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信 | 步道巷桥头
常熟记忆 1周前
作者简介
余信,出生于中医世家,近年专注中医文史抢救工作,建有常熟“得一堂”中医史料藏展室。市建公司退休医师,曾发表文学性文章、册子,并数次获奖。
余信:常留意李笛等友人的“朋友圈”文字,我虽不发言,但所涉内容,余以为属社会学的一部分,它需要诸如“常熟记忆”等原生态的东西来补充。我对文学、中医有兴趣,但深知前阶段在文字上的锤炼,对我当前所做是多么重要,感谢基础语文。我乐意支持李笛小友,但仍然不“发言”。
步道巷桥头
余信
节选自:《血脉——余听鸿夫妇和他们的后代们(1904-2004) 》 第二章 翻开100年(1904~2004) 第一节
我们先祖余听鸿,是客户即外来户,光绪八年(1882),应友人之请来常熟施诊, “……屡愈危症”,于是迁居常熟,先住大东门鱼家桥沈宅,“不数载而道大行。辰午求诊者,扶老挈稚,履阈为之穿也”,当时常熟温热病流行,经听鸿救治者甚多。光绪十二年,昭文知县黄思永赠“以仁存心”匾。此鱼家桥沈宅,一直使用了24年余,先是诊所兼茶叶店8年,后由听鸿长子大鸿经营茶叶,店名“恒泰茶号”。退出此宅后,他人作修棕棚床的作坊,现为方塔变电所的一部分。
1890年,听鸿购入离鱼家桥沈宅不远处的大步道巷东首一宅,即建国初的29号,后24号,现13号。
老常熟泛称的“步道巷”,实际上有大小两条,它们“大”或“小”的区别,就在一长一短。两巷平行,都东西向,都处在常熟虞山镇的大东门内。以巷名计,其中大步道巷是城里巷子中最长的,365米。虞山镇,是常熟的中心镇,虞山镇名来自虞山,“十里青山半入城”。此山北麓有破山寺(兴福寺),唐代诗人常建有诗赞曰:“清晨入古寺,初日明高林。竹迳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音”,那是现在小学生要背诵的。除了山周围九寺十八景,此山极顶剑阁,襟长江带三湖,乃突兀于苏南水乡的一处胜境,亦可远眺现在名扬全国的阳澄湖沙家浜。清代,常熟一县两治,包括两巷在内的常熟的东与北部,属昭文县,其余属常熟县,史书上合称“常昭”。
大步道巷这么长,自然有很多人家。有大户蒋家、沈家,有花园有亭有假山,明末清初文坛领袖钱牧斋在此也有庭园小筑(现改为小学),昭文县衙门的后门也在此巷。据传,当年“长毛”围城,一个月黑风高夜,昭文县令等几人,就是从此巷向东,钻小弄,上城墙,“垂城而下”开溜的。现在仍有人以为:县官大踏步逃走,不就是大步道(逃)巷的由来?
其实,“大步道巷”这名,大约宋元时代本名“大步道”的 “大道”、“小道”的“道”,十分明确的,北人多称;但南人多不惯,偏要加上“街”、“巷”方顺口。苏州有条道前街,那么“大步道”就是“大步道巷”了。不过这样一来,叫起来着实拗口,好比现在的江西景德镇市,又叫“镇”又叫“市”的,多不方便,干脆称“景德镇”,同样,老常熟对此地总泛称“步道巷”三个字,简洁。
这巷西头,琴川河横流经过,那小河是城里的主河道、母亲河,由七小溪注入,状似古七弦琴,至今常熟人仍有抚琴的古风,由此产生虞山琴派。而“母亲河”河里河旁,小船、小桥、水站(河埠)的,千年闹热,养育着常熟小城,,常熟由此别称“琴川”。站在步道巷家门口西望,眼光越琴川,可直视虞山,扑入眼帘的是矗立于苍松翠柏之上的烧香黄色的辛峰亭,那是虞山的标志建筑。步道巷人很聪明,又发现了这亭子一种实用功能:早晨需出门,去门口望望这辛峰亭,若被云雾笼罩,会失声道,“盖没”——云盖没了亭子的略语——就得考虑是否该带上雨具了。
此巷东头,还是小河, 琴河的支流,河边有巷,向南几步再向东几步就到了大东门即宾汤门的水关,由水路可出城去上海等地。在步道巷东头,有花岗岩平桥架于这小河上,它就是本地人常称的“步道巷桥头”了,桥原名毛家桥,大家淡忘了,现改名步道巷桥。
因此,这里的余家,就自然而然被老常熟称作“步道巷桥头余家”了。
1986年,听鸿夫妇的孙女瑞华,在她垂暮之年82岁时最后一次回访出生地,她抗战时告别此地近50年了,此次也没忘了由女儿搀扶着去桥头看看小河。不料很巧,碰到桥头陈家90岁的老太,两老妪颤巍巍的相视良久,互报对方名,年轻时一起上河埠,淘米洗衣,小鱼入盆,螃蜞钳足的往景,涌于心头,又难言表。听鸿夫妇的外甥、已是上海名中医的丁济南,每谈起外婆家,总讲起他幼时来探亲,一次走失,有好心人问他住处,答,“步道巷桥头余家”,人家大悟,遂送回。言谈之中,为“步道巷桥头余家”自豪着,还想让他大哥、上海名医丁济民也回来看看。
小巷,百年难了之情。我们再看看这余家宅院吧。
它一套,三进四院堂,占地约一亩——我们大可不必惊叹这么大,它仅属小中等院户,当时这小镇很多院内是空地,虞山上常飞来老鹰,临空啸叫,倐地,飞扑某院的鸡类兔类——远不像现今人人争房这样拥挤。
小巷深处的余宅,也和外面的小河小桥一样,贴近自然,真美。二月春暖,垂柳绽绿,内房前天井里,百龄的贴梗海棠缀满的小花,红云一片,蜂们嗡嗡营营的,让人顿生睡意。接着,桑树抽芽,蝴蝶花起身了,梧桐也抽出赭色的花蕊。五月,酸甜而似乎紫红的杨梅味,搭载温暖的潮气钻进窗户。不久,内庭的石榴花红得娇妍。七八月阳光普照,万类竞生,蜻蜓蝴蝶鹧鸪……去了一批,又来一拨。待到青桐初黄,一叶知秋,听鸿书房南窗外,天竺子却红了,那砖雕门楼边和老井边各有一株金桂,急急地飘起它们的醇香来。就算寒冬白雪,总有那万年青,用它们的墨绿,倔强支撑着一方……
“生性只耽山水好”,这听鸿的诗句,道出了历经离乱和奋斗,最终居住常熟美山美水、小巷深宅后的惬意。也作为他夫妇俩的后人们,特别是生于斯地远走他乡的、或者生于他乡而寻找先辈踪迹的,都会来此小住,将此当作生平中一大快事呢!听鸿诗句的下半句“无灾常替世人消”,则表达了他在安逸中仍欲有为的积极精神,他做到了,他的后人以之为精神财富,首先安身立命,其后济世利民,涌现甚多的有用之材。
听鸿居此地之年,该宅着实闹热过,乔迁之庆,年祭之典,娶嫁之喜,弄璋弄瓦之忙,亲友之往来,病家之感恩,官方之捧场,“清风送我下虞峰”,盛哉乐哉。但百年花开花落,总有门庭冷落,或哀伤悲痛之时,亲属中余宪武有句“步道巷前残月夜”,神极。该宅百年状况,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大鸿、听鸿病故的1907年。
继鸿一家去沪谋生,开拓医业,在虞的婆媳们苦持家道的1907~1937年。
1937年12月余吴氏被日寇所枪杀后家中被劫,亲人在外,直到1947年方有人常住的十年那一阶段。
1959~1965年余鸿仁在常州工作地生病,子女外出读书,常熟仅有章亿雯一人或章去常州,该宅实际无人的那一阶段。
1965年起,由余威丹归虞入住,70年章亦归,由两人。后由74年余信归,79年余信成家后的人口增加的阶段,至今。
此外,在由1958年称为“城市私有出租房屋社会主义改造”的运动后,“保留”余家住70余平方米。经余氏多次要求及数次“落实政策”后,在目前“公”“私”总共用地739.17平方米中,余(私)用139.4平方米;在“公”“私”总建筑面积480.7平方米中,余(私)占97.2平方米。按近期文件“落实政策见面谈话纪录”条载:公方对(“公房”)“继续经租”;余户要求“继续落实政策”。此一节公私状况,恐怕要留存历史作答了。
此住宅目前共居9户,其中5户长住。老屋均存,但严重分隔,旧貌已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