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亡帝责——孝宗中兴:力不从心

唉,慈父多败儿啊

孝宗敬皇帝朱祐樘,是码字的很喜欢的一名明朝皇帝,但是既然是明亡帝责就不得不说说他的坏话了。

明朝奇葩皇帝不少,但是中兴之主也很多。

明朝实至名归的中兴之主有三位,他们分别是明代宗(在位七年)、明孝宗(在位十五年)、明穆宗(在位六年)。

明孝宗一人比其他两位中兴明朝的君主加一起执政时间还长,自然他对明朝复兴的贡献也比其他两人要多。

这其中明孝宗有一个其他明朝皇帝都没有的独一无二的武功——开拓西域。

前面的明宪宗时码字的讲到过吐鲁番被哈密人逐走,哈密人凭借自己的力量收复了哈密城得以复国。

于是在弘治元年(1488年)二月哈密王族的罕慎被任命为哈密卫左都督,并袭承忠顺王的王位。

这里啰嗦一句,哈密的衰落与明朝的故意为之大有关联。

哈密之前面对吐鲁番入侵之所以没形成有效抵抗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明朝故意拖着不承认哈密递交的忠顺王继位人,造成了哈密内部分裂面对外敌时也无法统一御敌。

明朝在对待周边藩国羁縻土司时,老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臭架子,很多举措都大大伤害了被羁縻者的感情令其怀恨在心。

其后的明亡清兴其实也是这种仇恨总爆发的结果。

闲话不扯了转回正题。

哈密虽然复国成功了但国力大衰,吐鲁番已经尝到了甜头自然也不会就此罢休。

吐鲁番真的很小

罕慎忠顺王的王座屁股还没坐热,吐鲁番便再次大举入侵。

罕慎被杀,哈密复为吐鲁番所据。

这时的朱祐樘才十三、四岁,加之明宪宗留下的那一大摊烂摊子得收拾所以没有立即做出反应。

到了弘治四年(1491年),腾出手来的朱祐樘下诏限期吐鲁番交出窃据的哈密城池以及明朝颁发的忠顺王金印,否则吃不了兜着走。

感到明朝这次是玩真的,吐鲁番虽然不情愿却还是老老实实撤离了哈密并上交了忠顺王金印。

弘治五年(1492年)二月,朱祐樘根据哈密人的请求任命哈密王族陕巴为新的忠顺王。

吐鲁番为何会这么老实地就交出哈密呢?

史料不多,除了明朝强大的国力外有一件事可以肯定,自从吐鲁番占据了哈密后明朝就断绝了吐鲁番的入贡。而从史料看吐鲁番年年都在请求入贡,显然吐鲁番有很亟需的东西必须从明朝购入才这么想入贡。

可是吐鲁番会就此甘心吗?

两年不到弘治六年(1493年)四月,吐鲁番便又一次卷土重来再占哈密,陕巴也成了吐鲁番的阶下囚。

而这一年吐鲁番入贡过,所以应该是封贡队伍一回国就立马对哈密掏刀子了。

这一次朱祐樘动了真怒了,他诏命侍郎张海、都督同知缑谦经略哈密,在西北进行驱逐吐鲁番收复哈密的军事准备。

弘治八年(1495年)十二月,巡抚甘肃佥都御史许进、总兵官刘宁率军向哈密进军。

吐鲁番见明朝这次玩真的掉头就跑了,明军连个吐鲁番军队的影子都没见着就收复了哈密城,在留下少量军队帮助哈密人进行重建后,大军便班师回国了。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弘治收复哈密不但是明朝历史上唯一一次兵出嘉峪关的西征,也是明朝第一次在哈密驻军,哈密卫第一次实际上由明朝控制。

所以说明朝不经略西域并不完全正确,明孝宗朱祐樘这不经略过西域嘛,但是他也是唯一一个经略过西域的明朝皇帝。

不过此役的问题也很明显,明军仅仅只是驱逐了吐鲁番,并未乘胜追击继续扩大战果,吐鲁番的实力没有受到任何损失。

吐鲁番虽然怕明朝,但是并未放弃吞并哈密的野心。

弘治十年(1497年)冬十一月,吐鲁番放陕巴回哈密乞通贡。

其后吐鲁番老实了一段时间,到明朝入贡比谁都积极。

这里简要说说吐鲁番的历史。

占据新疆大部的东察合台汗国在1456年分为了东察合台汗国和吐鲁番两个国家,到公元1514年吐鲁番汗国攻灭了东察合台汗国。

西察合台汗国既是帖木儿帝国

吐鲁番对于封贡特别热心,虽然不清楚它到底需要中原的什么东西,但是从吐鲁番攻灭东察合台汗国可以推测出封贡对吐鲁番的实力增长有非常明显的帮助。

不过历史总是这么喜欢开玩笑,攻灭东察合台汗国的吐鲁番统军大将直立建国,史称叶尔羌汗国。后来,叶尔羌汗国攻灭了吐鲁番重新统一了东察合台汗国的旧域。

从东察合台汗国到叶尔羌汗国统治者一直都是察合台的血脉,这一家子在西域上演了一出分分合合的闹剧。

那么察合台的后裔在西域穷折腾的时候,为何明朝就只是静静地在一边看着呢?为什么朱祐樘派出的大军没有乘胜继续追击呢?

主要的原因是蒙古。

缠斗了明朝一辈子的蒙古

朱元璋、朱棣时期专注蒙古没精力去开拓西域;仁宣时被朱棣折腾地太累的明朝得休息;而到了明英宗土木堡翻车明朝也就没精力再考虑西域了。

朱祐樘时明朝确实实力大为恢复,但是恢复得不是只有明朝也有蒙古啊。

在朱祐樘的纪中,我们不时能看到小王子被这个击败那个击败,但是仔细一读史料我们不难发现,这时的蒙古已经不是明宪宗时那个被斩首300级就会落荒而逃的蒙古啦。

弘治十三年(1482年)是一个分水岭,是年小王子部入居河套,犯延绥神木堡;十二月,火筛寇大同,南掠百余里!

明宪宗小富即安不乘胜深入漠北打击蒙古的后遗症这时已经暴露无疑,恢复过来的蒙古明朝其后再也没能力压制住了。

这里码字的又要批判朱棣了,由于他内迁了东胜卫使得河套门户大开,当明朝对蒙古占优时弊端不会显现,但是蒙古占优时问题就大了。

东胜卫古城

明朝朝堂上一直都有复套派与守墙派的争执,两派从成化朝一直吵到了嘉靖朝,虽然复套派的主张更有利于明朝的长治久安,但是具体执行时却都遇到了明朝边军出工不出力。

腐化堕落的明朝边军一不愿意吃苦(吹风吃沙子),二又怕死。

作为具体执行者的军队这么一副不堪大用的样子,自然明朝的复套之议最后都不了了之。

河套地区紧挨着明朝进入西域的祁连通道,河套不宁凭何西进?

更残酷的现实是连守墙派的主张在弘治朝实际执行时也大打折扣,驻守墩台的墩军眼见蒙古来攻便纷纷弃墩而逃,明朝的河套守墙战略实质上也破产了。

明朝只能从大同到肃州一线屯重兵驻防各个军镇,被动地防御着蒙古的侵袭,自然也就没有余力去经营西域了。

形势比人强啊。

虽然朱祐樘兢兢业业,但他对解决明朝军队的腐败怯懦也是力不从心毫无良策。

明军战力自两祖后始终处于一个总体下降的通道中

明朝三代中兴之主中有两位是自己的儿子继位的,可是这两个儿子,一个叫正德,一个叫万历,一个邪嬉,一个贪懒。

朱祐樘忙于国事,对于教育儿子实在是力有不逮。

而且朱祐樘早年生活在惶惶不安中使得他不愿意拘束自己的儿子,加上正德是他唯一长大成人的独子,溺爱之下对正德的放纵太过了。

正德被骄纵过了当然朱祐樘难辞其咎,但是其后的明朝那些奇葩君主又是怎么回事呢?

所以这不只是朱祐樘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明朝对帝王子弟的教育制度整个出了问题。

码字的发现从朱祐樘这开始,明朝的皇帝在教育后代上似乎问题越来越大了,以至于后面的君主一个个变得越来越奇葩了。

不过像正德那样执着于玩乐还花样百出的,别说皇帝连普通人都不多见啊。

这个活宝,码字的下面篇章码的字可能会让一些人很火大

唉,生儿子真是一个技术活。

朱祐樘虽然自己有心无力,但他纵容正德肆意妄为荒废学业实在是不可取。而且似乎也正是从朱祐樘开始明朝皇帝都不怎么关心储君的学习,无疑朱祐樘开了一个很坏的头。

一代明君朱祐樘玩命工作着,他那本就不佳的身体很快便力不从心了。他的儿子被清朝帝师们不停念叨给帝子们听的正德,就要坐上那实在不适合的宝座了。

有兴趣了解更多的您可以在头条中搜索码字的文章,《明亡帝责——宪宗伟业:文治榜样》或点击文末的传送门了解更多

都到这了,给个赞给个关注鼓励下码字的吧。

(0)

相关推荐

  • 明朝为何半死不活,清朝却能平定八荒?

    曾经有人讲过,清朝的版图像个"海棠叶",要我看来,清朝的版图恰恰是一个"圆",而相比之下,明朝的版图却只是个"半圆".明清两朝的统治都有将近 ...

  • 600多年前明朝大使的阿富汗和西域见闻录:《西域番国志》

    作为对<沙哈鲁遣使中国记>的回应(往期好文:帖木儿系列:沙哈鲁遣使中国记:帖木儿帝国使者眼里的明朝众生),也是在帖木儿大帝的继承人沙哈鲁统治时代,中国明朝的使者陈诚也不远万里,前往的撒马尔 ...

  • 大明是如何经略西域的?鲜为人知的“关西七卫”为什么被设置!

    为了解决头疼的匈奴问题,张骞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凿空西域,回朝之后把一片广袤的疆域展现在汉武大帝面前,大大激发了刘彻的壮志雄心,下定"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泽,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qu ...

  • 丝路余晖:明朝和帖木儿帝国的外交互访

    陈诚的<西域番国志> 在帖木儿大帝的继承人沙哈鲁统治时代,中国明朝的使者陈诚曾不远万里,前往的撒马尔罕和赫拉特,对帖木儿的后人进行了外交回访,而陈诚的<西域番国志>和<西 ...

  • 明朝在版图和国力上比汉唐还要强盛吗?至少从西域来看,未必如此

    横向对比的话,明朝国力不如汉唐,版图总的来说半斤八两,但是有一个地方却远远不如汉唐,那就是在西域的地方. 明朝没有今天的新疆地区,只有最东部一小部分的哈密卫.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

  • 明亡帝责——熹宗乱局:改朝换代

    木匠皇帝要走了 上接前文. 本来该说毛文龙的,但是码字的发现得先介绍下背景才行,可能毛大帅得往后挪挪了. 话说皇太极宁锦惹了一身骚回到沈阳,这时他却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察哈尔部的鄂托克奈曼.敖汉向自己 ...

  • 明亡帝责——熹宗乱局:袁崇焕与皇太极初识宁锦

    他又来露个脸了. 上接前文. 为什么孙承宗和袁崇焕一定要把防线向北推呢? 袁崇焕在一篇给天启的奏疏例说得很清楚: 关外四城虽延袤二百里,北负山,南阻海,广四十里尔.今屯兵六万,商民数十万,地隘人稠,安 ...

  • 明亡帝责——熹宗乱局:袁崇焕的舞台之宁远

    有请天启大帝继续做他的木匠活. 上接前文继续说明清的辽东故事. 前面说到天启六年正月(这会应该是1626年底才对)高第跑了把舞台留给了袁崇焕,但是他也把关外所有能带走的军队都带走了,而山海关总兵杨麒也 ...

  • 明亡帝责——熹宗乱局:袁崇焕的贵人——孙承宗

    有请您镇楼 上接前文,关于袁崇焕现在网上多有胡编乱造的说辞,码字的说明朝皇帝顺便也把他的事情捋捋以正视听. 码字的看<明史>对一个地名颇感奇怪. 就是右屯,正式名称为广宁右屯卫. 明末的史 ...

  • 明亡帝责——熹宗乱局:袁崇焕的故事之前任们(下)

    您来张图就好,继续您的木工活吧. 前文说道袁主事失踪了,他干嘛去了稍微对明亡清兴有点了解的都知道--跑到辽东实地考察去了. 网上那些所谓明粉最爱攻击袁崇焕吹牛,可人家吹牛有吹牛的本钱啊. 辽东那会从山 ...

  • 明亡帝责——熹宗乱局:山头林立闲话东林(下)

    从左至右:爷爷-儿子-孙子 读明朝史料品天下兴衰.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的秋天,短短一月之间明朝一下换了三个皇帝,龙椅之上祖孙三代轮轴转了一圈. 东林党的问题刚好主要也就在这三个皇帝时期,因此码 ...

  • 明亡帝责——宪宗伟业:文治榜样

    文治煌煌的明宪宗 看史料品明朝,码字的又来说明朝皇帝的坏话了.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差的时代,这是曾经我们所有过的时代. 说完了武功自然要说说文治. 网络上一直有一个论调,明朝的灭亡是因为文 ...

  • 明亡帝责——宪宗伟业:赫赫武功(下)

    继续成化的赫赫武功 读明代史料,码字的继续歪歪. 说到成化朝的鼎盛武功,除了复套那另一件自然是让有些人高潮迭起的犁庭扫穴建州了. 很多人在吹嘘大明这件事是如何如何牛,码字的不禁好奇这有啥可吹的呢? 要 ...

  • 明亡帝责——宪宗伟业:赫赫武功(上)

    评价两极的成化 码字的继续品明史料,说明朝皇帝们的坏话. 前明后黯的明朝皇帝不少,第一个应该算明宣宗,只是他老人家福薄命短没机会充分表现黯的一面就殡天了. 而明宪宗是明朝两祖之后在位第三长的皇帝,从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