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考古、气球女孩、波点女王:Moco的现当代艺术你能看懂几个?
上一篇:伦勃朗故居:难怪他有钱、难怪他破产,揭开大师生活与工作的秘密
Moco博物馆位于阿姆斯特丹博物馆广场的西北角,毗邻梵高博物馆。它的名字由Modern(现代)和Contemporary(当代)两个单词的首二字母组成,顾名思义,展览的是现当代艺术。展馆本身不大,在一幢看似普通的别墅楼里,不过这幢小楼的设计者也非等闲之辈,他是设计过国立博物馆的荷兰建筑大师皮埃尔·库贝斯的侄子爱德华·库贝斯(Eduard Cuypers,1859-1927)。
我们用荷兰通的一张银券兑换了门票,正常买的话需要15欧元(网购14欧元,早晚低峰时段八折)。一楼正在举办美国当代艺术家丹尼尔·阿尔沙姆(Daniel Arsham,1980-,国内也有人翻译为丹尼尔·阿尔轩)的特展,主题是《连接时间》。
丹尼尔·阿尔沙姆出生在美国,毕业于著名艺术院校纽约库伯联盟学院,是世界当红艺术家,在美国、法国、希腊,以及中国,都举办过个人艺术展。他的大部分创作都围绕着时间、考古和科技等概念展开,被他自己称为“虚构考古学”。他在一次采访中说:“我将日常熟悉的物品投射到千年后的考古现场,以这样的一个时间视角去对待生活中的日常物品,是一件非常有趣且引人深思的经历。”
《连接时间》正是这样一个主题展。我们在墙上看到的几个当代卡通形象,被制作成仿佛已经石化的模样。突出墙面的石膏轮廓内,通过碎裂的部分可以看到结晶或沙化的内里。
丹尼尔·阿尔沙姆非常喜欢跨界合作,早在2004年就受传奇编舞家摩斯·肯宁汉(Merce Cunningham,1919-2009)之邀为其新作“眼空间”的巡回演出做舞台设计。2007年他又与两位建筑家合作创建了Snarkitecture建筑工作室,将他在雕塑上的创作思路结合到建筑设计中,营造出一种艺术感十足的崭新建筑结构,比如这个从墙壁中凸出的人物。
这个墙角被设计成由两条纽带拴在一起打成一个友谊结。如果两堵组成直角的墙让人想起“势不两立”这个成语,那么这件作品让我想起的是“同处一隅”和“攻守同盟”。
这件作品呢?时间都去哪了?他有许多作品都是人形或钟表被白色墙布一样的东西裹住,似乎在表达一种建筑表面的柔软,像是蒙上了一层永远无法凝固的石膏白浆。
这个房间被称为“钙化屋”,所有看上去是我们这个时代里出现的家具、书本、衣物和装饰品都被一层厚厚的白石灰所覆盖,让人想起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后被火山灰掩埋的庞贝古城。这就是丹尼尔·阿尔沙姆的“虚构考古现场”,两千年后,人们偶然发现了这个保存完好的房间,回首两千年前也就是今日人们的生存状态,不知会发出什么样的感慨,也许就像我们今天看到庞贝遗址时一样的心情吧。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并永远定格。我们会不会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无法见证未来呢?
这间“紫晶球屋”将人带入一个虚幻的空间,我感觉自己像只蚂蚁爬进了一间蓝莓洞穴。
二楼的常展以英国涂鸦大师班克西(Banksy,1974?-)的作品为主。班克西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街头艺术家,同时也是最神秘的艺术家,至今没有公开他的私人信息,比如他的真实姓名?出生年月?国内网站上称他生于1974年,其实也只是推测而已。美国《时代周刊》曾把他评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百人之一,想在杂志封面上刊登他的照片,结果他只提供了一张自己头套购物纸袋的照片,大概也是这本杂志遇到的唯一一位不肯露脸的封面人物吧。
由于涂鸦在很多地方都是违法的,班克西经常在夜间戴着头套进行创作。当地政府最初也持否定态度,但因为其作品太受民众欢迎,才得以保留。有意思的是,当他出名以后,很多作品被连墙一起拆下来运走拍卖,只在原地保留一幅复制品。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实际上就相当于班克西涂鸦的复制品,比如这幅著名的《气球女孩》。此画创作于2003年,表现的是一只心形气球从一个女孩的手中脱离。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有人认为这是放飞自由,有人理解为失落的辛酸,也有人从中看到了向往和希望。这幅画被大量复制后风靡英国,在2018年被票选为不列颠最受喜爱的作品,竟然击败了英国人心目中的传统名画:康斯特布尔(John Constable,1776-1837)的《干草车》和特纳(J. M. W. Turner,1775-1851)的《无畏号战舰》。
班克西喜欢在作品中表现反战、反暴力的和平主题,这幅《投掷鲜花》创作于2006年,原画至今仍保留在耶路撒冷一个车库的墙上,只是已被当地政府用有机玻璃保护起来。这个形象一看就是示威中的暴乱分子,但是他手中不应该是石块或汽油瓶什么的吗?此处被替换成了鲜花。有什么不能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呢?当然这只是班克西的美好愿望。这幅画也流传甚广,班克西将它作为自己的作品集《Wall and Piece》(墙和块)一书的封面,书名其实玩的也是这种替换游戏,音同War and Peace(战争与和平)。
这幅《豆田之战》是从另一个角度讲述的反暴力主题。豆田之战是1985年发生在英国威尔特郡的一场暴力冲突,当时的高等法院下令禁止在巨石阵附近举行一年一度的音乐节,但仍有六百多名爱好者前往,于是警方出动了一千三百多名防暴警察制止。双方在豆田镇发生了激烈冲突,警察持棍棒追打包括孕妇在内的民众,最终逮捕了537人。这是英国自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逮捕平民事件,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班克西以此为主题,但是将施暴者警察描绘成天真无邪、在草地上翩翩起舞的孩子。这当然也是班克西的美好愿望。
其实班克西一直有颗童心,这是他2009年创作的《戴防毒面具的男孩》,画面中用黑白色绘制的男孩头戴防毒面具、手握喷雾罐,正在一个恶劣的环境下往墙上喷涂一朵花,而他的面具却反射出彩色的花田,那是他眼中的理想国。也许这个男孩影射的就是班克西自己。
与很多街头艺术家一样,班克西也喜欢叛逆与讽刺。这幅《现在笑吧,但是总有一天我们将掌管世界》是班克西黑猩猩系列之一,提醒人们别小看了这些弱势群体,世界总有变天的那一刻。
这幅《拿购物袋的基督》描绘了一个耶稣受难的形象,不过他两手不是被钉在十字架上,而是提着一堆沉甸甸的购物袋,暗讽传统的圣诞节和复活节等基督教节日已在今天成为购物的狂欢节。同时画面中每个部分的线条边缘都呈现出溶化滴落的样子,寓意所有物质带来的快感都无法持久。
这幅《条形码和美洲豹》表达了班克西对保护野生动物的诉求。条形码象征商品社会,在画中成为束缚美洲豹的牢笼,美洲豹撑开笼栏逃下商品运输车,快步奔向大自然。
班克西不仅创作街头涂鸦,也将这种创作手法运用到其它形式的艺术品中。这幅《甜美家园》是用粗糙的白油漆直接涂抹在精致的彩色油画上,漆点都溅到了画框上,讽刺那些名为美化实为践踏的粗暴行为。
这张镶在镜框里的“纸币”是班克西在2004年自己设计印刷的“钞票”,他将10英镑纸币中的英国女王肖像换成了他喜爱的戴安娜王妃头像,同时将票面上的“Bank of England”(英格兰银行)换成“Banksy of England”(英格兰的班克西)。他一共印了十万张,并在当年的诺丁山嘉年华中散发。
这件胸像也颇具讽刺意味,创作于2011年。那一年天主教会中的红衣主教娈童案闹得沸沸扬扬。班克西给一位红衣主教胸像的脸打上马赛克,讽刺这些平时衣冠楚楚,此刻无脸见人的恶魔。
涂鸦艺术在世界范围内都一直存在争议,游走于艺术与恶搞的边缘,尤其是那些讽刺现实的题材;而且涂鸦艺术本质上也很难赚到钱,因为它常常是一件不署名也没有委托人的公共艺术品。真是很难想象班克西在成名之前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我们在展厅的一面墙上看到这段班克西的名言,大意是说:“胜利者不是那些从未失败的人,而是那些永不放弃的人。”
博物馆中除了班克西的常展和丹尼尔·阿尔沙姆的特展以外,还有几位当代知名艺术家的作品。首当其冲的是日本“怪婆婆”草间弥生(Yayoi Kusama,1929-)的圆点与南瓜系列。草间弥生被认为是波普艺术和极简主义的先驱,人称“前卫女王”、“波点女王”,被英国《泰晤士报》评为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200名艺术家之一。2019年整整90岁的她依然活跃在艺术圈中。
圆点是她大部分作品的母题,以不同大小、颜色和排列布局的圆点创造出不同的虚幻空间。
南瓜是她热爱的另一主题,被她称为“幽默的形态、温暖的感觉和人一样的质量”。年复一年,她对南瓜的创作激情不减,她感觉自己像孩子一样喜欢南瓜。仔细一看,其实南瓜的图案中也充满了大大小小的圆点。
1962年,草间弥生与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8-1987)同时参加了纽约绿艺廊联展。安迪·沃霍尔这位波普艺术的领军人物承认他受到了草间弥生的影响。这里也展出了安迪·沃霍尔的几幅作品,其中《美元符号》强调了财富与艺术的重要关联,二者都无法独立于对方存在。
另一位美国波普艺术家是杰夫·昆斯(Jeff Koons,1955-),他最著名的作品是用气球制作的各种动物或其它艺术造型。这里摆着的就是一件这种类型的《气球维纳斯》,根据古代维纳斯雕像演绎而成(好丰满的女神)。
花园里也摆了不少艺术品,大都充满趣味性,比如这个被恶搞的米老鼠。它由意大利当代艺术家菲迪亚·法拉史迪(Fidia Falaschetti,1977-)创作。这只米老鼠的屁股长在了脸上,脸则跑到裤裆上,手脚也被互换了位置,讽刺的是人们对文化的无脑消费。
这件铜雕是雨果·法玛尔(Hugo Farmer)2014年的作品《欧姆男孩》,表现了一个跪在地上张开双臂恳请面前的人听他说话的男孩。最突出的是他的头被改成了一个扩音喇叭,希望能放大音量引起别人的注意。但是话语权这个东西,靠乞求是得不来的。据说雨果·法玛尔的主业是酒吧经理,他曾帮助过不少尚未成名的当代艺术家,其中之一便是班克西。
除伦勃朗故居外,在阿姆斯特丹城内关于伦勃朗的几条线索:
妻子的遗嘱暗藏玄机:妻子的一纸遗嘱害惨了伦勃朗,阿姆斯特丹反差最大的两座教堂
巅峰之作亦是命运转折点:《夜巡》之谜:日巡还是夜巡?伦勃朗的巅峰之作为何让他跌入谷底
没有尸骨的埋葬地:阿姆斯特丹西运河指南:最美街道、最窄房子、最宽古桥、最潮九小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