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易经》, 人走入低谷时, 如何走出困境

人的一辈子不可能事事都顺风顺水,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有的人得意时沾沾自喜,失意时焦虑不安,恰似悲喜两重天;有的人得意时泰若自然,失意时处变不惊,正如得失放两边。出现失意在所难免,关键是走入低谷时,是自暴自弃,还是重头再来?如何走出困境《易经》中给了我们最好的启示,对我们的人生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天无绝人之路,如果想脱困,一定是可以找到出路的。“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点击加载图片

第一,找到患难与共的人,同舟共济

同为失意人,都有失落感,内心压抑,无时不刻想着咸鱼翻身,这类人最容易引起共鸣。《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刺杀董卓不成,狼狈逃窜,不幸落入陈宫之手,此时的陈宫也空有满腔热血,却无力施展,一句“燕雀焉知鸿鹄之志”激起陈宫的斗志,毅然辞官,跟随曹操东山再起,这也是曹操不幸中的万幸。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脱困的重要因素。

点击加载图片

第二,甘心示弱,洼则盈,屈则全

环境于我不利,对手比我强大,不可强出头,“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学会示弱,学会低头,这是明哲保身的策略。战争期间,奉行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原则,这也是一种示弱的表现,示弱并不是害怕,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96年,瑞典人克洛普与其他12名队员一起攀登珠峰,离峰顶只差300英尺的时候,因为天气原因,他毅然决然的放弃,其他队员不肯放弃,导致全部遇难,在大自然面前示弱,为他第二次成功登顶赢得赞誉。

点击加载图片

第三,忍辱负重,砥砺前行

人在失意时免不了流言蜚语,挖苦、说风凉话的大有人在,苏秦学成下山,周游列国寻找机遇的时候,终不得志,落魄而回,受尽家人的冷嘲白眼,但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发愤图强,最终身挂六国相印,达到人生的巅峰。韩信穷困潦倒,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时候,还遭受胯下之辱,但没有自甘堕落,而是自强不息,最终封侯拜将,并列汉初三杰。司马迁因替李陵辩白,触怒汉武帝,被捕入狱,遭受残酷的“腐刑”,因心愿未了,在狱中忍辱负重,历时18年完成《史记》,开创我国纪传体通史的先河,受后人推崇。鲁迅曾高度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点击加载图片

第四,顺其自然,功到自然成

做事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春播、夏耘、秋收、冬藏,这是自然规律,按规律行事,就不会遭受无妄之灾。诸葛亮草船借箭,这是掌握了天气变化的规律;大禹治水,这是掌握了洪水流向的规律;土地革命运动颁布的耕者有其田,这是掌握了广大农民真实需求的规律。自然规律就像肚子饿了要吃饭,口渴了要喝水,疲倦了要休息一样这么简单,人人都可以理解,人人都可以接受。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尊重规律,顺其自然,就不会庸人自扰。

点击加载图片

第五,停止不利

古人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阻止祸乱的扩大和蔓延,犹如面对火灾控制火势一般,火势越大,损毁越严重。众所周知,燃烧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三者缺一不可,事情的产生也离不开导火索、当事人和利益点,控制事态的发展,从这三个点切入,可以事半功倍。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找不到症结所在,所作的一切都是徒劳无功,打蛇要打七寸,牵牛要牵鼻子,以最小的代价可以换得最大的收益。

点击加载图片

第六,否极泰来

皮球掉到最低点就会反弹,事情到了极致也会发生反转,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要盲目悲观,只要有一线生机,就要全力以赴。革命期间,也曾遭遇黑暗,伟人曾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亦如此,一旦被逼到绝境,爆发出来的潜力是无人能及,所向披靡的,只要意志不垮,一定可以翻身的。勾践卧薪尝胆,孙膑膑刑断腿,一样可以卷土从来。

《易经》的否卦告知我们,走入低谷并不可怕,人的一生总要经历几次,只有打不死的心态才能活到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许多成功人士都是经历九死一生,在黑暗中也没有忘记前行的步伐,虽然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之处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走出困境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在绝大多数时候,都只能靠自己,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