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访谈 | 对话GeoHealth主编Gabriel Filippel...
GeoHealth是一本跨学科、完全开放获取出版的期刊,在地球与环境科学以及健康科学的交叉领域发表高质量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评论文章。
根据最新发布的2020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CR),GeoHealth首个影响因子为3.66。
“气候变化、人口爆炸、资源匮乏和全球不平等正在对地球上的可持续生活构成巨大压力,同时也在挑战我们保障人类健康的能力。GeoHealth发表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引导我们迈向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未来。”
- 引自GeoHealth主编 Gabriel Filippelli
期刊主页:
主编介绍:
Gabriel Filippelli是印第安纳大学-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联合分校(IUPUI)的地球科学教授兼城市健康中心主任。他撰写并讲授一系列课题,包括气候变化、人类健康和科学政策。Filippelli教授现担任AGU(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开放获取期刊GeoHealth主编。
访谈内容
Q:作为主编,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该期刊并分享您对该期刊的个人愿景?
A:GeoHealth于2017年推出,是美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一本专门研究环境过程与人类健康交叉领域的期刊。我们面临着日益增加的环境和人类福祉的多重全球压力,包括气候变化、残留物污染问题、水资源与水污染压力、空气质量问题以及人类活动对 COVID-19 等大流行病出现的影响。GeoHealth是一个发表直接影响环境和人类健康的研究的地方,旨在建立一个更加可持续的全球系统。
Q:您对来自中国的投稿作者有何建议?
A:作为重要的科研大国之一,中国在环境过程、公共卫生、建筑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等领域拥有一批顶尖的研究人员。在 2019 年北京论坛上,我曾现场听取了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方面的前沿研究,并且,多年来,我本人也参与了多所中国大学的研究合作和访问。尽管GeoHealth是一本新期刊,但其理念是支持中国正在进行的大量研究项目的基础,也为中国学者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对新一代学者进行必要的培训,在地球科学和人类健康科学之间架起重要的桥梁。
Q:期刊送审文章然后接受的标准是什么?
A:期刊欢迎涉及各种主题的投稿,我们的编辑拥有空气质量、水质、采矿和与矿有关的污染、公共卫生、气候变化、遥感和疾病传播方面的专业知识。作为主编,我会对所有新投稿进行初审,主要看提交的论文是否符合该期刊的使命、数据看起来是否足以支持研究的结果和结论,以及稿件本身的格式和书写方式是否正确。在初审时,我确实会拒掉一些稿件,并且通常会提供一些改进意见。如果我认为投稿合适,并且有可能被接收,我会将其分配给合适的专业编辑,并由其发送给外部专家进行评审。评审后,可能会建议对论文进行修改(重大或轻微修改,视评审意见而定)或拒稿。如果建议进行修改,作者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通常会在做出最终决定之前将论文再次送审。
Q:期刊的处理速度如何?
A:期刊处理投稿的速度相当快,通常会在投稿后 2-5 周内做出第一个决定。
Q:在期刊所涵盖的主题中,您认为最有趣的研究领域在哪里?
A:当然,首先 COVID-19相关研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们有一个专题特刊,收录这方面的论文。其他主题没有(COVID-19)大流行病那么紧迫,但也依然具有全球重要性,包括气候变化和健康方面的气候预测、城市健康、“自然灾害”和预警技术、减轻和整治污染的先进方法、空气微粒化学和肺部健康、传染病遥感技术、气候变化条件下的食物获取和供应、火灾对公共健康的影响、对环境污染物的先进感测技术、食物系统的可持续性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口数量和我们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我们所在的星球资源有限——我们需要致力于在可持续性与人类福祉之间建立适当平衡的研究。
Q:您如何看待影响因子等期刊指标?
A:关于期刊的影响因子已经有很多讨论,主要是由大学和资助机构发起的,他们希望有一个统一的数字标准来评估研究人员。我个人在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上发表过文章,但实际上我被阅读最广泛和最具影响力的文章却出现在常规期刊上。所以,很显然,我不会对影响因子顾虑太多,但我理解有些机构会比较重视影响因子。作为新期刊,GeoHealth将在今年获得第一个影响因子。我们已经被PubMed Central检索,我认为这是一个更重要的荣誉,并且我们在 2019 年赢得了重要的出版商奖——一位奖项评审员告诉我,他们被期刊“震撼”了,因为它确实致力于以易理解的方式发表重要而有用的研究成果。最后,我最自豪的是我们的论文获得的特有的 Altmetric 评分。这个评分是根据一篇论文在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上传播的广泛程度来计算的——GeoHealth在此方面远远超过了其他 AGU 期刊,这意味着我们确实对社会产生了影响,而不仅仅是对其他研究人员产生了影响。
转载本文请注明本文来自Wiley中国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2310-1240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