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苏记】眉山三苏祠:异禀多才(上)
关于眉山苏氏的历史谱系,苏洵在《嘉祐集》卷十三《族谱后录》中说:“苏氏之先,出于高阳。”而后他一路讲下来,之后谈到了唐代的苏味道:“其后至唐武后之世有味道者。味道圣历初为凤阁侍郎,以贬为眉州刺史,迁为益州长史,未行而卒。有子一人,不能归,遂家焉,自是眉始有苏氏。故眉之苏皆宗益州长史味道;赵郡之苏,皆宗并州刺史章;扶风之苏,皆宗平陵侯建;河南河内之苏,皆宗司寇忿生。而凡苏氏皆宗昆吾樊,昆吾樊宗祝融吴回。盖自昆吾樊至司寇忿生,自司寇忿生至平陵侯建,自平陵侯建至并州刺史章,自并州刺史章至益州长史味道,自益州长史味道至吾之高祖,其间世次皆不可纪。”
苏洵说,苏味道的祖籍原本在赵郡,他在唐武则天时期被贬为眉州刺史。之后又转任翼州刺史,然苏味道未成行而去世,他有一个儿子定居在了眉山,此人就成为了眉山苏氏之始迁祖。但是,从苏味道到苏洵的高祖之间经历了多少世,每一世分别为哪一位,因为族谱失载,苏洵称他也难以讲述清楚。
高速路眉山出口
从苏味道的儿子定居眉山后的两百多年,其后世有位叫苏泾者,此为眉山苏氏族谱中能连续记载的第一人,苏洵在《族谱后录》的下篇中谈到苏泾之子苏釿,苏釿就是苏洵的高祖,他有五个儿子,苏洵的曾祖是苏泾第五子,名苏祜。苏祜有六个儿子,其中一子名苏杲,其即苏洵的祖父。
关于苏杲的情况,苏洵在《族谱后录》下篇中引用其父苏序的所言:“吾父杲最好善,事父母极于孝,与兄弟笃于爱,与朋友笃于信,乡间之人无亲疏,皆爱敬之。娶朱氏,夫人事上甚孝谨而御下甚严。”
景区平面图
苏序说他父亲乐善好施,对父母极其孝顺,兄弟之间也很有爱,他对朋友很讲信用。从这些行为来看,苏杲完全符合儒家所讲求的各种美德。即便如此,苏杲并不迂腐,苏序又说道:“善治生,有余财。时蜀新破,其达官争弃其田宅以入觐。吾父独不肯取,曰:'吾恐累吾子。’终其身,田不满二顷,屋弊陋不葺也。好施舆,曰:'多财而不施,吾恐他人谋我。然施而使人知之,人将以我为好名。’是以施而尤恶使人知之。”
苏杲善于理财,但他不是守财奴,家有余财随即散尽,他不想给子孙留下坐享其成的财产。并且他认为乐善好施必有好报,但是他又认为做好事想留好名乃是一种不纯粹的做法,所以他喜欢悄悄地帮助他人。
代言人
苏杲的儿子苏序继承了父亲的美德,他同样喜欢乐善好施,苏洵在《族谱后录》中谈及其父时说:“先子少孤,喜为善而不好读书,晚乃为诗,能白道,敏捷立成。凡数十年得数千篇,上自朝廷郡邑之事,下至乡闾子孙畋渔治生之意,皆见于诗。”
苏序在年少之时父亲就去世了,可能是这个原因,虽然他继承了父亲为善的一面,然却不喜好读书,到其晚年突然喜欢作诗,他颇有诗才,几十年的时间写了几千篇诗作。其所写内容关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苏洵也承认其父所作之诗艺术成就一般,然其诗作却能表达出父亲的人生观。宋李廌在《济南先生诗友谈记》中引用了苏轼评论他祖父的一段话:
甚英伟,才气过人,虽不甚读书,而气量甚伟。顷年在乡里郊居,陸田不多,惟种粟,及以稻易粟,大仓储之,人莫晓其意。储之累年,凡至三四千石。会眉州大饥,太傅公即出所储,首族人,次外姻,次佃户,乡曲之贫者,次第与之,皆无凶岁之患。或曰:“公何必粟也?”“惟栗性坚能久,故可广储以待匮尔。”又绕宅皆种芋魁,所收极多,即及时多盖薪刍。野民乏食时,即用大甑蒸之,罗置门外,恣人取食之,赖以无饥焉。
古街牌坊
苏轼也说祖父虽不喜读书,但气量过人,最令苏轼佩服之处,乃是其祖父懂得未雨绸缪。苏序在自家的田地里种了许多粟,他还用稻米跟别人换粟,同时建起大仓库来储藏粟。乡人不知道他这么做的目的,苏序储存多年,竟然存下了三四千石的粟,后来赶上眉州发生了大饥荒,苏序拿出其所储藏的粟,分别送给族人亲戚以及佃户和乡亲们,使得这些人在饥荒之年没有饿死。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储藏这么多的粟来备荒,苏序解释说只有粟米耐储存,时间长了也不会发生霉变。他大量地储存粟,就是为了救荒之用。同时苏序还在住宅的周围种植了许多的芋魁,苏序把芋魁收藏起来,等到寒冬时用蒸笼把芋魁蒸熟,而后摆在家门外让人随便取食。
纱縠行街上的招幌
苏序有三个儿子,长子名苏澹,早逝,事迹无闻,次子名苏涣,三子为苏洵。苏涣在仁宗天圣二年考中进士,此乃眉山苏氏在宋代出的第一位进士,他的功成名就在当时的四川引起不小的轰动。曾巩在《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中说:
蜀自五代之乱,学者衰少,又安其乡里,皆不愿出仕。君独教其于涣受学,所以成就之者甚备。至涣以进士起家,蜀人荣之,意始大变,皆喜受学。及其后,眉之学者至千余人,盖自苏氏始。
麻将入门
此乃曾巩为苏序所作墓志铭,曾巩认为苏涣有此成就乃是苏序教育的结果,苏涣考取功名,所有四川人都以之为荣。自此之后,四川当地风气大变,有很多人开始刻苦学习以谋得功名,仅眉山一地就出了上千名好学之人。曾巩认为这都是受苏涣的影响。
可能是受其父之影响,苏洵在年轻时也不喜好读书,他在第一次《上欧阳内翰书》中自称:“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
网上购票
苏洵在25岁时突然喜欢上了读书,但他第一次应乡试却不幸落第,此事对他有很大刺激,他认为之前的所学只是浪费功夫,于是重新研读儒家经典,他非常喜欢读韩愈的文章。欧阳修在《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中说他:“益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得其精粹,涵蓄充溢,抑而不发。久之,慨然曰:可矣。由是下笔顷刻千言,其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盖其禀也厚,故发之迟;其志也悫,故得之精。”
苏洵自此之后闭门读书,他下了五六年的功夫,在此期间只是读书绝不作文,直到有一天,他认为读懂了文章之法,于是下笔千言立就。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厚积薄发。
正门对面的三苏纪念馆
当时苏洵娶眉山大理寺丞程文应之女为妻,程夫人知书达礼,在教育子女方面付出了不少的辛劳,她与苏洵成婚后先生的两个女儿都夭折了。这种情况不免令苏洵心中有急,后来他偶得一画像,方得两位名扬天下的儿子,苏洵在《题张仙画像》中写道:
洵尝于天圣庚午重九日至玉局观无碍子卦肆中见一画像,笔法清奇,云:乃张仙也,有祷必应。因解玉环易之。洵尝无嗣,每旦露香以告,逮数年乃得轼,又得辙,性皆嗜书。乃知真人急于接物,而无碍于之言不安矣。
文保牌
某天,苏洵到眉山城中玉局观道院去游览,观内有位叫无碍子的道士开了个卦摊,摊上挂着一幅画像,无碍子告诉苏洵说画像上的人是张仙,供奉张仙会有求必应。此画不免让苏洵心动,于是他就拿身上佩戴的玉环换回了这幅张仙像。
此后的数年,苏洵每天早晨都在张仙像前上香祷告,而后程夫人就生了苏轼,之后又生下了苏辙。兄弟二人都喜读书,这令苏洵十分高兴,他把功劳归在了张仙头上。
三苏祠入口
其实在苏轼出生之前,程夫人已经生了个男孩,可惜这位长男不久就夭折了。转年,程夫人又生一女儿,此女就是后来嫁于程之才的八娘。在八娘之后生出的儿子方是苏轼和苏辙。
苏轼出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他出生在眉山县苏氏纱縠行故里。民国版《眉山县志》卷五载:“刘鸿典记云:眉城纱縠行有三苏祠,旧相传为三苏故宅,而州西七十里有拨股祠,亦相传为三苏故宅。说者谓三苏父子皆生于拨股祠,既乃迁于纱縠行,理合然也。”
疫情管控
由此可知,苏轼在眉山至少有两个故居,其中之一在纱縠行,此处有三苏祠,历史传说三苏祠就是根据三苏故宅改建而成,这里就是苏轼的出生地。
黄葛树
2021年5月11日,我乘阿忠之车从成都前往眉山县,今日天有薄云,闷热感颇强,很担心下雨。到达眉山时渐渐有了凉风,驶入眉山城区后,密密的楼房,拥挤的街道又让人感到一身的燥热。跟着导航来到了三苏祠停车场,竟然占上了最后一个车位,瞬间感到燥热全无。
讲解
走出停车场,前面是长长的商品街,这已然是国内旅游景点的标配。每个店铺门前挂着的一排排的招晃倒是增添了不少热闹氛围。步行街的入口有一尊东坡像,后面的文字则是“共享宜居宜游示范城”的标语,用古人形象倒是不用付代言费,真是省钱的好办法。
第一进正堂
沿步行街走出两百余米,路边看到不少的麻将店,二十年前我到成都寻访时,看到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摆在人行便道的麻将摊,那时还没有禁鸣的规定,刺耳的喇叭声丝毫不影响打麻将人的专注,这份定力着实让人佩服。此程看到的打麻将者仍然很多,但基本改在了屋内,似乎也少了些烟火气。
文献一家
从门牌上看到这条街至今仍叫纱縠行,看到此名颇有亲切之感,三苏祠就处在纱縠行的中段。在此处买票必须报身份证号,我跟阿忠索要时,他问我里面是什么教,我向他解释这里不是教,只是古代名人的旧居。阿忠是马尔康人,他是藏族,有自己的信仰,他听闻我的解释之后同意与我一同入内。
祭三苏文
入口处仍需扫健康码戴口罩,刚一入院就看到了成队的游客,虽然五一长假已过,但这里仍然挡不住人们的旅游热情,于此看到一队穿着统一汉服的小学生,他们整齐地排着队听导游的讲解。我跟随此队蹭听了几分钟,感觉那位导游颇能深入浅出地讲解三苏的历史地位,只是她的所讲把很多史料搞混了。好在小学生们并不计较这些,他们瞪大眼睛望着导游,听得很入神,以至于让我有一种想去纠正导游口误的冲动。
苏洵像
大门的右侧有一棵古树,树下一块随形石上刻着“眉山第一树”,游客们排队在这里拍照,我也凑近端详,介绍牌上称这叫黄葛树,树龄已超过一千年。如此说来,三苏居住于此时,此树已存在,于是我不能免俗地站在树下请阿忠拍照一张我与此树的合影。我摸索着树身时,想象着东坡在此树下玩耍时的情形。
苏轼像
东坡是否喜欢黄葛树我不确定,按照他在一首诗题中的所言:“予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数万株,皆中梁柱矣。”东坡喜欢种松树,他自称亲手种过的松树达数万棵之多。这个数量有些惊人,但他在多首诗中谈到幼年时种松之事,然我在三苏祠内转了一大圈,未能找到他所种的松树。
苏辙像
进门后的第一进房屋应当是前厅,前厅内侧悬挂有“文献一家”匾。第二进院落则为三苏祠,祠内有三尊塑像,苏洵居中,苏轼、苏辙分居两侧。里面的介绍牌讲述着三苏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