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经典器型:精美小巧的“壁瓶”让您一次欣赏到累
一、壁瓶的由来
壁瓶又称轿瓶,是正常圆形或方形瓷器“半份”的造型,陈设的时候一般是挂着的,所以后壁为平板形,没有施釉等装饰,烧制时后背一般还预留有挂孔,以便将其固定在墙壁或床榻、轿子的内柱上。台北故宫的统称为“轿瓶”,但根据壁瓶的丰富用途,我还是觉得我们“壁瓶”的说法比较贴切。
壁瓶其实是一个小众的瓷器器型,但器型和工艺却很丰富多样,几乎常规的瓷器器型都可以做成壁瓶,工艺也与常规瓷器一样丰富、精美。这些小巧的壁瓶在皇家,主要是被放置在空间狭小的地方。最著名的一景,就是养心殿西暖阁三希堂的东墙上,集中挂满了精美的壁瓶,非常有视觉冲击,令人过目不忘,牢记了“壁瓶”的存在。
常言“无瓷不雅”,在狭小的空间也能通过精美瓷器的展现,使休憩或旅途空间变得雅致,达到怡情养心氛围可以随行的目的,壁瓶是当仁不让的佳品。
根据耿宝昌先生《明清瓷器鉴定》一书记载,壁瓶造型最早出现在明代万历时期。万历十九年的《遵生八笺》一书记载有“四时插花,人作花伴,清芬满床,卧之神爽意快,冬夏两可”,表达了当时文人对壁瓶的喜爱。下图,明万历 五彩云凤纹葫芦式壁瓶,经典的万历风格
到了清代,尤其是乾隆、嘉庆年间,壁瓶更是在皇宫中成为多处的陈设。乾隆皇帝就非常钟爱壁瓶,还曾经专门为壁瓶题了诗:“官汝称名品,新瓶制更嘉。随行供啸咏,沿路撷芳华。挂处轻车称,簪来野卉斜。红尘安得近,香籁度帷纱。”描述了壁瓶伴随着乾隆皇帝出行,在车轿行进的路上供他消遣。乾隆时期,壁瓶的烧造数量和烧制工艺都达到了巅峰水平。
壁瓶在民间也是受到很多文人的喜好、爱,并有不少对壁瓶赞美的诗句:“蘅皋掇青藻,毡室伴清嘉”;“宿再朝烟与润,山花野卉常新”;“动洁路搴秀,静悬屋盎春”。只是民窑的远远不如官窑精美。
二、壁瓶的制作
别担心,壁瓶的传统制作方法没有失传。从古至今,壁瓶的制作基本都是全手工的“印坯”法。1、预先做出各种壁瓶造型的模具;2、将制作壁瓶的坯泥揉制成均匀平整的泥片,放到模具里,贴在模具内壁,塑成壁瓶的外型;3、再用泥浆把壁瓶的背板和底座与模具里的壁瓶主体粘合起来;4风干缩水后,模具里的壁瓶坯胎自然就脱模出来了;5、最后再按照通常瓷器绘制和烧制的工序进行。
当然,科技发展到今天,壁瓶完全可以像制作餐具一样批量化采用注浆方式高效生产,纹饰采用贴印花纹。我们这里是专门针对古陶瓷及匠人传统做法而言。
壁瓶的印坯成型如下图(如果是葫芦瓶完整器型的印模制作,就是两个半边模具拼合成一个立体葫芦瓶,如果是壁瓶,就用半个模具制作。)
三、皇家御窑壁瓶欣赏(我的壁瓶图库啊,您也可以作为资料收存)
1、故宫藏各种工艺壁瓶
2、分年代:清代乾隆时期各种壁瓶
3、分年代:清代嘉庆时期各种壁瓶
有时拍卖预展也会有个别精美的御窑壁瓶或民窑壁瓶上拍,因为本人水平有限,没把握认定,因此没收入本文共享给大家。此文图片均为两岸故宫藏壁瓶,“御窑”之实基本确保。
欣赏壁瓶至此,不仅是养眼,也许还能为您的设计创意和生活布置提供一些跨界和扩展的思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