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南越国时期装饰纹样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

摘要

文章以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文物上的装饰纹样为主要实物依据,应用文献梳理法、对比法等进行研究。通过对比满城汉墓等出土文物上的装饰纹样,从题材、构成、风格、工艺方面等归纳了纹样独特的艺术特征;通过查阅民俗学和社会学相关文献资料,归纳出纹样蕴含美好祝愿和生命观等文化内涵。研究装饰纹样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有助于人们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创新型元素,达到活态保护传统纹样的目的。

作者: 许西平1, 张延辉2, 孙恩乐3

作者简介: 许西平(1985-),女,讲师,主要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的教学及研究。

(1.东莞技师学院 商贸学院,广东 东莞 ;2.东莞纺织服装学校 服装科组,广东 东莞 ;3.广东工业大学 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 )

关键词:  装饰纹样;艺术特征;文化内涵;创新;保护

研究背景

南越国时期装饰纹样的研究主要是以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文物上的装饰纹样为主要实物依据,田野考察地点为南越王博物馆,馆中文物上大量的装饰纹样,映射了南越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艺术等因素,是对南越国时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此外,还梳理了国内外对南越王墓出土文物的文化和艺术研究。黄淼章[1]著的《南越国》、李权时[2]著的《岭南文化》、张荣芳等[3]著的《西汉南越王墓多元文化研究》;彭华[4]对纹样的应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高占盈[5]研究了文物的风格特征、文化源流、学术价值,对南越国的艺术品建立了艺术谱系;陈群[6]运用文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分析了玉器造型与纹样、用玉制度与政权、文化的关系等。通过文献梳理发现,虽然有很多关于装饰纹样的文献,但是没有完全整合出装饰纹样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在纹样的应用上,也多以纹样的表象为装饰目的,没有专门基于装饰纹样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相结合的应用文献。因此,在充分了解目前装饰纹样的研究和应用成果的前提下,使整个研究脉络更加清晰,为本文的研究价值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在国家大力支持文化自信的大环境下,对南越国时期装饰纹样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把握民族时代精神特质,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创新型元素,激活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中发挥艺术魅力,从而对传统文化进行活态保护。

南越国时期装饰纹样产生的背景概况

南越国时期文化在政治、制度、宗教、气候、地理环境等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区域文化,使得装饰纹样蕴含了中原、土著、海外异域等艺术特点,形成了多元文化融合的现象[7]。同时在南越王墓出土的金银器、玉器、青铜器、陶器、漆木器、绘画、建筑、服饰及其他艺术品等文物上,发现了大量不同题材的装饰纹样(表1),这与封建等级制度、政治寓意、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生活情景、生存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对不同文物上的不同题材装饰纹样汇总,可以掌握装饰纹样在南越国时期的应用对象及用途等。

表1 西汉南越王墓中不同类别文物中装饰纹样的名称

Tab.1 Names of decorative patterns in different types of cultural relics in the tomb of Nanyue King in Western Han dynasty

南越国时期装饰纹样的艺术特征

通过将南越王墓与满城汉墓出土文物上的纹样进行比较,发现南越王墓文物上的纹样题材出现了其他汉墓所未见的纹样类别,如熊噬虎尾、犀型纹等;纹样造型也有所不同,一是非常突出的边缘锋利特点,如双龙连体纹、游龙谷纹、龙凤谷纹中的动物,其嘴、爪、内外眼角处有像兵器一样的尖锐造型,可能与兵家思想有关;二是不对称的造型,多出现在单独使用的器物上,产生的原因是不受传统造型中礼、法的制约;三是多种造型叠加使用,如高足杯、双联涡纹璧中有杯加盘、壁加佩的叠加造型[8]。同时,从纹样、器型、工艺上看,涉及到楚、南越、吴越、齐鲁、匈奴、巴蜀、舶来等文化影响,这种多种文化并存的现象,在全国的汉墓中仅此一例。

2.1 题材的多样性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田野考察,发现动物、植物、几何、天象、人物是南越国时期装饰纹样的主要题材类型,纹样的题材多样、工艺表现生动,展现了南越古人独特的艺术创意和无限的智慧。

2.1.1 动物纹样

南越国时期装饰纹样中的动物纹样极为丰富,不同造型的龙纹15种、不同造型的凤纹7种、不同造型的虎纹4种、龙凤纹5种、龙虎纹3种,还包括方头兽、瑞兽、双面兽、马面兽、朱雀、犀牛等神兽纹;羊纹、牛纹、猪纹等家禽形象;鱼纹、鹦鹉纹、蝉纹、熊纹等野生动物形象(表2)[9]。

表2 南越国时期动物纹样分类及图例

Tab.2 Classification and illustration of animal patterns during Nanyue kingdom

续表2

width=749,height=420,dpi=110

2.1.2 植物纹样

在装饰纹样中,植物纹样包括谷纹、蒜头纹、禾穗纹、篦纹、蒲纹等(图1)[9],其中谷纹、禾穗纹、蒲纹、树叶纹、柿蒂纹等多用于玉器物的装饰,花纹、蒜头纹多用于金、银器装饰。

2.1.3 几何纹样

几何纹样包括弦纹、涡纹、绞索纹、曲尺纹、菱形、圆圈纹、堆珠纹、直线纹、戳印纹、绳纹、X纹样、山形纹样等(图2)[9]。这些纹样多来自古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带有神秘的宗教气息,多出现于陶瓷器上。

2.1.4 自然现象纹样

自然现象纹样包括太阳纹、云纹、雷纹、山字纹、火纹、水纹等(图3)[9],云纹、雷纹多出现在玉器品上,常常与龙、凤相配装饰,山字纹、火纹等装饰纹样多出现在铜器物上,水波纹样多出现在陶瓷器上等。

(a)树叶纹

(b)花纹

(c)柿蒂纹

(d)谷纹

(e)蒜头纹

(f)禾穗纹

(g)篦纹

(h)蒲纹

图1 南越国时期植物纹样分类及图例

Fig.1 Classification and illustration of plant patterns during Nanyue kingdom

(a)弦纹

(b)涡纹

(c)绞索纹

(d)曲尺纹

(e)菱形

(f)戳印纹

(g)圆圈纹

(h)堆珠纹

(j)绳纹

(k)X纹样

(i)直线纹

(l)

形纹样

图2 南越国时期几何纹样分类及图例

Fig.2 Classification and illustration of geometric patterns during Nanyue kingdom

(a)太阳纹

(b)云纹

(c)云雷纹

(d)山字纹

(e)火纹

(f)水波纹

图3 南越国时期自然现象纹样分类及图例

Fig.3 Classification and illustration of natural phenomenon patterns during Nanyue kingdom

2.1.5 人物纹样

南越国时期的人物活动装饰纹样,包括储酒桶上的羽人纹、跳舞的玉舞人纹、斗剑表演人物纹、祭祀的人操蛇纹等(图4)[9]。这些人物代表将军、战士、俘虏、舞姬、武人、巫师、仆人等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群,其活动反映了南越国时期经济、政治、宗教、社会、民生等现象。

(a)羽人纹样

(b)玉舞人纹样

(c)斗剑表演人物纹

(d)人操蛇

图4 南越国时期人物纹样分类及图例

Fig.4 Classification and illustrations of character patterns during Nanyue kingdom

2.2 造型的独特性

南越国时期装饰纹样独特的造型,不仅体现了南越国时期追求艺术的创新形式,还是一种政治寓意的表现,透露出统治者彰显身份地位的心理状态。

2.2.1 线条的锐利性

南越国时期装饰纹样中动物的嘴、爪、眼角处造型独特,具有锐利的线条装饰形状,这与统治者的喜好有很大关系。在古代,艺术的出现除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外,还要满足最高统治者的政治愿望,因此这些形状蕴含了权贵的震慑性寓意(图5)[9]。

2.2.2 构成形式的多变性

1)单独纹样。南越国时期装饰纹样中单独纹样分为对称式和不对称式两种形式(表3)[9],其中以不对称、多种造型叠加外形的单独纹样最为特色,如花叶纹、犀形纹、兽首衔玉璧、错金银虎节纹、龙凤纹牌形等。纹样主要以点、线、面为构成元素,通过形式美法则组合在一起,具有主题突出、穿插自如、形象舒展优美、风格灵活多变、运动感强的特点。

图5 装饰纹样内部锋利形状

Fig.5 Sharp shapes inside decorative patterns

表3 南越国时期单独装饰纹样分类及图例

Tab.3 Classification and illustrations of single decorative patterns during Nanyue kingdom

2)适合纹样。南越国时期装饰纹样中,适合纹样结构造型较多,以圆形轮廓最多,多用于玉器上(表4)[9]。适合纹样是指将经过艺术处理的纹样组织在轮廓线以内的形式,整体严谨、实行。

3)连续纹样。连续纹样是将一个单位纹样循环所产生的纹样,包括向上、下、左、右二个或者四个方向排列连续出现,在南越国时期的玉器、铜器、陶器等器物上都有出现连续纹样装饰,具有节奏均匀、韵律统一、整体感强的艺术特点。按照基本骨式变化,二方连续纹样可以分为散点式、波线式、折线式、几何连缀式、综台式等,四方连续纹样可以分为散点式、连缀式、重叠式(表5)[9]等。

2.3 风格的多元化

2.3.1 先秦和西汉时期风格

1)对比。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南越王墓出土了大量具有中原文化特点的文物,但南越国装饰艺术文化也不是全部照搬中原文化,对比同时期建造的满城汉墓出土的文物,在文物装饰艺术上有相同之处,也有一些不同之处。以装饰玉为例,南越王墓装饰玉纹样多有楚式风格,保留战国遗风,而满城汉墓中多为西汉中期新玉器风格(表6)[10]。

表4 南越国时期适合装饰纹样分类及图例

Tab.4 Classification and illustrations of suitable decorative patterns during Nanyue kingdom

表5 南越国时期连续装饰纹样分类及图例

Tab.5 Classification and illustrations of continuous decorative patterns during Nanyue kingdom

表6 南越王墓与满城汉墓装饰玉纹样的文化差异

Tab.6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decorative jade patterns unearthed from the tomb of Nanyue King and Mancheng Han tomb

2)同化。南越王墓出土的装饰玉器具有楚式风格,原因是南越国与战国时期的楚国属于邻国,同为越族的原始居民,互相往来,玉器通过贸易流入南越。同时在中原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等影响下,装饰纹样上也有中原历朝历代的文化艺术特点(表7)[10]。

表7 先秦和西汉玉器纹样分类及图例

Tab.7 Classification and illustrations of jade ware patterns in the pre-Qin period and Western Han dynasty

2.3.2 匈奴、巴蜀、吴越、齐鲁、舶来文化等风格

除了具有先秦和西汉文化的玉器纹样外,还有匈奴文化的双羊牌饰、羊头纹杏形金叶纹样的金器,巴蜀文化的铜鍪,吴越文化的蟠螭纹铜鉴,齐鲁文化的带托铜镜,舶来文化的西亚裂瓣纹银盒等(图6)[10]。

2.4 工艺的精美化

南越国时期装饰纹样的工艺有多种雕刻技法,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圆雕、双面透雕等雕刻技法(表8)[10]。这些不同雕刻工艺的技法,呈现出精美而形象的视觉效果,使纹样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展现了工匠们高超的工艺技法和丰富的想象力。在应用时,可以通过数码印花、刺绣、激光烧花等现代工艺,将这些雕刻工艺的视觉效果创新到现代产品中,使装饰纹样的视觉效果既有原型的复古感,又有现代工艺的质感,能使产品整体效果更加有层次感。

南越国时期装饰纹样的文化内涵

3.1 吉祥瑞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部分纹样都有吉祥瑞兆的寓意,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美好的祝愿。尤其龙和凤的形象,在古代具有崇高的地位。南越国时期,龙纹样出现在建筑、装饰品、生活器物等各个方面,一是对南越国时期等级制度的体现,二是代表吉祥的寓意。装饰纹样也受到楚国文化的影响[11],出现了大量凤纹,凤代表了极大的祥瑞之兆,是至真、至善、至美的体现[12]。同时凤纹和龙纹组合的装饰纹样也极多,蕴含祥瑞、龙凤呈祥、龙凤双喜等文化内涵。其次就是与龙有直属关系的纹样,如螭虎纹、蟠螭纹,与饕鬄统称为神兽纹,常与云纹同时出现,在出土的金器、玉器、铜器、漆器、陶器上等都有出现过,寓意神武、吉祥、力量、权势。除了上述纹样外,还有羊纹,因它谐音“祥”,羊的个性来衬托事物,象征事物美好、吉祥、善良[12];还有柿蒂纹中的“柿”因谐音“事”,借喻事事如意的寓意[13]。古人不仅祈福保佑人或事顺利、平安,还会祈祷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14],如谷纹、禾穗纹、蓖纹、火纹就蕴含此寓意[15]。

图6 不同文化风格的器物

Fig.6 Artifacts with differen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表8 南越国时期装饰纹样雕刻技法

Tab.8 Carving technique of decorative patterns during Nanyue kingdom

3.2 生生不息

龟纹、鱼纹、太阳纹等蕴含生生不息的文化内涵,既是对生命长寿的渴望,又是对生殖繁育的向往。在南越国时期,龟纹出现在鎏金铜牌饰中,龟常被用于比喻长寿[16],与龙相结合,具有尊贵、长寿、祥瑞之意;除了长寿外,古人还特别重视生殖繁衍,而鱼拥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因此把鱼作为崇拜的图腾,希望把它的繁育能力折射在人的身上,让人们生生不息、代代相传[17];除了对鱼的崇拜,还崇拜太阳,是因为它可以带给人们光和热的生存需求,反映了人们最朴素的生存观,将太阳纹赋予长寿和永生的寓意[18]。

3.3 趋利避害

熊纹样、几何纹样、云雷纹、山字纹等蕴含了趋利避害的寓意。在南越国时期,熊纹多用于战争中的车马器、建筑踏跺上,古人将熊的形象拟人化,希望将熊勇猛无畏的特征赋予给前方战士,鼓舞士气,为战士们逢凶化吉,带来胜利;几何纹样是古人“观物取象”的结果,反映了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19],它不仅拥有神秘、独特的外形,还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20];与几何纹有异曲同工之效的纹样还有云雷纹、山字纹[21],它们是一种简化后外形呈圆角状的蛇形纹样,是百越族氏族图腾和保护神,常与神鸟、神兽组合使用[22],都具有祈福保佑、逢凶化吉、驱邪避祸的文化内涵[23]。

3.4 羽化升仙

蝉纹、云纹蕴含羽化升仙的寓意。蝉原是一种爬虫,以露为食,而后脱壳羽化,有种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古人擅于观察,将事物与蝉联系,意指去旧更新,脱胎换骨[24];而云纹常常与宗教、神话相联系,是使用范围最广的传统纹样,它可以分为卷云纹、祥云纹、如意云纹、灵芝云纹、几何云纹等,似天界仙气,蕴含得道成仙的寓意[25]。

结 语

本文对南越时期装饰纹样的研究,是继承和发扬岭南的优良传统,通过将南越王墓与满城汉墓等出土文物纹样进行比较,归纳出纹样具有题材的多样性、造型的独特性、风格的多元化、工艺的精美化等艺术特征。同时,对南越国时期装饰纹样的研究,不能只是简单地流于它的表象,还要研究它的内涵与当今人们生活需求的对接点,用文化去影响人们的生活。南越国时期装饰纹样的内涵具有传承性与创新性,既体现了对人或事吉祥瑞兆、趋利避害的美好祝愿,又蕴含着生生不息、羽化升仙的生命观寓意。因此,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装饰纹样在现代产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将南越国时期装饰纹样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相结合,设计出更有文化内涵的现代产品,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南越国时期装饰纹样,有利于南越国时期文化走进更多的大众视野。

(参考文献略)

PDF下载

来  源 | 《丝绸》2021年第02期

发  布 | 浙江理工大学杂志社新媒体中心

(0)

相关推荐

  • 《文化安顺》史话沧桑 安顺宁谷汉代古遗址的历史成因与文化内涵 2019年第17期 (总第372期)

    安顺宁谷汉代古遗址的 历史成因与文化内涵 丁武光 一座郡城,因其作用于人类某一群体繁衍生息的功能,而显现其独有的历史价值和作用.当我们沿着历史发展的轨迹,去追溯安顺那些已经流逝的岁月时,会惊奇地发现, ...

  • 广东为什么简称“粤”?

    艺述史官方原创 说起我国各个省份的简称,也算是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每个省份简称确立的背后,也浓缩这当地独有的历史文明.各省的简称大概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取省份名字当中的一个字,像是"甘肃&q ...

  • 重大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南越国时期文化遗址

    4月12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黄埔陂头岭遗址考古发掘成果.该遗址存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和战国中晚期至西汉南越国早期两个阶段的文化遗存,遗迹现象复杂,内涵和出土文物丰富,对于珠三角乃 ...

  • 赵光[西汉时期的南越国苍梧王]

    西汉吕后五年(公元前183年),南越王赵佗自称南越武帝,发兵攻长沙国边邑,为了笼络实力尚存的长沙蛮苍梧族人,赐姓赵,与苍梧族的赵光兄弟相称,并封赵光为苍梧王,在今广西梧州筑建苍梧王城,从而对抗长沙国. ...

  • 秦汉时期南越国的精神文化

    内容提要:探討南越國精神文化,對認識南越國歷史具有重要意義.南越王趙昧陵墓展現了富有特色的宗教意識.孝道觀和忠君觀念在南越國被廣泛認同.在他們處理與中央皇朝關係時,表現出歸順和割據傾向並存.離心與向心 ...

  • 南越国

    南越国(公元前204年-公元前111年),亦称南粤国,是秦末至西汉时期位于中国岭南地区的一个政权.从开国君主赵佗至亡国君主赵建德,一共历经五任国王,享国九十三年.秦末,南海郡尉赵佗乘秦亡之际,封关绝道 ...

  • 南越国宫署遗址之闲得蛋疼的南越王

    古代的垃圾成了今天的宝贝,岭南第一简出土于一口渗水精中.其中几只竹简很有趣:捉不到老鼠笞五十.数一数枣树结了多少颗枣. 古代的娱乐活动一定很少吧

  • 山西闻喜,河南获嘉二县,缘何与风马牛不相及的南越国扯上关系?

    在山西.河南两省,有两个不那么出名的小县城,一个叫闻喜,一个叫获嘉.闻喜县现系山西省运城市辖县,位于今山西省西南部,处于运城.临汾二盆地的交界处.获嘉县则是河南省新乡市辖县,东与新乡县相邻,西与修武县 ...

  • 南越国“三月三”登高歌舞习俗之谜

    农历三月初三,于中国人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大节日,这天既是上巳节,又是人文始祖黄帝的诞辰,所以国人对于这个节日赋予了许多文化色彩,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过节习俗.而远在南方的两广地区,自古以来也对&qu ...

  • 论丛|南越国出土封泥余话

    岭南汉代封泥的考古发现,始于1973年发掘的广西贵县罗泊湾二号汉墓.在此之前,没有文献和考古出土记录.1974年.1983年.1997年先后发掘的广西贺县高寨四号汉墓.广州南越王墓和南越国宫署遗址,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