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荐读■沉沙:燕燕于飞 诗神在飞——《北方无海》序
燕燕于飞
诗神在飞
——《北方无海》序
文/ 沉 沙
中华自古即诗之国度。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在古代被列为“六经”之首,牢笼千载,衣被后世。它既是诗,也是历史;既是文化知识的教科书,也是政治道德伦理的经典;既是人们日常学习的对象,也是在社会生活中使用的交流工具。对塑造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品格不可估量。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千百年来,它一直做为一种宝贵的精神食粮滋育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成长。从小生活在三秦之地的女诗人贾燕燕尽得诗神之呵护,她的血脉里自幼流淌着汉声唐韵,在这片最早崛起华夏文明的周原上,抑或是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并在这里诞生、造就过一大批光照千古的诗经的作者们和大诗人王维、白居易文化巨匠的土地上,中华文化的原点和精髓给了她不竭的灵感的源泉。灯下翻阅贾燕燕《北方无海》,顿觉一泓诗之涓涓碧波从远古流来。由贾燕燕的名字自然想到了《诗经-国风》中《燕燕》一章,这是中国诗史上最早的送别之作,一句“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以燕子起兴,开出后世诗文无限法门。其艺术感染力,宋代许顗赞叹为“真可以泣鬼神!(《彦周诗话》)论影响地位,王士禛推举为“万古送别之祖”(《带经堂诗话》)《毛诗·关雎序》中说:“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诗是中华文化一大特质,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对美的追求,从“诗经”到“楚辞”再到“乐府”,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再到现代的自由诗,形式虽千变万化,但却始终居于中国文化艺术的皇冠,一代代中华儿女从诗词中领悟自然、感发生命、从诗词里关照时代、抒写人生。
贾燕燕是如何实现对艺术美的追求、又是以怎样的运诗方式抒写时代和生命呢?
诗集的首篇是《北方无海》,我读到这首诗即喜爱有加,限于版面有限,我删节后将该诗发表在我主持的中国海洋报文学副刊上。诗是这样的:
天伏沃野,芳草萋萋
这是我的北方
随手抓两把阳光,我的身体
便有了青草的幽香和庄稼的颜色
我的北方,
春天会有风沙
风沙越过茫茫大漠
越过万里长城
在我的卧室与书房铺一层浅黄细沙
冬天会下雪
雪花会喂养我广袤的田野
我会枕着雪花入眠
在梦里去看海
梦里的海,据说从最高的高原
一路迤逦而过
最初的是晶莹的雪水
涓涓细流,最终是百川入海
海纳百川
我的海在远处
在天的尽头
这是一首优美的对不可见的海的追寻、命名和诵唱,展现出了此前其他诗人没有展现过的从无到有的梦幻之海的大气象、大形成。诗人通过温婉如水、气韵天成的语言的声音传递内在灵魂的声音唤起海的大意象、大生命,再现艺术创造的力量。海象征生命、深遂、博大、激情、伟岸、母亲、困难、挑战、风险、蓝色、永恒、智慧老人、神秘的魔术师、女性、清爽、冷静、豁达、自由、忧郁等等。诗人的北方充满了万物:春天、沃野,芳草、庄稼的颜色、风沙、大雪、高原、雪水、涓涓细流、百川等等,但她的北方惟独缺少海。诗人是通过无创造了有,她建立的梦幻的海却又是真实存在的海。那是她女性的海、艺术的海、思想的海。显然,这个海既不同于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海、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海,也不同于余光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大海是海子诗中的核心意象,是海子作为“海之子”的精神归宿的安魂之乡、理想之乡。显然,贾燕燕也不同于海子,她以一连串的意象的形式呈现出或创造了一个结构严整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物和心、主体和客体、现实和梦幻、内部和外部、有和无、近处和远处、动和静,不停地放射出光芒,揭示了生命超越自然的无限奥秘。如果加上我删去的诗节:
“我的海在远处
在天的尽头
在我的视线之外
那是一片深深的叹息
在我梦里的海
夜夜涨潮
巨浪滔天
滔天巨浪卷起海水
腾向夜空
裸露出海底的岩石
你是海底的岩石
如何舀尽海水
是我一生难题”
这首完整的诗显然由简洁趋向了繁复,并对诗意又进行了深度的开发。“如何舀尽海水,是我一生难题”,如果我们谙熟诗歌象征体系,那么就会从诗行里捕捉到多重的奥义。
《北方无海》汇集贾燕燕近百首新作,《风一直在吹》、《时间不说话》、《梦在梦外》等许多篇章,无疑都是当代诗坛值得关注的精品之作。她的诗构成了她的独特的女性艺术世界:月光下的思念、写诗的女子、河之洲的栀子花、命运的割草机、布谷鸣叫的某一天、渭水的春天--- --- ,诗人以自身为本,以现实为关照,以灵魂捕捉灵魂,执着于自由的天空和永恒的飞翔。她的诗就是她灵魂的燕子振翅时发出的回响。她的心灵越自由,她飞翔的灵魂的燕子也就越接近于诗神。
有人说:没有李白的时代,多么乏味。民间要好诗,时代呼唤新的审美创造。当代的李白还没出现,刚刚走进诗坛的贾燕燕显然还难以成为当代的李清照。从《诗经》到当代自由诗的诗史证明,诗歌的活力即一个时代的活力,诗歌的处境即人的处境。在当今世界一体化潮流面前,中华诗歌精神的火种传承不息,有许许多多像贾燕燕这样的诗人,正在激活汉语诗歌传统,为诗歌及文化发展打开了无限深远的空间,一个伟大的辉煌的诗歌时代正在到来。
2015.10.6 北京宋庄
(作者系世界汉诗协会副会长、香港散文诗学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