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50%空间的大机会!

众研会投资思考第286
2020年11月22日     星期日    指数:休市

过去五年,我们通过持有30几家中国最优秀的公司,取得了年化复合35%的收益。未来,我们将继续聚焦最值得投资的200家好公司,与大家一起,挖掘更多的投资机会。众研会目前拥有一支15人的自营投研团队,分别负责不同行业。公众号曾经覆盖过的标的,会按照行业分类在文末福利中持续跟踪。每周日-周四晚6:00,我们不见不散。

研究组实盘业绩
想关注我们实盘的朋友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从公众号左下角进入【众研学苑】购买我们的ETF组合,我们的ETF组合是实盘的变种,投资逻辑相同,但对资金量要求更低,稳定性更好,非常方便抄作业哦~
研究员 丨 爱睡觉的小凡
本文由

面板行业是一个周期性非常强的行业。从今年5月份开始,面板价格开始持续反弹,供给端持续收紧,行业迎来了新的一波景气周期。

而这次周期上行和过去的周期有非常大的不同,其投资机会和投资价值也将远大于过去。

先谈一下面板这个行业过去是怎么发展的,周期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这次的上行周期将迎来比过去更大的投资机会?

面板这东西大家都知道,主要包括LCD和OLED,下游应用主要包括电视、电脑以及手机等,用途非常广泛。目前市场主要以LCD为主,占75%左右,OLED占剩余的部分。由于OLED在价格和成本上相对LCD有五六倍的差距,OLED目前不可能大规模替代LCD。

面板也是电子行业的一个分支,自然继承了电子行业的特点。我们都知道电子行业发展的趋势就是推出新产品—降价—再推出新产品—再降价。所以推陈出新和降价永远是这个行业的主旋律,而且速度很快。京东方的董事长说:“每三年液晶显示面板的价格就会下降50%,企业要想生存,产品性能和有效技术保有量必须提升一倍以上。”

而另一方面,这个行业又是重资产行业,推出新产品就得建产能,建产能就得烧钱,产线建出来又产能过剩,产能过剩产品就得降价,产品降价又得搞研发,研发出来又得建产能,这个行业过去十几年的发展完全是烧钱烧出来的。

这个产业在过去经历了几次大的产业转移,而每次产业转移都是比烧钱。

面板技术最早起源于美国,由美国完成了从0-1的过程。在70年代的时候,产业逐渐转移向日本,完成了大规模产业化的过程。

在80-90年代,由于日本企业的相对保守和谨慎,韩国和台湾看到了这一大市场,大举投资LCD,在资金和成本优势下,产能迅速向韩资和台资企业转移,三星和LG成为全球面板行业霸主,台湾位居第二梯队。

此后中国也延续了这个过程,高价学习韩国技术,利用国内的成本优势以及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之下,用极低的产品价格,杀入LCD市场,在2010年后迅速崛起,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到现在中国占据了全球LCD产能的41%,相比2015年占比提高了一倍,韩国产能占比从2015年的45%缩小至26%,台湾占了26%。

中国过去十几年的廉价劳动力、政府资金上的大力扶持,以及中国廉价的科研人员和门槛相对不是很高的技术壁垒,造就了中国面板企业的崛起。中国企业可以以极低的产品价格保证自己赚钱的同时,让对手无法赚钱,持续扩张产能,压低市场价格,进而侵占对手的市场份额。

通过这几张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从18年末开始32英寸面板的均价已经逼近甚至跌破现金成本,65英寸和55英寸价格也已经接近现金成本。日韩很多企业已经连续两年亏损。

日韩企业不断亏损,则不断地关闭产能,退出市场,或者转向高端的OLED市场。而每次面板行业的新周期就是来源于日韩产能的退出,导致供给不足,产品价格上涨,带动国内这些企业盈利增加。

现在市场上的几大厂商:京东方、三星、华星、LGD、联创和友达,CR6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中国的京东方成为了全球老大,占据了19%的市场份额,华星占了18%左右,三星占了12%,联创占了10%,中国企业的市占率依旧还在持续上升,不断地压缩日韩企业的生存空间。

那为什么说本次的这个周期不同以往呢?

回顾以前的景气周期,从2014 年到2020 年二季度,LCD面板价格经历过五次上涨,分别是14Q2、16Q2、18Q3、19Q2、20Q1,涨势维持时间分别为11、15、3、4、4 个月。可以看出上涨维持的周期持续缩短。价格上涨是供不应求,价格下跌是供过于求。而涨价周期缩短那就是供不应求的时间段不断地缩小,也就是新退出的产能少了,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小了。

本次不同以往的是在2019年日韩多个企业宣布退出LCD产业,退出是什么意思,不是缩减一部分产能,是关掉所有产能,退出这个行业。三星(SDC)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关闭全部的LCD 产线(苏州厂有出售意向),乐金显示(LGD)将结束韩国本土电视面板生产,只保留广州工厂的TV 面板产能。按照这个情况2020 年全球LCD面板产能相对于2019 年将减少 3600 万平方米,2021 年同比将减少2300 万平方米。

本次是韩国三星和LGD最后一次大规模的产能退出,这次产能退出后,不仅迎来了面板行业新的景气周期,LCD市场的定价权将由中国企业掌握,结束以往持续价格战的状态,行业将回归于一个良性的竞争状态,各大企业的盈利能力都将有很大的提升。

面板价格决定行业内企业的盈利水平,而供给和需求又决定了价格。

需求端:从需求端来说TV市场是面板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2019年占据了全部面板需求的67%,今年一季度达到了78%。其次是显示器、手机、车载等领域。

电视市场是最大的,所以主要看电视市场。电视市场LCD的需求=终端TV出货量*LCD渗透率*TV平均尺寸。

通过下图我们可以看到终端TV的出货量在2011年达到顶峰以后基本就稳定下来了,变化幅度较小,终端TV的出货量在未来几年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LCD的渗透率也已经达到顶峰,TV端的需求增长主要来源于大尺寸TV的渗透,进而带动LCD面板销售面积的提升。

尺寸方面现在以45英寸的产品为主,逐渐向55英寸过渡。这个需求的过渡一个来源于高尺寸的产品产能释放后,产品价格下降带来的性价比的提升,进而带动需求。另一方面来自于用户对于产品品质的要求,分辨率需求的提高以及4K向8K过渡,将带动大尺寸面板的需求。通过过去几年的数据,TV面板的整体平均尺寸基本每年提升一英寸。

在16:9 标准下,面板面积每增加1英寸,则面板横向宽度增长0.87英寸,纵向高度增长0.49 英寸。在此基础上根据IHS对全球出货量的预测,2021、2022 年LCD 的需求面积将保持2-3%的增长率,持续稳定增长。

供给端:从供给端来说,新增产能主要来源于国内的京东方、华星、惠科和鸿海。新增产能一方面来源于19年产能的爬坡,一方面是今年投产的产能爬坡。几家大厂表明未来短时间内不会推出新增产能计划,LCD的扩产周期一般在2年以上,如果现在扩产,投产也是两年以后的事情,所以供给端的产能在近两年确定性是很强的。

再说产能的退出,产能退出来自于日韩的三星、LGD和松下。2019 年三季度开始,日韩面板制造厂接连宣布将要削减LCD 产能,其中三星(SDC)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关闭全部的LCD 产线(苏州厂有出售意向),乐金显示(LGD)将结束韩国本土电视面板生产,只保留广州工厂的TV 面板产能。

根据Witsview的数据,综合新增和退出产能,19年净增1300万平米产能,20年净减少1500万平米产能,21年净增700万平米产能,三年大尺寸LCD总产能只增加900万平米,三年增长14%。

在三星、LGD产能退出和京东方、华星产能释放的背景下, 2021年京东方的市占率将达到24%,华星市占率将达到16%,2022年华星市占率将达到19%。

价格端:在供需失衡的背景下,面板的价格持续上涨,从2020年5月开始到现在65英寸的TV面板均价从168元涨到212元,涨幅30%。55英寸从107元涨到160元,涨幅50%。43英寸从69元涨到103元,涨幅50%。

近期由于面板价格的恢复,韩厂宣布延期关厂,后期面板价格因此上涨速度将放缓。长久看来对行业的整体供需和格局变化趋势都没有太大影响。根据过去的LCD供需的变化和价格之间的关联程度,基本可以看出来,LCD价格在未来一到两年至少还会有20%以上的涨价空间。

那京东方和TCL之间哪个更有投资价值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