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奥勒留:位居叱咤风云的皇帝却成为身兼苦修的哲学家

偶然听说到《沉思录》这本书时,我就被它的书名所吸引。最初不知道是谁翻译过来的,只觉得这个书名很有意义。对《沉思录》最初的理解,觉得就像我早年读过的一本罗兰·罗曼语录,虽然富有哲理性,毕竟太教条规矩了些。在读罗兰·罗曼那本书时,就像垂头听老师谆谆教导。钦佩认可的同时,却总有一点不耐烦。

马克·奥勒留

打开《沉思录》,看到这样一句话:

你是为这世界的一部分出现的。你从哪里来,就将到那里去;或者可以说,经过一个转化的过程,你讲回到那创造你的宇宙理性中去。

看到这些我心一震,心有一种被触动的异样感。是的,每个人都是属于这个世界的,我从哪里来呢?我是谁?谁是我?我究竟回到哪里去?这是好多人都无意中、不由自主的思考的问题。对于“我”这个主体,是客观存在的,毕定会有她的归宿。那么,马克·奥勒留的解释,人的结局最终会归到宇宙中去,人本来就是宇宙的一部分。

关于《沉思录》

因为这句话,我开始认真的细细的阅读《沉思录》,也了解了有关《沉思录》的一些问题。

《沉思录》是公元2世纪后期古罗马皇帝马克·奥勒留流传下来的一部哲学思考录,马克·奥勒留主要思考、研究、总结、分析的是人生伦理问题,以及关于自然的哲学问题。也是奥勒留写给自己的文集。这本书主要写作是在鞍马劳顿写的,是斯多葛派哲学(斯多亚哲学)的里程碑。

斯多葛派是西方希腊化时期三大哲学派之一,影响较为深远。它虽然来源于古希腊,主要发展还是在古罗马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思想性也在发展变化。渐渐的其思想性发展为个体如何在新的体系安身立命,哲学在新时代变化中怎么发展,这种思想主题,延续几乎五百多年。

此后,这种思想,渐渐形成主流,惠及后人。最重要的是,在20世纪上半期,由英美传入中国。若有人对斯多葛派哲学不熟悉,说说几位中国的文人,大家可能多少就会理解一些。中国作家梁实秋、吴宓、林语堂等,深受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也拥有丰富的哲学体系,包括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比较著名的哲学书籍有《道德经》、《庄子》、《论语》、《孟子》等,也是人类的瑰宝。

梁实秋评《沉思录》:自古以来,有操守有修养的哲学家历代都不乏其人,位居叱咤风云的皇帝也是史不绝书的,但是一一世英主而身兼苦修哲学家者则除了马克·奥勒留外,恐怕没有第二人。这位一千八百年前的旷代奇人于无意中给我们留下了这一部《沉思录》,对于为人处世律己待人之道有所领悟,这部书不能不说是人间瑰宝之一。

《沉思录》

《沉思录》更让我惊讶的是,作者马克·奥勒留,竟然是公元2世纪后期古罗马国家的皇帝。

01马克·奥勒留的身世

马克·奥勒留,公元121——189年,著名的“帝王哲学家”。马克奥雷留出生在西里欧山,父亲出身维鲁斯家族,祖先是西班牙人,后家族迁移到罗马。后被韦帕芗皇帝那里获得贵族身份。母亲多米提亚 露西拉是家族唯一财产继承人,当时有两家制砖厂。

02马克·奥勒留怎么当皇上的

马克·奥勒留之所能当上罗马国家的皇帝,一是因为马克·奥勒留很有才华;二则他的才华被哈德良发现。马克·奥勒留在位19年,后因瘟疫去世。马克·奥勒留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特殊的智慧,被当时的皇帝哈德良发现,受到特殊的教育。六岁就进入骑士会,七岁入学萨利圣学院。在萨利圣学院,马克·奥勒留学到各种精英教育。当时的皇帝哈德良,把安敦尼为嗣字,条件是安敦尼得领养奥勒留为养子。

也许,是命中注定,也许是为了成全奥勒留的才华。在公元161年,安敦尼去世,传位给维鲁斯和奥勒留,由他们二人共同执政,在罗马史上,也是唯一的。

03马克·奥勒留的才华

马克·奥勒留在哲学、法律、绘画和希腊文学、拉丁文学都受到很好的教育。在法律上,他熟悉法规条文,删除很多不合理的条款。作为统帅,他亲自带兵征战动乱,最终死于军中。在治理国家的大事的同时,他总在闲暇的时刻,写下自己与心灵的对话,就是这本《沉思录》。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德行、社会责任等,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他勤奋工作,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不但善于思考问题,对于光明磊落的事,他还要付出实际行动。从《沉思录》的句子中,可以读到这些温暖、灵动,像珠宝一样闪光的字眼。马克·奥勒留虽然勤勉好学、正直磊落,并没有改变古罗马的命运走向衰败。但他的思想却影响了全世界。

在公元161年的中国,正是辛丑 汉桓帝延熹四年。这一年在中国也发生很多的大事:

司徒盛允免

太尉黄琼免

以太常刘矩为太尉

犍为属国(今四川宜宾西南),蛮夷攻掠益州,刺史山昱击破之;

减公卿以下俸。

天竺国来献

南阳人黄武与襄城人惠得、昆阳人季谋起义,皆被杀。

与马克·奥勒留在位时的四处征战,远在东方的中国,也是连绵不断的战争。

《沉思录》的艺术特点以及其影响

在《沉思录》4·10中,马克·奥勒留写到:

一切事物的发生,都自有公道。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确实如此。我所指的不只是事物的因果关系,也是正义本身,仿佛事物的一切价值都自有安排,各得其所。既然已经开始了,就用心体会吧,无论做什么,都要记住像一个好人那样去做,参照你认定的善的准绳去做,在一切行为上都要这样做。

单单看这段话,很难想象这话来自古罗马的皇帝之手。这充满智慧和温情的话语,更像一位超凡脱俗的老者,用一种平和、超然的心态,对你轻轻地说着。其中关于人性的善以及顺其自然的态度,与中国的老子的思想,竟然有点不谋而合。

马克·奥勒留

如同洒满阳光的大地,风和日丽,人心向善。在《沉思录》中,这类的观点和思想语录,比比皆是。读这些语录时,会让读者心境渐渐平静、平和,渐渐变得纯净、包容起来。隔着几百年的时光,不同的地域,却有着“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共鸣,可见人性本来就是天生的亲近感,却因各种各样的借口和原因,成为了对立面或仇人。

不只是这些充满智慧的观点,马克·奥勒留对于生死的看法,也很超然,其中许多经典的句子,值得读者好好的品味和感受,思考和学习。比如:

别以为你还能活上一万年,死亡已经在头顶窥伺着你。趁着现在你还活着,趁你还能有所作为,好好做人吧。

当然,与奥勒留意思相近的哲学思想,在中国早一千多年前,就有了以“善”为念的思想。

《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些观点是息息相通的,诚恳、朴实又贴心贴骨的。马克·奥勒留不为别的,只为同样是生灵的人与人之间,能够善待,能够做一个好的人。可惜这种观点,在他之后的几百年全世界来说,显得那么无力。国与国之家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战争和厮杀,受尽折磨的却是那些代代贫苦的底层社会的人。那些皇上、大臣,只为争夺权力,他们不会为广大贫人着想。

《论语》

《沉思录》的艺术特点

《沉思录》不像小说,更不是故事,用一条或者几条线索,把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想,用故事表达出来。也不是诗歌,用精美的语言,以歌唱的形式,表达那个社会的状态。《沉思录》更像一本日记,记录作者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感性,和面对生活中一些想象的沉思和感悟。整部《沉思录》几乎没有连续性。马克·奥勒留的这个独特的文体,也让后人有一些迷惑。当初第一个编撰者柯西朗德,曾经因这种文体形式,无可下笔。在当时,只有完整的论述文章,才被认定为作品对待的。马克·奥勒留的这些作品,更要了解它独特的内在基础,应当结合斯多葛派的背景来理解。

从命名来看,《沉思录》是后世添加的名字。它本身是奥勒留写给自己的一本书。从文字中可以看出,奥勒留没有一点把这些作品和文字,公布于世的意思。正是奥勒留面对真实的自己,所思所想,才更真诚、可信,亲切,踏实,没有一点造作之感。因此,这个“自我”就不仅仅是日产生活中的个体,而是一个参与哲学训练的个体。这使得我们无法继续采用二十世纪后的诸多历史学家的观点,将之视作一个表达帝王内心世界的矛盾、挣扎、和情感的作品,而是应当将之视作一本记述个体训练中,根本性的生活原理的著作。

我不同意这样的观点。我觉得马克·奥勒留,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其实就是对着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反省、情感上的感悟。马克·奥勒留并不想着怎么教育别人,却是自己对自己内心真实的呈现。

《沉思录》的深远影响

盖瑞·威尔斯在别人问他哪本书对他影响最大时,他说:马克·奥勒留的《沉思录》。

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买来不一定马上读,但一定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近两千年有一个人写下了它,再过两千年一定也还会有人去读它。

正如盖瑞·威尔斯所说,我以及我知道好多的文友,都在读《沉思录》。

《沉思录》和中国古典文学哲学思想一样,有着重要的道德思想的影响。对当前这个社会中容易浮躁的人,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其中关于人性的真、善、美的一面,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对真、善、美的评判却是相同的。对于个人的修养和整个民族的素质修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沉思录》

结局:在文章的结尾,用马克·奥勒留的话来说:

不去管邻人说什么,做什么,想什么,时时处处只注意自己的行为正当、高贵和良善的人,他的内心是多么坦然啊!

参考文献:

马克·奥勒留《道德经》

《论语》

《周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