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与我,不分明,文耕说字——吾
【吾,毛公鼎铭文】
弟子规有句: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这里说的是要回答自己的名字,不要说:我,或者吾。
不分明说的不是吾和我的意思,而是吾与我不比告知对方名字更直接。
回答我或者吾,人都不知道你是谁。
实际上,在古代汉语中,吾和我是同意的。
比如:
吾,我自称也。
——《说文》
吾,我也。
——《尔雅·释诂》
比说文解字更早的尔雅,吾就表示我了。
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吾”和“我”在语法上有别,吾不用于动词后作宾语,比如:
今者吾丧我。
——《庄子·齐物论》
【吾,石鼓文,书法字典】
人之间的交流,基本需要,一定需要人称代词,
在文献中,有不同字对应着不同人称,比如:
第一人称:吾,我,自,朕,孤,余,予等。
第二人称: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等。
第三人称:彼、其、之,它等,现代汉语又增加了他和她。
(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它的文章。)
通过文献比较,用作第一人称的字都有谦卑的含义。
【吾,战国文字】
战国时期的吾。
石鼓文上的吾,特别有意思。
属于形声字。而且有两个发音相同的部件。从辵,吾声,或午声。
吾,在战国时期的含义,已经明确人称代词的含义。(可参考尔雅中的解释)
可是,在同一时期的石鼓文中,为什么还偏偏加了辵部?
大家知道,石鼓文还是先秦秦国的文字。
这里面还是有一点点玄机的。
辵,吾,午,这三个部件含义都很深刻。
【吾,春秋时期文字,古文字类编】
辵:会意字,从行省,从止。表示行动。
辵,就是后来的走之底,即辶。从辶的字大部分都和形同相关。
比如:过,进,退,迎,逆,送,达等等。
吾:形声字,从口,五声。或会意字,从口,从五。
本意表示一种比较高级的和人相关的境界或者状态。
从五的字都和做学问相关。比如:学,教,觉,甚至和玄妙的周易相关,比如:爻。
从口的字,分情况,如果指的是人的口,那就和吃饭说话相关,如果指的是器物的口,那就和器物相关,如果是城墙的囗,那就和城邑相关。
显然,吾中的口,是人的口,那就是吃饭和说话。(食与言)
午:象形字,即生活中用到的工具——杵,当午用作表示时间的字后,在原字的基础上增加了形旁木,变成了杵,以保留午的原意。所以,如果午说的是杵的时候,是原意,象形字,如果说的是时间,那就属于假借字。
这三个有能量的字放在一起,背后的含义就是吾,即我。
综合理解吾:首先指的一个人,知道吃饭的而且会说话的人(从口),除了知道吃饭,说话,还知道学习,并且还有一个很高的追求(从五),做事能够掌握分寸,明白过了中午的太阳就要偏斜的规律(从午),在生活中,工作中还能够把这些对身体,对自然的感知践行出来的人(从辵)。
这个时候,说吾,能够对应的上,也能够和字相应。如果不能做到,则不配用吾做第一人称。也接不到祖先留给我们的智慧。
【吾,不同书体书法】
这个时候,我们再来看看道德经中如何使用吾的。
吾不知谁子?象帝之先。
道德经,第四章
吾所以有大患,为我有身,及我无身,吾有何患!故贵身于天下,若可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
道德经第十三章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尤其是第十三章,一句话中竟然同时用了吾和我。
都是第一人称,但是在老子心目中,这两个字的能量和含义显然不一样。
经过观察和比较,用吾的地方分几种情况:第一在发问(第四章还有其他几章,没有完全列出),第二在表明立场(第二十五章),或者表示做出一个抉择(第十三章和第四十九章)。用我的时候,则表示我和身体之间的关系(第十三章),显然,在老子心中,我偏重的是肉体或者物质层面,吾,除了身体层面物质层层面之外,强调更多的则是思想和意识层面,精神层面。如果一个人精神层面足够高,不就开悟了吗?
【吾,演变,汉典】
更多文献引用,大家可以比较一下我和我的含义区别:
《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楚辭·屈原·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孟子·公孫丑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唐·杜甫〈詠懷古蹟〉詩五首之二:「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在孟子那里,还直接把浩然正气和吾直接联系了起来。
更多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