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街骄子——《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郑志晓

编 者 按

郑志晓,1960年出生在长街镇青珠新明村,现为《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宁海新闻网曾发表一篇写他的文章,时隔七年再读,郑志晓先生当初对家乡发展的观点一点都没过时。

郑志晓

在那海边小村

一个真正的读书种子

一位才华横溢且勤勉的专家

一段你所不知道的颇为励志的奋斗史

一番对家乡宁海发展寄以厚望的高瞻远瞩肺腑言

为书痴狂

一个真正的读书种子

有这么一个孩子,住着上无片瓦、下无窗户的茅草房子,烧饭时能借着柴火的亮光津津有味地读书;为读完一本书、解一道数学题,一夜耗尽一罐煤灯油是常事;为节省一点灯油钱,到处收集废旧电池自制电筒,利用这微弱的光亮钻在被子底下把书读得不亦乐乎;什么“凿壁偷光”、“寒窗苦读”等等,在他,都不是传说。只要有那么一点钱,他会全都用来买书;一听说谁家有好书,他会像蜜蜂闻到花香般跑去借阅,然后以最快的速度看完,不管是刮风下雨、电闪雷鸣,还是山路崎岖、寒夜无光,定会在约定的时间内归还。以这样的阅读速度,很快,方圆几十里内的书就被他搜罗一空,无书可看时,甚至连老师的旧教科书也成了他的“美食”。那叫一个如饥似渴,那叫一个为书痴狂!

也因此,上大学之前,门门功课满分于他是家常便饭。当时,小小年纪的他就以虽家贫如洗却嗜书如命、文章极佳而名闻乡里。曾是他中学老师的苏小方先生谓之“如此博闻强记、才华横溢的学生,他只碰到过一个。是真正的读书种子,也是老师一辈子的骄傲!”他,就是《求是》杂志社编辑委员会委员郑志晓。

天道酬勤

一个才华横溢、学富五车的专家

《求是》杂志是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以权威性、指导性而著称,被看作是“中华第一刊”。主要刊载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各部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负责人以及学术理论界“头面人物”的文章,可以说是一个“高端论坛”。而编委则是杂志社的核心领导成员,相当于中央国家部委的党组成员。郑志晓编委不仅参与当班并在值班期间全面负责《求是》的业务工作,更是杂志社的一支笔。他长期从事评论工作,38岁时就担任了杂志社最重要的部门之一——评论部主任。据了解,这个任职年龄在该杂志社没有先例,而且至今尚无新的纪录。由此可见其才华、勤奋及业绩之优异。

此次,我们“闯天下·爱家乡”新闻栏目的记者有幸在北京采访到了在经济理论领域辛勤耕耘、为党的理论宣传事业默默奉献的郑志晓编委(注:现为副主编)。他是怎样从一个农村娃一步一步攀上这个高峰的,在家乡记者面前,低调含蓄而又踌躇满志的郑志晓编委敞开了心扉。

他是长街镇新明村人,1960年9月出生,1978年7月从当时的青珠公社五七学校(两年制半农半读高中)毕业,同年10月考入浙江大学,1983年9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进入《红旗》(1988年7月1日起改名为《求是》)杂志社。2001年3月,任《求是》经济编辑部主任。2006年8月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8月起,任《求是》编委会委员。从1984年至今撰写发表过近百篇学术论文、理论文章,出版了《土地经济》、《人口经济》等专著。在《求是》杂志社长期从事和负责言论工作,撰写或主持起草《求是》杂志重要评论、社论100多篇,特别是世纪之交的那几年间,凡是党内重大活动以及国家内政外交的重大方针政策,中央机关刊物所表达的重要言论,可以说都有郑志晓的心血凝聚其中。

他是一个才华横溢、学富五车的专家,但令记者意外的是,郑志晓却没有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所谓“天赋异禀”。“天赋尚可,但谈不上优异。如果说还算有一点成绩,主要还是机遇好,加上个人持续不懈的努力,”他这样对记者说,“如果没有高考制度的恢复,说不定我至今还在田里躬耕呢。我们中小学老师一辈的,有多少人因此可惜了自己的青春和才华!”作为农民子弟,朴素和认真是郑志晓天生的底蕴。无论待人还是做事,不管环境如何变化,这一点始终未曾改变。对于组织上安排的工作,对于他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事,他总是一丝不苟、始终如一地去做,坚持到底、追求完美。“不要琢磨我做这个事今天得到了什么,明天又会怎么样,只有老老实实把事做好,脚踏实地把每一步走好,基础扎实了,成绩摆在那里,才有能力把机遇变成生命的转折点。从总体上看、从长远来说,这个社会还是公平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组织上也不会总让老实人、做事的人吃亏。”这是他的切身体会,也是他对家乡年轻人的谆谆教诲。“天道酬勤”,是他高挂在办公室墙壁上的警言,也可以说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小,他就是出了名的勤奋,什么苦都能吃。“比我聪明和优秀的人多得是,我能走到这一步,历史给了我机遇,更有组织上的栽培,而我身上同样不乏宁海人的奋斗精神和拼命精神。”自懂事起,他就像是上紧了发条的闹钟,始终保持锲而不舍的学习劲头和工作精神,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因此,他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

献计发展

谈家乡发展高瞻远瞩

当记者问及他对开放宁海建设有何建议时,他深情道起了他眼中的宁海。他认为宁海近几年的发展速度超乎他的想象,对城市建设、交通环境、经济发展连说了几个“出乎意料”。他对宁海的近几任领导班子高度评价,认为班子得力,是干事创业的典范,文化品位高、思路开阔。尤其是本届领导班子开拓精神强,考虑问题大气,大的思路规划很完善。作为一个宁海人,他对此既感欣喜,也存感激。

谈及对家乡发展的建议,高瞻远瞩的他言辞恳切,分别从工业、农业、旅游、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尤其强调了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诚信建设。他提到工业发展要上水平,必须提高科技含量,打响自主品牌,要把落后产能坚决淘汰掉,引导推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延伸产业链,创造更大效益。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转变。他认为宁海的农业基础条件好,虽然耕地不多,但占尽山水之利,今后的主攻方向应是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宁海的旅游业也大有可为,宁海有山有水有湖有泉,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旅游产品多样性的潜质,可把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作为重点,增强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特色性和吸引力,着力构建城乡联动、山海一体、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作为一个农家子弟,我对农民始终充满深深的情感和牵挂。经济发展了,就要更多地关心弱势群众,关注农民、扶持农业、支援农村,花更大力量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希望宁海在这方面走出一条新路、好路。”郑志晓如是说。

力倡诚信

〝诚实守信〞不单是一个成语

他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诚信建设放在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多次提到说话要“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经商要“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办事要“言必行、行必果”。他认为市场经济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诚信经济。宁海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程度,从长远看,最缺乏的已经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诚信应是宁海人内在素质的体现,是人们投身经济社会生活的安身立命之本,是把宁海经济做大做强,确保宁海社会和谐稳定、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现在是应当把诚信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时候了。而抓好信用建设,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履行的一项政治责任,要有一些切切实实的措施。“大力发扬宁海人的奋斗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诚实守信的精神,宁海的明天一定会更加幸福美好”,这是他最大的希望,也是他对家乡的祝愿。

宁海国医馆医讯

联系电话:

0574-55686060                                       广告

□供稿:徐荐荃

□ 编辑:水东居士

□ 审核:DODO

□“ 宁海县乡土文化俱乐部”出品

“传播乡土文化,弘扬宁海精神”,感谢您对“乡土宁海”公众号的支持。“宁波东胜”赞助的“乡土宁海”是公益事业。

乡土宁海

xiangtuninghai

(0)

相关推荐

  • 【古体诗(六首)】/​ 师志辉

    古体诗(六首) 师志辉 1,风雪 晨起春日暖, 霎时北风寒. 尘起蔽天日, 风疾雪漫天. 2,练书法 笔走龙蛇有神韵, 从小喜爱无闲心. 已过花甲无所事, 重提秃笔慰心神. 3,迎曙光 东方天色方亮, ...

  • 富三代、K11与周大福,郑志刚无法挑选的人生

    代表当下一部分年轻人审美的小说<小时代>里有这样一句话,女主角说:"十年前,如果一个男人送我周大福,我笑靥如花地感谢他. 但现在若求婚时对方跪在我面前掏出一个周大福的话,那他就跪 ...

  • 香港青年领军人物郑志刚: 保育中西文化地标皇都戏院,重塑香港软实力

    来源:房天下 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郑志刚早前出席团结香港基金"团结卓尔论坛",以 "艺.文.商.社共融 重塑香港软实力" 为演讲主题,分享了他在艺术.文化 ...

  • 郑志刚楹联作品

    郑志刚楹联作品 贺第三届农民丰收节 黑土粮仓满,大豆摇铃,稻谷弯腰,玉米呲牙笑: 金秋硕果甜,小康入户,惠风送爽,农民把盏欢. 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6周年 一代伟人,橘子洲头挥巨手: 千秋大业,天安 ...

  • 郑志刚:身股、财东,晋商传奇“大盛魁”百年前就“管资本”了

    续存长达二百四十年的清代旅蒙晋商第一商号"大盛魁"在资金筹措.业务开展和红利分配等方面的特点显著不同于"民营企业"特征突出的同期晋商普通商号,而是具有一定的&q ...

  • 古林盆景园:郑志林的盆景乐园

    ▲南京古林盆景园新园园景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大抵都怀有一方诗意的庭院 对盆景人来说 能拥有一处清幽的所在 用以安置自己心爱的花木 阳光雨露 鸟语花香 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 于自在自然的天地中感受拈花惹草 ...

  • 【诗词人物】郑志华

    [作者简介] 郑志华,汉族,1974年出生,字德志,号竹尖风人,网名花神嘟嘟,浙江兰溪人:中华诗词协会会员,中华辞赋社会员,中国诗词协会会员,浙江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浙江交通作协会员,金华市诗词楹联协 ...

  • 郑志东|| 李云珍:烙葫芦绘农画的两栖艺人

    谷雨前后,安瓜点豆.李云珍的家人每逢此刻总要适时在自家农田种下葫芦种子.经过120多天的时间,大小葫芦就全部成熟.一株葫芦蔓至少挂瓜5颗,上架的葫芦才能长大,且品相完美.葫芦是李云珍烙制葫芦作品必须的 ...

  • 郑志林老师一株赤松的制作

    赤松作为盆景材料走进国内盆景人的视野,时间并不长,也经历了一个初期不被认知而后来越来越受欢迎的过程.我接触并创作赤松盆景有20年了,感觉赤松之所以现在备受喜爱,确实有其深厚的渊源.赤松既有松树品种的共 ...

  • 郑志林老师一株真柏的制作

    质朴含蓄 清新俊逸 --郑志林盆景艺术赏析 交易担保 微拍堂 红酸枝正方高几红木几架 小程序 交易担保 微拍堂 红酸枝明式长方臺 小程序 交易担保 微拍堂 全手工大尺寸混彩染附柠橙黄雪花釉窑变云足釉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