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 尾中

心身善渊渊常明

第三段:“夫唯不争,故无尤”。这一段是一个总结性的段落。是对上面“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以及七“善”义进行了一次总结。水的上善美德虽然很多,但是它的关键应该把握住,关键在于水之无心而不争。因为它舍身也就无争,这是无为不争,它无心地将身舍于众生与万物,在舍身的同时也就自身寄生在众生与万物之中,所以它无忧患,没有过失,也没有烦恼,这就是“故无尤”。这些忧患、过失、烦恼根本不会存在。我们效仿水、圣人归于道性,道德积于一身,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为众生道纪照明镜,与众生同在,不生不灭而永存,岂有忧患过失,岂有烦恼呢?那不也就是达到了“故无尤”。落于后天的无尤而保持无为,保持先天,能够无心、舍身,就能“无尤”。这是对这一段的总结。

按照圣人之治的方法来讨论这一段,这是对天元金丹实践者炼形化气的系统工程,提出了语重心长的严肃忠告。我们要想步入炼形化气的上乘状态,就必须全面地遵循水德,掌握水德,认识水德,遵循水德,重视水的上善之性。只要把握了这个根本,才能在整体心身的先天转化和变化中没有过失与烦恼的产生,没有忧患的形成。这个关键就是处下不争,处中不争,处虚不争,处无不争。无心也就无争,有心就有争。心身在全系统的再造过程中必须要无为,一旦落入后天就风险万分,切记、牢记!

修养道德的大成就的境界就在前面,但也就在水的上善德性之中。不可不识,不可不知,不可执意妄为,不可好高婺远,不可不遵道德之行。必须要脚踏实地,按照大系统论一步步地修证进行变化,才能达到真人的大乘境界!

第九章持盈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讲解:

对《道德经》的学习要敢于暴露自己,要敢于敞开心扉,整部《道德经》的实践系统也是同样的原理。希望尽快调节到符合《道德经》要求的状态之中,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想通过今天的讲解,使大家能够进入一个对《道德经》更深的认识过程。

道德修养和圣人之治的实践,都必须高度地保持符合道的本质特性,既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既不执着,也不散漫,应当将心和身都立足于太极图的中央,执两而用中,整体把握阴阳,居无驭有,处无为而驭阴阳。

老子在上一章阐释的“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以及具体效法水德上善的具体方法以后,在这一章中,又对人们最易犯、最常见的偏执错误,又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和谆谆的告诫。老子在第一章从“道,可道,非常道”下笔,到第九章的“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为止,刚好是一个九数,所谓纯阳完成之数,就是说通过九个阶段的修心、修性、修命,完成返朴归真,复返于道的大系统论的总纲,可以说这九章就是总纲。完成了这九大步骤,就完成了大系统论的总纲,也就能够成道得道。老子将道德修养和圣人之治的方法论,将道的体和用阐释到了阳极大成之数,最后点出了:修养者和实践者,无论处世,还是道德修养,待到功成名遂之时,应当及时身退,遵循天道的自然规律。

观之于物而知身

这一章共分为三段。第一段运用了拟比的手法,以事物而言道德,观之于物而知身。“持而盈之”及“揣而锐之”,实际上是运用事物的现象、人们处事的现象来打比喻;通过事物的现象来宣讲道德,观物之身,取之于物。也就是说,观到了物,也就知道自己的身该如何行、如何做。“观之物而知身”,这是对“正善治,事善能”更进一步的阐释。

这一段是对上一章的深化,主要运用拟比的手法,将上一章“上善若水”中的“正善治,事善能”作了更进一步地展开深化。

第二段是具体的言治于身,“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是讲世间的财富物质:金银、财宝、玉器等贵重的物器堆满房间;强调了财宝的必然流动性,不可据守性。我们如果得到了金玉满堂,如果不能够正确地对待,只是积累而不施舍,你就无从保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富贵,自恃财富的拥有、名利的拥有、地位的显赫而骄傲,这对自己具有深深的损害性。这两句是指对待富贵的错误心态产生的危害,也是对“心善渊”做出的更为深刻的说明。

第三段的“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揭示了人生和道生的根本哲理,也是对“动善时”进一步具体的阐述和说明。

这一章三段主要讲了这些观点,如果要展开而言,则内容比较多,也比较丰富。

第一段“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持:主要指的后天意识的执着持守,放不开,松不下,追求那种盈满与完美,佳上加佳,好上加好,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损溢,过多了就溢漫出来。从字面上解释,以物喻理:如果不把持住修空、修无,而以意识中的欲望过度地持而盈之,那就违背了“谦受益,满招损”的基本原则,就会发生沮丧的现象。对“持而盈之”这种现象,是世人之所常见。 “持盈”危害必然出现,怎么避免呢?。老子在这里提出了“不如其已”的方法,与其走向反面,还不如及时停止这种执着,止欲息念,不过度去追求,反而能够自然得到,实现我们的修证目标。执着持满,必我倾覆,不如适可而止。

我们道德的修养实践,必须要保持良好的心修状态,要在心中建立符合自然根本规律和法则的认识论和世界观,而不能被世俗的欲念欲望所左右。应当认识天道的自然法则,明白天赐人生的真谛,不要迷失了本性,正视因果,正视现实,为而不执,行而不迷,知足常乐,自在安泰。如果我们身心迷于红尘的名利,执着去贪求,欲望无止境,心身必定会遭受无尽的痛苦,魔难和烦恼也会接踵而至。

人降生在世间,看起来好象是赤条条而来,但以道生观而言,人是一手携福,一手携罪而来到人世间,善因与恶因,都是一点灵光在道纪时空历史中自己造成的。无论凶吉祸福,贫穷富贵,都是一种自种自收,自做自受。一个人应当珍惜难得的人生机遇,积德扬善,消罪累福;而不是消福增罪,无视自然因果,执着于有,造恶因,必然痛失人生。如果贪欲过重,欲望追求无限,身后有余还伸手,必然会导致眼前无路想回头,但是等到想回头时,就已经太迟太迟,为时已晚,无后悔药可活,都不能不吞下这个苦果。

作为道德修养者,我们生存在世俗间及空间,一定要明白人生的真谛,正视因果,正视现实。要为而不执,行而不迷,公而忘私,以此作为人生的准则,道生的准绳。要能知足常乐,知足常乐才能确保安泰。在我们道德修养者中,也有身后有余还伸手的现象。“身后有余还伸手”不就是在持而盈之吗?许多人由于对自己'历史’书写的过程并不知晓,并不了解,因而过高估计自己的福德,拼命地钻营,拼命的积累,那怕身后拥有一座金山,他还是继续动心动意而为之,去索取更多的获得与拥有,但其结果是这座金山更容易丢失,等到眼前无路想回头时,为时已晚。所以老子在这里告诫“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知足常乐乐常存

应该还是保持中和状态,正确认识我们的意念和心灵,对任何身外之物的追求,都应该保持一定的适度,不能超越这个范围,不能偏离自己所种的因。对自已所构成的因果,无论大小,不为也不对。但是为而过执也是错误,所以要求为而不执,行而不迷,只有执中,才能够正确把握住。有些人读《道德经》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就偏向一端,就什么也不干,放弃有为,对不对呢?这也是错误的。有个故事:有一个人相貌非常有才,很多人给他看相,说他是百万富翁,亿万富翁,高帽子一叠叠地给他加,他听了也沾沾自喜,对着镜子自我欣赏,非常陶醉,以为这一下子可以成为百万富翁,万贯家财,那就等着老天爷赐予吧!结果他什么也不为,最后用尽本有的家财后,沦为乞丐,沿街乞讨。因为他太懒,什么也不干,遭到亲属的冷落,众人的嘲笑和漫骂,他甚至流浪到异地沿街乞讨,因为他年轻力壮,在这种情况下去讨饭更为难,体质很好,五体俱全,没有残疾,当然就会受到奚落,最后在一个破庙前的大树下,又冻又饥倒毙了。一点阴魂飘飘荡荡到了地府,他找阎王扯皮说:“我生前很多人给我看相,说我是百万富翁,万贯家财,为何我沦为乞丐,饥饿而亡?”当时阎王翻开本子一看说:“你的确应当是富翁,应当有万贯家财。”他说:“那为什么我就没有呢?”阎王说:“其实你随时都有,包括你临来这里之前,你所躺倒的树下面,你只要把垫在身体下面的枯树叶稍微挪动一下,更适合你安睡的话,你就会发现树叶下就有金砖。就因为你太懒,什么也不作为,一切等待现成的,所以你就什么也没有,最后仍然是饿毙而亡。”

这个故事说明:人不能认识自己的因,也不能知道自己的果,一旦知道了这个果,他会放弃作为,不去努力,就会走到“持而盈之”的另一个极端——不持而失。为什么要我们为而不持,行而不迷呢?从这个简单的故事里给了我们一个人生哲理的启示:应当修好这个中,这是值得我们进行一番思悟的。如今世俗间高速发展,这种快节奏的社会,人们更不能太明了这种无为而得。但是从另一面去看,如果不重视这种根本的因果,而贪得无厌,必然会走向一个极端。无论那一个极端都是错误的,但最常见的仍然是“持盈”现象,所以老子在这一章里就点出来了。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是说人生的持盈现象比比皆是,小至身边的琐事,包括吃、喝、穿、卧、行。大的方面有名利的攀爭,酒色财气的苦心钻营,永不止息的积累,永无满足之时。就谈吃,你“持而盈之”没有?我所见到的许多人,在对待吃的问题上 “持而盈之”就很明显,他既要满足口感舌欲,而却去欺负自己的肠胃,虐待自己的身心;只要是好吃的,有味的,一定要吃到肚胀胃满,撑的不能动,这就是吃的 “持而盈之”。明明已经吃不进了,但就是停不住嘴,管不住自己欲望对嘴的作用。怎么就不能及时停止呢?为什么管不住呢?有的人今天吃了这样,明天想吃那样,好的更想好,精的更想精,这不就是“持盈”吗?

再说说喝。看起来一些人在喝的问题上好像不会持盈,其实也不然。在心没有持中用中之前,吃喝、穿戴、睡卧等方面,很难说不持盈的。喝要喝好的,喝的是矿泉水,喝的是五粮液、茅台,高上加高,精上加精,“持而盈之”的喝,酒桌上的这种大吃大喝不是持盈吗?新闻报导里也常见这种现象。有的人用公款去持盈吃喝,结果遇上了假茅台、假五粮液,一桌的人全部都中毒,拉到医院去输液洗肠胃,这难到不是持盈带来恶果的损失损害吗?

无论是在吃喝上面,还是在穿戴上面,我们都应该回顾一下,检点一下,联系一下自己,看看有没有持盈现象?现在是社会时尚引导人们的穿戴睡卧,世人都在追求好上加好,精上加精,美上加美。作为一个道德修养之人你随波逐流了没有?是否居中对待这些现象?是涵养自己的道德,修持自己的身心,还是随波逐流去追求吃喝、穿戴、玩乐?怎么样去修证道德?就得从这点点滴滴去修,去改造自己的心灵,建造自己的灵魂。如果你持盈揣锐地去追求物质浊流,一心想达到这种时尚,要达到这种潮流,还不如及时的“不如其已”。我们的一生如何对待吃喝穿戴睡卧?这对如何对待自己的事业都是指南针,都是一面镜子,可以照见我们的离道失德,而不仅仅只在外在事物上。要联系身内的事,身边的事情,去参照,去修去悟,要看到其中的优劣,鉴定一下是否失道了?是否离道了?是否丧德损德,妄吃妄喝,乱吃乱喝?是不是这样?在道德修养实践过程中,在对自身不自知的情况下,就妄自定下目标,执意而为,揣之锐之,使自己的身心受到损害,这不就是“揣而锐之”、“持而盈之”?完全是的。

我们应当结合自身的道德修养,分析自己身上存在的持盈和揣锐,校对心灵。在我们的一生中,这种持盈和揣锐,可以说是比皆是,已经充满了我们的心身。不能总是就事论事,不度自己的身,不度自己的心而来参道德,来应道德。揣锐持盈有大有小,有损害的严重与轻微的区别而已。如果不能防微杜渐,不以小见大,必定酿成后期的大祸。在这种状态下不能制约揣和盈,那么到了一定阶段更是风险万般。世俗间持盈的事更多,当官的永远也不会嫌自己的官位已经到顶了,可以满足了。有了副职,他想正职;有了科级,他想厅级;有了厅级,他想当省长、当部长;甚至有的人想一步登天,而不是退步想一想:自己的福德够不够?为社会的贡献能不能达到一定量级?只是拼命的钻营,指使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永远没有感到官位的满足。

道德持身无险危

商人富人是不是持盈揣锐?也是比比皆是。有了百万要千万,有了千万攒亿万,将自己的全付身心投入到其中,那真是舍身舍命而为呀!削尖脑袋而钻,为了财富的积累,永远也不会嫌多,最终又怎么样呢?看一看历史,看一看现实,也就知道了。有的人追求声色,在声色场中难以自拔,在声色场中揣和锐,持和盈,没有休尽的时候。如果到了要退出来的时候,必定要耗干自己的精气神他才肯罢休。但是天道无情,你迷恋于声色,就给你一点历害,惩一惩,罚一罚。世间人们迷于其中,倒下去一批,又拥来一批,永远没有止境,无论是哪种环境,哪种场合,都是如此。前赴后继,绵绵不绝,无论官场,还是商场,倒下一批,又拥上一批;倒下一批,又拥来了一批。但是每一批人中都是身后有余还伸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到没有路时,已经是悬崖了,回不了头!他被自己的名和利推到悬崖之下,但是觉悟者又有几人呢?可以说稀之又稀呀,凤毛麟角。都是在拼命地揣锐,唯恐利禄不长不久,唯恐自己享福不厚,唯恐自己生命短促,而在身外想方设法去钻营,富了整日防危虑险。当官的也同样战战兢兢,生怕被排挤,被诬告。有了财就想请保镖护卫,要转移财产,埋藏财产,隐瞒财产,何等地劳心劳力!这不都是持盈揣锐吗?持盈揣锐都反应的是人心的不知足啊!没有止期,心中没有一刻的安宁,心终日就悬在半空,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睡觉都不安宁,冥思苦想,烦恼也就不断。

在学习圣人之治方法论中,也同样广泛存在着持盈。掌握了“上善若水”的道理,效法上善的水德,利于众生而不争,这才是根本的出路,才是做人和道德修养行道的根本法则。天道贵虚,太上贵德,适量持中,永不持盈,也就不会损德败道,耗福损寿。道德修养者成道,行道于世,必须要高度地把持住,持盈之苗不生,倾覆之患不萌,随圆就方,善巧方便,不偏不执,也就符合天道,而没有患失。道德修养者更要严防持盈和揣锐,我们在上边讲了一个无为不做的故事。世上持盈的故事也比比皆是

下面再讲历史上一个故事,人心难以满足的故事。

有一个成道者行道于世,他走到某地,发现这里有他的一段前因,掐指一算,垂目一观,他查出来有一对老夫妇,历史上对他曾经有恩,他就想还报。于是他直趋老夫妇的家里。这对老夫妇开了一个水酒小店,老夫妇也是善良心肠。他以一个晃晃荡荡的病人状态进入老夫妇的店中,就一病不起。老夫妇对他也是一片仁慈之心,收留在小店中养病,并且一日三餐侍奉他。过了半月之久,在他们的服侍下,他病体逐步康复。在他患病期间,他提出一些苛刻的要求,二老也不惜变卖财产而为他诊治,救治于他,半月后他病好起来了,心里非常感恩,就说到:“你们两位老人家太难了,我没有什么帮助你们的”。于是就走到院子里对着一口水井,施了一点方法。又对老人说:“你们以后就不要起早睡晚地去酿酒了,就用这井里的水当酒卖吧!”。老夫妇当即把井水舀上来一饮,果然甘香无比,就是地地道道的酒啊!井水变成了酒。说完后这位成道者走出户外,离开了老夫妇。

数年之后他游历经过这一带,他感知到一饮一啄,我用这种方式回报他们,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不知道结果如何呢?于是他又找到原来老人居住的地方,进去一看:呵,茅草屋已成了高房大厦,面目涣然一新,高堂大屋。二老很热情的接待了他,叙起阔别之事。最后他又问到:“你们还有什么要求?”老夫妇说:“仙人在上,受了您的恩惠以后,我们生意越做越大,商店越开越多,酒卖得越来越好。但是这一带向商业发展以后,我家里养的猪没有酒糟。井水直接是酒,不经过酿造,就没有酒糟喂猪了”。道人灿然一笑,提起笔来在他家墙上写了一首诗:“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井水变成酒,他还要酒糟”。

这个故事看起来是说老夫妇的人心“持盈”,没有止境。但是这位行道者的持盈,也应当头棒喝!为什么这么说呢?作为行道者,他的还报一定要“量因依果”,不能越轨,不能持盈,不能揣锐,不能动人心,动后天的欲心。更多的还报,必然带来祸害,不仅祸害了这对老夫妻,而使他们产生更大的贪欲,失去了原来的淳真。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行道中的布施要以因果律而行,不可揣,也不可盈。

这个故事是对老子这一章的“持盈”、“揣锐”的一个活生生的注释。大家可以参悟一下。参悟一定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站在老夫妻的立场上看,一方面站在道者的立场上看,综合的鉴别它,才能体道悟道。这个故事是讲的行道,是指一个成道者如何去行道?在行道过程中如何不“持盈”,不“揣锐”?

持盈揣锐必受损

这一章的普实性范围太广了,不单单是指成道者,对做人也好,道德修养也好,都同样适用和有效的。这一章从本意上、从实质上而言,是对成道者的谆谆告诫,告诫行道者如何行道持身。

对于行道,不要局限的理解。“行”指的是整个过程,是指的道德修养的全过程,从下手到了手,一言一行都是行道,只是看行道是正确还是错误而已。成道以后的行道,由于能量极高极强,后果极深,就必须强调自然珍重,不可“持盈”,也不能“揣锐”,“持”则一定是正识真意,符合自然根本规律,不昧因果的法则。我们修证者在行持的过程中,必须建立符合天之道的人生观和道生观。要清心寡欲,要制服阴我之心,为道日损,远离持执,坚决摒弃持盈揣锐,保持心地的空明,心灵的虚净。要淡泊名利富贵,学会看空。为道者一定要注意远离法执法迷,尊道贵德,修心,修中,修虚,修无为,公心生而尽性颂,以“功成名遂身退”六字真言为准则,为原则,来实践“不持盈,不揣锐”,规范自己一生道德修养和做人的生命之旅,自觉地遵循自然大道赋予我们每个人的基本生存法则。这对道德修养者而言,更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再造过程,主要是遵循道生的根本法则。大家可以议一议,人生的法则有哪些是正确的?道生的法则又有哪几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列出来看看,能真实不虚地去遵循人生的法则、道生的法则,才不枉来人世走一趟啊!这是讲第一段的前半部分。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这两句又该怎样去解读呢?“揣而锐之”是指用后天的意识为主导,有意无意的锻磨、捶击、敲打,过度运用意识去完成生存的所需所应,追求完美无缺,陷入片面的后天意识之中,不切实际的盲目追求,用人心意识去争,去争取物体和事物的锋锐无比和极端完美,执着追求于过度的纯清,过度的正确,过度的出众,脱离现实社会环境,这是没有明白大道自然真常的表现。有了这种考虑的后天思维状态,也就不可能长期的保持住这种锋锐的现状。树大招风,刚则易折,出头的椽子必然先腐烂。锋利和锐利一体而言,还可以微微起些作用,但不会久。一把砍柴刀的利用也是如此。记得我小时候砍柴,临去之前一定要在磨刀石上把刀磨的非常锋锐,上山砍上一担柴以后,走上十几里路回家。当下次再砍柴的时候,同样又得磨它,不磨刀柴就砍不动。由此而知,锋锐对于某些物品来说,它还是适用的;但对于人来说,就要去思悟。一把刀不磨就变钝了,你要不断的揣锐,一把砍柴刀不断去磨就变成月牙形了,因为它太锋锐,所以它就会失损,一次次地失损积累在一起,它的身体也就消失了,丧失了。

为什么说“揣其锐”不可长保?仅从刀这件物品而言,它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了。我们道德修养也是这样。俗话说:“树大招风”。树招风是因为体积太大,风一刮来,枝条伸得太开,占的空间太大,所以容易折断。我们看房屋的墙外椽子,都是斑驳陆离腐烂了,但在房顶瓦下的椽身却保持完好无损,所以圣祖用“出头的椽必先烂”,来告诫世人不要揣锐。我们做人和修证道德,就必须严防锋芒过锐,一旦锋芒过锐,必然招致挫钝和失败。追求长生而失长生,揣锐益寿而损寿。这个道理要深深去参悟它。

人的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如果不认识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就是自己的一颗私心、欲心、智识、妄意,那样一生也难以成为明白人,只有对私心、欲心、智识、妄意认清了,看透了,知道它是使我们离道失德,流浪生死的种子,那才能是一个明白的人。对于我们的私心、欲心、智识、妄意,如果不能以道德的正觉正念加以制约和规范,任其发展,那么持盈揣锐也就难以归正觉,你就会盲目地拼搏揣锐一生,永远也不会有一刻的轻松自在;就会在名利场中颠簸荡漾,把你弄的晕头晕脑,把你的精、气、神败丧得干干净净,耗干体力,痛失人生,枉为人生,白来人生一趟。如果积累的恶业过多,恐怕从此也再难得人生。

道德修养者和修证道德者,不可持揣锐之心和身,一定要效法上善的水德,“居善地,心善渊”,恪守不争的处世原则,用不争来规范修持心中道德之根。古往今来的圣人,都是窥破了阴阳,掌握了阴阳互变的奥秘,以无为居中来应世处俗,轻松自然地驾驭和顺应阴阳的盛衰变化,不持盈,不揣锐,大智若愚而希言;大巧若拙,而善治。他们的大智慧深藏于内,古往今来的圣人医国、医因、医人的方法,都是顺而用之,从不张扬于外,从不显露于世。所以圣人的圣德行之于天下,没有祸害。如果成道者不仿效圣人的这些特点,而去持盈和揣锐,就必然要栽跟头,要损德败道。我们做人的道理也是这样,要象圣人那样窥破阴阳互变的道理,跳出阴阳的制约,既不持盈,也不揣锐,修好这个中,用好这个中,仿效“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正善治,事善能”,把它用于修证道德实践的全过程,都要高度注意“不持盈,不揣锐”。

阴我浊识谬千里

虽然这一章是对成道者的心声而言,但对修证道德者而言,是贯穿于从下手到了手的全过程。我们修证道德者在未成道前,阳我还未登位,是以心阴为君,浊意当家,真意还没有明确的树立起来时,心身被阴我浊识牵着鼻子走,陷在阴阳中转磨的时候,所思所想所判断的,十之八九都是错的。不要以为自己对,有时看起来好象正确万分:“啊,这件事情那是铁板定钉啦!没的话说了,肯定是这样”。但可惜的是对修证道德而言,你却恰恰错了,貌似正确万分,从本因上一剖判,则谬之于千里!修证道德的很多人还没有脱离阴我主事,许多阴我主事的人臭味相投,聚在一堆岐见纷纭,妄论道德,互相受到牵制和影响,失道失德。为什么呀?因为心场没开,还没有真正学会执中原则,没有把握住将执中贯穿在从下手到了手的过程中,没有重视心阴的清理,任凭阴我在自己的内环境中称王称霸,左右意识的产生,任凭浊意当家,抑制正意真意的萌生,被阴我牵着鼻子走。与别人的阴我一拍即合,同病相怜,遥相呼应,没有真正战战兢兢的去修心。分析一下自己,是否自己的阴我很自然就持盈揣锐,在外面跟着别人跑,在内环境跟着自己的阴我跑,在外环境跟着别人的阴我跑,陷在阴阳中转磨子,有可能转很长很长的时间,有可能一生都跳不出来哟!浪费一生,如果自以为是,自以为聪明,用阴我之心去帮衬别人,也就祸害于人啦!

阴我心产生的不是正见正识,都是浊见浊识,既能满足你的欲心,也能满足别人欲心的一些见解。唯有进一步想一想自己所思所想,所思所判,也就能脱离阴我之心的蒙蔽,能够警醒。在我们修证道德者之间的相互说长论短,议论事非,判正误,不团结,分崩离析,矛盾四起。这样个人也难进步,道德修养举步维坚。阴我主事的人从来不知道返观内照,从不找自己心里的原因,处处说别人的不是,某某人对我不起,某某人对我没道德;天不公,地不平,别人都不对,社会也不公。这种人始终是看外面,在外面寻原因,他不会也不愿意用镜子照自己的心,用日月星三光来冲涮自己的灵魂。不修心的这种人,嘴上修而实质上不修心的人,对修证道德的祸害太大了,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学了《道德经》,对这种错误现象严惩不误。我们要学会用《道德经》救己救人,不要轻易跟着阴我之心乐颠颠地跑,跑到泥潭里还不知怎么回事。特别是还没有把正见正识建起来的修证道德者千万要注意,学好《道德经》,掌握《道德经》,运用《道德经》,规范自己的身心。也清醒的认定现实外在的环境,才有希望请出自己的阳我,搬出自己真正的道性心君。任何一个地方不合谐、不兴旺,任何个人的进步都会缓慢艰难,其根源都是来之于修证道德者内部的阴性作乱。由于自己的阴我猖獗,只是当局者迷而已,大家都陷在里面了,都在用阴我心来揣测分析,都在用阴我心来辩识一切,都在分析别人的疵,所以也就不能自拔。我说的重一点,希望大家校正自己的心,是为了大家好。

阴我的这种持盈和揣锐特性,不能做到处下不争,不能“挫其锐,解其纷”,这都是炼己阶段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否则你就无法真正的进道,修证道德者制服不了阴我、私心、欲意,建立不起正觉正念,就必然会长期陷在阴阳中,顺转颠倒一生,不能实现跳出阴阳的制约,最终也会老死在阴阳之中,这是一个关键。如何对待阴我?如何对待我们的浊识浊见?如何对待我们的正觉正念?该是时候了。

我们学习《道德经》应该确立正确的认识,该是整体把握的时候了!不要姑息自己的阴我之心,不要放纵它们在我们内天地中称王称霸,要尽快将它抑制住,将这个猴子脖子上套上绳子去驯服它。心猿意马,这个马是野马,这个猴子是野猴,要加以驯化。如果它没有驯化,我们修证道德的水平难以提高。不从心内去下功夫,而在外面去想办法,只能是隔靴骚痒,一辈子也难以解决真实问题。

根本不重视自己内部的基础建设,都是以阴我心为心君所导致的,是被阴我心牵着鼻子在盲目地揣锐,在追求高精尖,你认识到没有?有些人是在阴我心欲的蒙蔽下沉迷,持盈揣锐之心不停,执象冒进,贪心不止,被阴我耗尽三才而浑然不觉。这种道理说了多次了,但是真正认识到没有呢?并不是人人都已经认识到了。有些人虽然言语上认识了,但还没有到觉悟、觉醒的程度,真正做到了番然醒悟,脚跟一转,再也不跟着阴我跑了,那才是真行。

地狱门前僧道多

我们体内的心猿也是这样,你重视了没有?看透了问题没有?是顺着它来,还是跟着正觉走?是持阳我、真我心,还是持阴我心?这只是转念之间的事,但效果却是天壤之别。纯阴和纯阳只是一己之差。如果不抓住阴我心退位这个根本,让它全面真实地退位,它就会牵着你永远的流浪生死。阴我阳我,正见邪识,长期在我们心身内天下进行着一场交织拉锯战。打日本鬼子八年抗战已经够久了,难道我们内环境的正邪之战真的还要拖到十年、十二年、十四年吗?不要让阴我和阳我、正见和邪见长期打消耗战了,要打一次解放战争,把整个战役一气呵成地拿下来,让阳我真正地停立在身中心中,甚至把真我瞬息间请出来,这才是大丈夫、烈女子。在修心上首先要实现这一目标,就是顿悟之门,舍去正心正觉去谈渐悟顿悟,那都是妄谈妄言,是迷惑人的。我们不能容忍此阴猖獗于内,而虚度自己的一生。如果我们还允许它占据在心君的位置上作主宰,那就是看起来在修养道德,其实是在自欺欺人,欺师欺天!这种现象不从根本上改变,再加上用持盈和揣锐表现在世俗中,把十年炼己突出地表现口舌上,标榜自己是道德之根,也就等同于祸害世间,危害家庭,危害社会,造业于大道。

为什么古人说“地狱门前僧道多”?因为造的业太大了,一天都不愿意放弃阴我心,舍不得割掉这个尾巴。就那么难以舍弃吗?就那么难以配合吗?留着阴我才是真痛苦,真不自在,才是真辛苦,真烦恼。真正去掉了阴我看一看,去试一试,去尝一尝,去访一访,你就知道了那种愉悦、那种自在、那种真常的滋味,不就能坚定信心了吗?认真去读诵《道德经》你不就清醒了吗?把《道德经》的能量真正吸收进来,在心身内消化透彻,那么对阴我的本质也就真实的认识到了。

要首先摸着修心炼己的真门坎。看一看有多少人摸到了这个门坎?修心炼己的门坎进去了没有?要真正掌握修阳我真我心、去阴我的方法,而不是在口舌上逞功夫;要把修心炼己的方法论落实到心腔中,落实到大脑内,落实到心志和机体上,狠下一番深功夫。如履簿冰小心证,防微杜渐识心阴;念起欲动辩正邪,虚心实腹是根本;挫锐解纷持正觉,念起退步不持盈;欲动处下不揣锐,节节精进真我成。能做到这些,进道不难,成功也有希望。关键是在心性和形体上是否真下功夫,痛下功夫。

有的人运用人心修养道德,修心炼己还没真正动工,还没打开心,还没有认识到《道德经》该如何参?前提条件如何?不具备条件就想进入徼和妙之中,可能吗?抱着阴我为君观徼与妙,阴我为君观徼妙,定借误入岂有真,假作真兮真亦假,竹栏打水终成空。在此奉劝这些人,赶快调整自己的心,要内求于心中身中,尽快树立起正觉正念,才能同步学习和体悟万经之王的《道德经》,共同迈入众妙之门。如果还抱着一颗大人心不肯放,学习《道德经》,那前途是很渺芒的。

为了学习好《道德经》,在前期首先要把基础工程高度重视起来,要认识“我凭什么来学习《道德经》?”《道德经》是一个大公无私、无心无欲、奉献众生而没有半点保留的大学问。我们如何规范自己的心,规范自己的身,找到一个更接近《道德经》环境状态的理想界限之内,这可是最关键最根本的。如果一面还在留恋阴我为心君来统领自己的内天下,而另一方面却又想得到高能量的道德滋养,这是不可能相溶的。水火怎么能够混在一起呢?解读到这一章和上面几章,我们必须有这个理念,痛下决心,狠下决心,坚决下决心来清阴,而不是停留在嘴,而是要落实到胸腔里,落实到大脑之内,落实到全身之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树立起正觉正念,才能够同步的学习和体悟万经之王,共同迈入众妙之门。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它的一切都是没有指望和希望,那只能是幻想。

修证道德者中有的人对修证道德的具体方法趋之若骛,但对道德的学习方法却表现的不那么兴趣盎然。而是持而盈之,揣而锐之,宁愿舍得化时间和精力在具体的方法上,而对修心的方法却淡然处之。这都是老生长谈了,本来应该认识的很清楚了,这实际上是被阴我在障碍着,大家认识到了没有呢?一个阴我真正退位的人,将修心的内容都是当作为宝中之宝,抓住了他就会细嚼慢咽,反复地咀嚼品尝,消化吸收。但阴我主事的人呢,他对修心的方法必然是不屑一顾,淡然处之,敬而远之,敬而畏之。为什么呢?那是阳我让他退位,使他警觉惧怕,因而在他的意识中轻看它,慢看它,藐视它,蔑视它,还以为自己心修状态很好。

沉舟侧畔千帆过

对如何辩识阴阳,修证道德者很多人对具体方法兴趣浓厚,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实践,但是大多数人都收效甚微,甚至全无感应。为什么?找到了原因没有?不重视修心的基础,不重视对阴我的制约,不重视正觉正念的立起,必然“持而盈之”,“揣而锐之”,最后他就沉下去了,他就迷失了。没有修心作基础,十之八九都会翻船,虽然也能讲的头头是道,但终不可长保!所以老子在这里告诫“不可长保”啊!” 修证道德队伍中这样的例子还少吗?这其中的原因在什么地方?不内求,不在修心上找原因,终难找到答案。修证道德的每个人都要掌握这一段,掌握这个特点,正道的方法。正道的方法必然是恒顺众生,因人心修持道德的层次境界而设法。当人心为君,正觉未立未坚之时,在基础、初级阶段顺而导之;当正觉立起来,心阴能够退后之时,就可以根据高级方法导引之;当心能入无为之境,能够居无为而驾驭阴阳时,就以圆成合道之法促其成道了道。正道之法都是循行大道,以心为轴,而展开法境特点的。盲目的持而盈之,揣而锐之,就没有不碰南墙而被撞得鼻青脸肿的。

修心始终是修证道德的根本,是主宰,是灵魂。如果掌握了特点,懂得大道是以轴象而展开法性的特点,就能很好地再造自己的心,也能知道自己现在处在哪一阶段,及其相应的证道的方法。大道之法的确就是这样:恒顺众生,为众生的心修状态而法。

修证就要做到步步见验见真。沒有进步,或者进步渐微,都说明你自己没有调好心。不要到外面去找原因,要落实在自己心里去找,就在自己阴我心上痛下一番功夫,那才是找对了地方,找对了症结所在,才有放下阴我的机会,才有真进步的可能。如果偏离了自己心道的基础,而去乞求更高更多,更持盈、更揣锐,怎么能够实现道德的圆满呢?,实现不了!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希望大家都能够正确地剖析自己,加快实践《道德经》的步伐。

退步原来是向前

怎么能放下阴我心、建立正觉正念?真正达到“我退位,吾登台”,才是真修证道德。只要你处好中。只要我们正觉正念建立起来,“我退位,吾登台”实现了,《道德经》中的内含就会出现在我们的实践中,你只要自然去配合。如果没有正确对待修心炼己这个问题,那就还是退后一步或半步,调整一下修心与观心。退也就是在进,不要以为是真的退,这种退反而是更大的进,更好的进。

老子讲这一章的立意,虽然是讲成道以后的修为,但也是指修证道德的全过程。成就以后会不会有揣和锐的产生呢?只要有其身,就会有这种可能。所以即使成道了,也要注意:“成道莫沾尘,惹尘必败身,盈锐最损道,沾惹易惊心”。这是对已经有道的修证道德者点示这四句。关于成道者的事,在这里也讲一个故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慧者观慧。

话说从前有师兄弟两人,在山中修道成真了,有道了。兄长默默,师弟急于建功。他在山中对技术非常重视,也有点基础,修出了“纯阳点指”,正好修了这个方法。但他的方法技术远胜于其兄长,一般的小块石头一点即成金,师弟的本事称奇,小山大的石头一点也就成金。他在想:什么是最大的功德呢?度人是最大的功德,现在的人都喜欢钱,贪财钻钱眼,把铜钱套在脖子上不肯取下来。如果有人看破钱财,不重视钱财,就有希望把他度过来吗?所以就用他的“阳点金指”,想在社会上去找几个弟子,看能不能找到。他想:我这个技术肯定能找得着的,结果他就来到红尘,用这种方法试试,看谁不要钱?他从江南跑到江北,从东北跑到新疆,长城内外都走到了。他见了每一个人,觉得还可以的就跟他说:“你要是不爱钱,我就教你得道成真了。”而且现场表演,拿一块石头一点,变成黄灿灿的黄金。但是所有的人一见到金子,马上抓起来揣到口袋里。“呸!我跟你学什么道,我有这块金子就够花了”。说完转头就跑,一晃三年啦,游遍了大江南北,没有找到一个说不爱他变成的黄金,不拿他黄金的人。终于有一天,苍天不负苦心人。他遇到了一个拣了一块指头大的石头,点石成金,说:“你要不要?”那个人也不说话,把脑袋一摇,不要;他又拣了一块拳头大的石头,也点石成金,问他“要不要?”对方也说不要。后来把几米见方大的一块石头点成金,问他“要不要?你几代人也花不完。”谁知对方还是摇摇头:“我不要”。他心里一喜心里想,看来找对了人了,终于找到一个可度之人啦!真是苍天不负我也。就问他:“指头大小的黄金你不要,像山一样大的你也不要,你真是好啊,把钱财看空了,你可以修道。”谁知对方却说:“不,我要你的两个指头。”说着就来掰他的手指。这时成道者才如梦初醒,原来在红尘找一个不要财的真难,持盈者众多,揣锐者不虚呀!这个故事就留待我们大家去思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教益。

金玉满堂终难守

第二段:“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这四句话十六个字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解读起来,内容的确非常丰富。因为老子在撰写《道德经》的时候,是面对着整个众生,面对着整个宇宙,面对着整个社会;也面对着每一个人如何复归于淳德?如何复归于道?作为道德实践者,对这里的内容应该掌握的更全面、更深刻一些。对于社会而言,我们将其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剖析,这样对于如何做人也是一个遵循的准则。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简而言之,就是说金银、玉石、宝贝累积堆满了房间,也不可能长期永远地保存拥有它们。这个“守”,也就是保存和拥有的意思,“满堂”,就是堆满房间,堆满一个空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世间的一切金玉财宝,都是天地赐予人类的养命之物,它的道性特点就是流通,似水一样的流动,人们只是凭福德而暂时的加以利用,从而满足社会生存的需求。

财富都是身外的流通之物,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占为私有。这个道理每个人都能够理解和接受。但是,由于一颗欲心和一己之私,阴我之心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和大脑之中牢牢地固守着,即使是明白这个道理,也还要执著地去累积和固守它。一切财富都是取之于社会,散之于社会,这是个必然。单纯凭个人的贪心欲望想去多占多有,最终必然是反而被财富所累,不仅失守于财富,也会失守于道,失守于德,失守于性命。所以,对金玉满堂的“守”,如果不能破,不能明白,最终的结果必然导致人财两空。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积财就象积水,守财就象堵水。愈积的多,也就愈堵塞的多。水越积越多,堤岸也就越提越高,最终还是会堤溃而崩,反而被水所困,被水所淹,这一天终究会到来的。对财宝这种满堂的积、私欲的守,终而必是积不成,也守不了。如果财富积聚到满堂程度的时候,应该遵循散财积福的原则,散财是可以积福的。如果能将所积财宝施舍于社会,济困扶贫,利益众生,那就是舍财积福,这才是正道。

可惜的是人类常常被阴我的私欲心所蒙蔽,不知道道德的贵重,不知道财富的过度累积而对心灵的腐蚀作用。金玉积到满堂,顽强去固守,就会对自己体内的道德场起到堵塞的负作用。如果不知道道德的贵重,沉迷于身外之物的拥有,贪恋于金玉财宝的积累,心就被物象所迷,被闪闪发光、灿灿发亮的金玉满堂所惑,自觉或不自觉的堕落成为金钱的奴隶。在物欲横流的万象之中,视金钱为万能,而进行钻营,以拥有财富为荣耀而去豪夺,以积累为满足而去损人利己,不顾及财富流通于社会的根本规律,漠视道德为生命之本的法性,凌驾于自然法则之上,为一己之私而积,没有休止,无有穷期。这种状态,纵然能够达到金堆玉积而满堂,由于违犯了自然的根本规律,最终也只是暂时的富有,没有几个人能够终生持有,最终命尽身弃的时候,仍然还是孑然一身,空空如也。

老子在这里用这一句话,是在警示世人重财不如重道,积财不如积德,守金不如守德。只有修养道德作财富的主人,而不是作财富的奴隶,以财来养一身的道德浩然正气,才能在利益众生和奉献社会中生活愉悦而充实。这个观念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现代社会,一种强大的浊流滚滚荡荡,使人们都沦为财富的依附,成了财富的奴仆,被财富金玉所驱策,被牵着鼻子,苟苟营营,完全丧失了人生真正的精神价值观。君不见许多人将铜钱都套在脖子上,将铜钱作为眼镜戴在自己的目前,以孔见和管见来认识自然和认识社会,使自己迷失在追逐财富的浊浪之中。这一现象可以说也是贪污腐败、抢劫偷窃等一切犯罪的根源所在。不明道德,不认识财富流通于社会“聚之必散”这个根本道理,而盲目去追求它的满堂,却不知财不能守,守难久。

人欲贪心比天高

看一看社会现象中所呈现出来的拜金思想,成为金钱奴隶的现象,真是俯首皆是。金钱的铜臭已经腐蚀了人们的灵魂,人人都被金钱的魔力所迷惑,被这些万花筒般的魔相所腐蚀了,灵魂丧失了真良啊!良心都丧失了!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象。人类只有真正认识了道德,才能真正认识金玉、认识财富,才能正确地对待财富,通过正当的手段和必须的过程,去创造财富。而不是巧取豪夺,而不是尔虞我诈,去进行那种坑蒙拐骗的勾当。

对于金钱观、财富观,如果不能调整到正确的状态,那么社会是很难得到安宁的。有的商人靠投机取巧创造财富,昧了良心而生产假米、假盐、假酱油,生产种种对人有害的假食品、假药品。人们被这个财富牵着鼻子走,一些不法商人、饲养者,使用大量的激素、抗生素来饲养牛、羊、猪、鸡、鸭、鱼,使动物的体内积聚大量的激素而快速的生长,这样对人体的毒害,对人类健康的损害,是无法估量的。只要吃了这些东西,人体内对这些毒素和抗生素都会大量的积聚,破坏人体的内系统,对人的健康损害极大。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就是因为不明道德之理,盲目去追名逐利。这种逐利表现得甚嚣尘上,不仅在商界,而且在教育等许多部门,也都在追名逐利,舍弃了道德,把天良置之于一旁而不顾,通过自己所拥有的权势地位而营私舞弊,追求金钱利润效益。

看看许多行业和部门,人们的心灵已经被金钱腐蚀的千疮百孔,给社会的安定、人类的健康和整个民族的兴旺,都带来了莫大的隐患。是应该到了“攘臂而扔之”的时候了。要大声疾呼:读一读《道德经》的“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吧!这是自然规律。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而巧取豪夺,而贪污,而摄取,所得到的财富,最终必然会被财富所累、所败丧,败丧的不仅仅是已取得的财物,更重要的是你的身、你的心、你的灵魂,都被出卖了,都被腐蚀了。在更高层次的意义上说,从此连获得人身的机遇也会丧失。无论是用权,还是用钱,所争取到的财富,能够守得住吗?自古以来有几个贪官污吏能有好下场?没有,一个都没有!不仅是他本人没有好下场,就是他的子孙因受牵连也不会有好下场。

所以我们在读这一段的时候,既要看到整个外在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在心里面要升华,升华自己对金钱财富的认识,不要做金钱的奴隶、财富的奴才,而要反其道而行之,成为它的主人。为而不执,行而不迷。财富只要能够安身养命也就足矣。你看现在的印第安人他们的那种淳朴啊,信守祖先们的遗训,不向自然过多去摄取,他们就信奉这个。自然赐予我们的养命之物,只要够用也就可以了。在允许值许可下去运作,而不是永无止境的去巧取豪夺。

我们的心意对于金玉满堂、对于财富的认识,如何调节到一种适合内环境的生理允许值?如何调节到符合心身所能够承受的承载力的范围之内?如何在达到或超过这个阈值的时候,及时能散?这是我们在解读《道德经》这一段应该把握的关键。要始终把握住自己心灵的纯朴、纯洁,不要被金钱所腐蚀、所败丧;不要把一个很好的内环境,一个与道极容易亲近的内环境弄得铜臭熏天,败倒在金钱的脚下,成为它的奴隶。那必定是终生的悲哀!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对于圣人之治者而言,对于修证道德者而言,金玉这种贵重的财富,既有外财之意,更有内财之性。内财之性,对修证道德者而言要高度重视;对于外财之意,也同样要予以重视。刚才讲的是不要做外财的奴隶,那么我们对内财是做主人还是作奴隶呢?早期的修证道德实践者常常不明白自然因果规律,任凭阴我主理心身的事务,因而不能以正觉正念对待外财,与世俗人几无差别。有的人甚至贪心更甚几分,想运用道来促使自己发财,而不知道自己对财富的承受量只有三分而已。在三分的基础上他想争取十分,并且还想用道德的方法论来达到自己发财的目的,真是坐井观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为什么会表现得比世俗人还要倔强几分、痴迷几分呢?就是因为任凭阴我主理心身之事,没有建立起正觉正念来对待外财。这个贪心在碰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以后,他才会慢慢的放下,也许才能看得淡些,但转身之后他又会对内财趋之若鹜。当然有的人是在执迷于外财的同时,也执迷于内财;内外兼取,持而盈之,揣而锐之。我们有的人错误的持揣“法财侣地”这四个字,错误的解读这四个字,深陷于法和财的积累而不觉醒,被阴我浊识牵着鼻子走,损德败性。在主观意识的范畴内难以觉悟。最常见的是以人心来揣度道,来揣度德,过高的估计自己的福德。主观意识一厢情愿地钻其营,积累资财,积累修证道德的实践方法,以为越多越好,却不知越多越迷,越积的多也就越执着,也就离道更为遥远了。

涤除欲心刮垢尘

真意只在几个字中。放下尘心真修空,也就容易真正的进入真境。可惜我们常常被阴我浊识牵着鼻子走,蒙蔽着双眼,在乱闯乱转,在法海中浮沉,难以觉醒,甚至最后沉到法海的迷雾之中而不能自拔。修证道德者中许多人常常因为不注重破除阴我之心的制约,容许它的存在,容许它主宰内环境,所以对'金玉’的拥有,不知道满足。常常如醉如痴的执迷、持盈、揣锐,进行大量的积累。并且还引以为资本,囤积居奇。两眼只知外求,而不知身中自有金玉存在。我们每一个人身内都有大量的金玉,这是最宝贵的财富。这个金玉就是本性当中的善德,这种善德人人具备。这个善德就是修证道德的根本,只是因为被阴我浊识所屏蔽而难以显现,就像金玉被灰尘泥土埋藏在其中。我们铲除去掉尘垢以后,那么它也就很自然地显露出光华来,这才是真金玉。

我们如果能将“我退位,吾登台”实现了,只取自己心身中的金玉,作为滋养性命的真元,那么一身正气必然也就充沛,心中自然也就清净,也就能够知止、知足而常乐。怎么会贪?怎么会妄?怎么会去虚耗资财呢?正是因为这个阴我的阻塞,才使我们难以认识到人人身中都有大量的金玉。我们每天都在用,都在耗它,而没有发现它的珍贵。我们在道的祥光、德的能量滋养下,在地气的化生之中,不断地在损耗内部的精华,消耗外部所赐的大量金玉,只是没有高度认识和重视它的积累转化而已。如果我们真的能够聚修德行,聚修上善,身中之宝自然会用之不竭,也就没有守不住的忧患了。

明堂金玉聚万宝

为什么要大家修众生心?虽然我们很多人暂时还没有进入到金玉满堂的状态,但是也要明白,一切的变化源自于道德能量的积累。道德的特性是来之于众生,还之于众生,没有什么是自己的。我们修证能量的整个转换过程,都是众生对我们内环境能量的赞助、支持和无私的帮助,没有什么是自己的。只有进入修证道德的状态,才能够感觉到众生的慈悲,要比我们这一颗拳头大小的心广阔宽大的多。我们的人心只知道一个小小的臭皮囊里面的利益,而忘却了整个宇宙众生的大环境,把自己固定在小小的一己之私的圈子里,始终不肯清醒。那样真的守得住么?守不住的!即是到了你的内环境变化成金玉满堂的状态,同样也是守不住的。应当运用众生心,运用道德的根本特性,对待内环境所有的财富。这样才能够避免败道损德的现象产生,避免伤损性命。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这两句是在说:拥有丰富的财富、声名和地位,而不能上善若水,处下不争,相反却滋生骄傲自满的心里,不知道戒骄戒躁,就必然招致产生灾祸。怎么产生的?自己产生的,因为你产生了骄傲之心。我们做人,应该具有谦卑处下的美德,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免招怨尤和无妄的灾祸之患。富有的时候,更应当谦下平易;身处高贵时,应当处下、怜贱、济贫。如果以贵而骄人,持富而奢侈,就必然损福败德,招灾惹祸。不以富贵生骄心而欺贫,不以位高而以势凌弱;为人处事平等温和,善待一切众生百姓。如果做到了这些,那么人们也就必然以谦和之心回报和相待,人己无争,物我皆合,也就不会自遗其咎。

这个“富贵而骄”,关键是这个骄字在作怪,骄源于那里?源于阴我私心。因为有其私,而招其祸。人的本性本因之中,自然的携带有富贵,富与贵只是因为人的本因不同,有大小差别而已。为而不执,行而不迷,富与贵自然也就会出现和拥有。如果拥有而不能正确对待,富贵而骄,得意忘形,被阴我浊识所败丧,这可以说是古往今来人们兴衰成败的根本原因。其实这个富与贵,这个富贵而骄,不是指的大富大贵,当然也包括大富大贵。有的人小富小贵他也骄啊!他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所以他就对下骄贵于人,对上又表现得奴颜卑膝。所以不要把它单纯看成是大富大贵。这一现象在修证道德者身上,在我们的身边,在社会当中,因富贵而骄人的还见得少吗?其实是比比皆是。人们对外在的富贵表现出一种骄傲的心理,骄奢的状态,结果都是“自遗其咎”。

那么对内在的富与贵呢?很多人不认识人人身中都有真富真贵;这个真富真贵就是精气神三宝。但人们对这个富贵日用而不知,轻视而加以败之耗之。如果都能珍而贵自身中的这个真富真贵,保而全之,那么天地即可以归于一身。当金玉满堂之时,造化自然也就会用之不勤。健康可以常保,寿命可以延长,生死可以得到解脱,这个才是真富贵、大富贵!如果贪恋于身外的假富贵,耗心败气散神,以至于百病丛生于内,大限一至,即使有万贯家财,显赫的名声地位,又怎么能够实现无咎呢?

不留点尘污心田

修证道德者成功以后,同样也要防微杜渐,止欲生悔,要警惕和防止人心欲念的尘渣泛起,要杜绝萌生骄傲尘浊之心,要真正地去实践。唯向众生舍富贵,不留点尘污心田。这样才不会自取其咎。

....................................................待续..........................................................................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 | 第四章:道与存在不存在间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若存, 吾不知其谁之子也, 象帝之先.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 ...

  • 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中

    当我们进入'虚其心'状态以后,当我们实现了'虚其心',掌握了性命双修从后天有为步入先天无为状态,也就领到了一张通行证,就能顺利地进行'实其腹'的实践和验证.'实其腹'主要就是讲的炼命促性的功夫.我们已 ...

  • 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 尾上

    地户的锁闭至关重要.人类的繁衍都是靠父精母血的结合,产生后一代新的生命体代替自己,延续自己在人类社会的存在.这是一种自然的现象,是后天的自然现象.人的心身要进入先天状态之中,就要注意保精封地户,就象天 ...

  • 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 尾下

    那么话说回来,这个富贵而骄真的有吗?真有,在我身边就发生过.修证道德者拥有富贵,而去骄于人,骄于世,骄于社会,结果弄得身败名裂,原因都在阴我私心!所以读这一段的时候,对于金玉,对于富贵,不要仅仅按照外 ...

  • 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 上

    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 作者简介 熊春锦先生,是当代著名国学学者.熊先生1948年出生于湖北省一个道学世家,自幼随师学习研究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1964年熊先生考入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在 ...

  • 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 下

    天地犹如大风箱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到底是指什么?看一看天地之间不也就是空的嘛?这个空间就是空的,就如同民间的吹火筒一样.就像一个皮囊一伸一缩,不断充空气又放气:又像风箱在一推一拉之间,以气来吹火助 ...

  • 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 终上

    这个问号可是一种警告,是在提示"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既有可能,也有不可能.其原因就是因为魄属阴,要把它转化成为阳才能真地"抱一":如果你抱着这个阴性的东西, ...

  • 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 完结

    无为而应不执为 我们要注意"上德"的一个特点:德和道之间,一个是体,一个是用:一个隐,一个显:要掌握好这个辨证关系.德是道的显化,她的产生以及传输,在上德状态下是无为境,是一种自然 ...

  • 熊春锦老师讲道德经学习方法

    融汇在我们的心身之内,融汇到性命两大系统之中.所以学习<道德经>的方法,既要借鉴传统文化的一些优秀的方法,将它应用到我们的现实之中.又要真正地去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当中的灵魂精神,去领会毛泽东 ...

  • (21)熊春锦:“德慧智”详解

    熊春锦 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就是贯彻实践老子"上善治水"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使人体生命中70%的水不断地变善,而利益我们的生命,内成外就,使身外的一切水也都逐步变善,利益我们的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