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上达至于道——《论语》悟读【349】
君子上达至于道,小人下达至于物。
《论语》第十四篇第二十三章:
【原文】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上达于道,小人下达于器。”
【悟读】
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
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这是曾国藩的一副对联。顺境和逆境、乐处和忧处,这是生活的两种状态,也是生活的一体两面。真正的君子洞察生活的真谛,从容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而小人则容易陷于生活的无边烦恼之中。
本章夫子明确强调,君子与小人的本质区别,在于“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本章的难点,在于对“上达和下达”的悟读。最简单明了的解释就是“君子向上走,小人往下走”;第二种解释是“君子追求积极向上,小人沉沦向下”;第三种解读是“上达于仁义,下达于财利”;深层的解读应该是“君子上达于道,小人下达于器”。
在追逐成功的路上,有的人追求的是眼前的地位和物质,有的人追求的是道义,看重的是“赢得身前身后名”。
真正的君子追求着远大的目标,崇高的理想,远离了功名利禄,向着道的方向前进;而世间小人往往缺乏人生的格局和做人的情趣,鼠目寸光,一生孜孜追求的是现实的物欲;道在上,物在下,故夫子曰“上达和下达”。
《庄子.秋水》载: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惠子当了梁相之后,担心庄子是想来取代他做相,“搜于国中三日三夜”,甚至有加害之意,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惠子的“小人下达”,其一是恐怕功名利禄的丢失;其二是对庄子的梧桐之志认知不清;反观庄子面对朋友的伤害正气凛然,显得志向远大,胸襟宽广,可谓是“君子上达”。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
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真正的君子,有着自己独立的追求,不汲汲于名利,他们明辨是非,他们风轻云淡,他们示弱自强,即“无往不平形于外,高山仰止蕴其内,空谷藏峰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