对比看,相对来说是下实上虚,所以应以寸脉弱于关、尺为是,反之,关、尺脉弱于寸脉,尤其是尺脉微弱,则要慎用补中益气汤。门纯德先生曾言,补中益气汤并非所有气虚证都适合,尤其是尺脉弱者尤不宜。补中益气汤升举中气,尺脉弱乃肾气不足,根本虚弱,蒸腾无力,中气虽见虚状,本非中虚,实乃下焦动气不足,此时用补中益气汤升散,非但治不得法,反会更虚其下。

2011 年11 月14 日,一女患者56 岁,素体肾阳不足,平时畏寒,易外感,脉长期沉弱。近日听人推荐,自购补中益气丸服用以增强免疫力,结果不但没有振奋精神,反更出现气虚乏力,腰痛,小腹坠胀,小便便意频繁却溲出甚少等症,我嘱其停服补中益气丸,未予处方。2 天诸症消失。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曰:“此为清阳下陷者言之,非为下虚而清阳不升者言之也。倘人之两尺虚微者,或者肾中水竭,或者命门火衰,若再一升提,则如大木将摇而拔其本也。”至诚之言也。

3.右脉弱于左脉

笔者强调右脉弱于左脉,首先是源于临床所见。

何某,女,60 岁。病眩晕眼花,于2015 年9 月10 日初诊,予天麻、半夏、泽泻、石决明、菊花、白芷、蒺藜等,3 剂,无效。

9 月14 日二诊:从瘀血论治,予桂枝茯苓丸加天麻、蒺藜、川芎等,3 剂,仍无效。

9 月17 日三诊:细诊其脉,右关尺尚可,但寸部不满,重按无力;左关脉沉,但滑有力,略数。以脉论之,脾虚下陷,兼肝热郁冲,清气虚而不升,痰热郁而上逆,眩晕是两者共同所致,看似升降相反,但确实同时存在。予:黄芪30g,党参10g,白术20g,茯苓20g,天麻20g,刺蒺藜20g,升麻6g,柴胡6g,当归10g,川芎6g,半夏9g,3 剂。

9 月21 日四诊:述眩晕十去八九,续进。

印象较深的还有一例,也是眩晕,右脉沉弱,寸部不满,左脉弦滑略数,先予补中益气汤不效,复予天麻钩藤饮仍不效,后来两方合用而愈。这例病案似乎还在上述病例之前,从那时起,我便开始留意这种病机升降相反的情况,发现并不少见。临床证候复杂多变,寒热可以兼见,升降可以并存,实事求是,观其脉证,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可从中进一步认识补中益气汤的脉象。

李东垣著作中,几处妙论补中益气汤,均引用了《素问·经脉别论》这段名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众所周知,这段话论述的是人体内津液生成、转输、敷布、排泄的过程,李东垣却把它作为升阳举陷的补中益气汤的理论指导,很有意思,也值得深究。我们知道,气为津血之帅,津液的运行是以气化为导向,经文本论津液运行,实应看到背后的气化推动,所以我们看到的是:首先,胃气散津。这里再次强调,胃不只是主通降、传化物,相反,胃最主要的和最首要的功能,是作为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散气溢津,并上输于脾,故胃以升散为前提,否则后续的脾散精、肺通调都无从谈起。所以,东垣说:“脾胃一虚,肺气先绝……胃中清气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黄芪、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升,能补卫气之散解,而实其表也。”这和我们以为的升麻升脾气、柴胡升肝气不同,整个补中益气汤的理论,说的都是胃散溢津气,上达于脾,再上归于肺,阐述的是胃、脾、肺的上行气化,胃、脾、肺脉气应于右,气化上行如何,则宜寸、关、尺上下对比。

所以,笔者的看法是,补中益气汤的脉应是右寸脉虚,弱于关、尺。

本文本文摘自《医门初窥2——临证心得与失验反思》

你也可能感兴趣

  • 补中益气汤合乙字汤治疗痔疮
  • 盗汗因于气虚阴火 当归六黄汤浅识
  • 补中益气汤方药、剂量、加减法
  • 补中益气汤治疗持续低烧医案
  • 头痒的同病异治
  • 补中益气汤和小建中汤可以相互替代吗?
  • 重新认识补中益气汤
  • 补中益气汤治疗荨麻疹
  • 补中益气汤方证中的发热和头痛
打赏赞(1)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