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老城主要街巷及五关名称的由来
滑县老城,位于滑县的西北部,与今天的道口毗邻。自滑伯受封于此以来,老城已走过了它三千多年的风雨历程。在这三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小城的沧桑巨变,在不断地变换着它的容颜,曾经的七十二条街巷,要么已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要么已在朝代的更替中改换。凡此林林总总,让人心中迷雾重重,现就老城主要街巷名称的大致由来,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一、以建筑命名
县前大街,又叫西门大街或西门里。它西起西城门(嘉禾门),东到鼓楼处的十字街口。它因在古县衙前,故叫县前街。又因正对城西门,故又叫西门大街。县前街也就是曾经的老城一街(自2011年始,该街被改造为中州大道,一街名存实亡。)滑师前面那一段。
鼓楼北大街,又叫北首化街。它南起鼓楼处的十字街,北与顺城街相接。它因在鼓楼以北,故叫鼓楼北街。1929年,冯玉祥主豫期间,民国政府对老城内的所有街道进行标准化改造,街道的宽度统一为三丈左右,凡是临街房屋有外厦或门台向外突出有碍观瞻的,全部拆除。因为鼓楼北大街首先被完成标准化改造,所以该街又被改名为北首化街。
鼓楼南大街,又叫南首化街。它北起鼓楼处的十字街,南到西文明街(今天的三街)。它因在鼓楼以南,故叫鼓楼南大街。因为该街与北首化街同时首先被完成了标准化改造,所以将其改名为南首化街。
鼓楼东大街,曾经的一街中段,西起鼓楼处的十字街,东到万寿街街口,因在鼓楼东而得名。
城隍庙南大街,曾经的一街中段,它西起万寿街街口,东到东万寿街街口,因在城隍庙南而得名。过去的城隍庙,在今天育新中学校园的西半部分。
城隍庙东大街,曾经的一街东段,它西起东万寿街街口,东到东门大街,因在城隍庙东而得名。
万寿街,即今四街北段,因在万寿宫南而得名。万寿宫,在今天育新中学校园的东半部分。万寿宫,是明洪武年间朱元璋生日时,滑县地方官员为他建的一座生祠。
东万寿街,就是万寿街(今四街)东面的那道南北街,今属五街,它南与青龙街隔街相对,并与东大街、文庙街一起交叉成小十字街。
顺城街,老城内最北边的一道东西长街,在今天的育新中学的北面,因顺着北城墙东西延伸而得名,今属五街。
清源街,又叫龙门街,即今三街西段,因在城西南门(清源门)而得名。因清源门又叫水门,为老城引水、排水所用,故清源街又叫龙门街。清源,即清流源源不断的意思。
文庙街,又叫学前大街,即今七街中段。它西起小十字街,东到今天主教堂处十字街口处,因在文庙(也叫学宫)之前而得名。文庙在今城关镇政府院内。
义巷,连接今九街(南文明街)和最西边那道八街(青龙街),从九街向东直通育红小学大门口,因该巷口曾经有一座关帝庙而得名。该小巷与南文明街交叉口处叫义巷口。
二、以方位命名
北大街,即今四街南段,北起薛家胡同,南到大十字街,因在大十字街以北而得名。
东大街,即今七街西段。它西起大十字街,东到小十字街,因在大十字街东而得名。
东门大街,又叫东门里,从天主教堂处的十字街口向东到护城河的小桥处,因东城门(长春门)而得名。今属七街。从小桥再往东,就叫东关了。
西门大街,又叫西门里,从鼓楼向西到西城门(嘉禾门),并因此而得名。该街又叫县前大街,在曾经的滑师前面,位于曾经的一街西段。
南门大街,又叫南门里,从南文明街的义巷口到南城门(南熏门),并因此而得名。该街位于今九街南段。
北门大街,又叫北门里,从城隍庙东大街(曾经的一街)街口到北城门(拱极门),并因此而得名,今属五街。
老城五关,即东关、西关、南关、北关、大西关和小西关。滑县老城共有五门:东曰长春门,西曰嘉禾门,南曰南薰门,北曰拱极门,西南曰清源门(水门)。在古代,由于进出县城的城门又叫关,因此人们习惯上把东门外叫做东关,西门外叫做西关,以此类推。但滑县老城有两个西门,即嘉禾门和清源门(水门)。其中的嘉禾门又叫大西门,清源门又叫小西门,所以嘉禾门外就叫大西关,清源门外就叫小西关。
三、以寓意命名
首化街,分为南首化街和北首化街两条。冯玉祥主豫时,在河南开展城市建设运动,增加城市服务设施,改善城市面貌。在滑县老城,最先得到改善并实现标准化的街道就是这两条街道,因此被命名为首化街。
文明街,分为南文明街和西文明街两条。从魏家胡同向南到义巷口叫南文明街,即今九街北段;西文明街就是从大十字街向西到车街街口处,即今三街东段。冯玉祥主豫时,在全省开展了一个“新生活运动”,其中就有“提倡文明建设”一项。为了响应冯主席的号召,滑县老城一些街道的名称也做了相应的更改,以“文明”命名的街道就是这两条了。
革命街,或叫革命新街,南起天主教堂处的十字街口,北到城隍庙东大街(曾经的一街)街口处,今属五街。该街名称产生于冯玉祥主豫期间,这大概与冯主席的国民革命精神和他的国民革命军有关。
演武街,在今滑县二中北侧,其附近有武湖。因为自古以来这里地势低洼,雨季水流在此汇聚成湖,再加上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军队的驻扎地,附近又有练兵场,所以这里湖泊就被当地百姓称作“武湖”,它与旧欧阳书院西南面的“文湖”一起,形成了老城内的一景,而此处附近的那条街道也就被命名为“演武街”了。可是,自清末李文成起义以后,演武街便化为一片瓦砾。
鱼化街,从天主教堂处的十字街口一直向南,即今天四道八街中最东边的一道八街。该街与老城东南的奎峰塔(魁星阁)毗邻。自唐代始,凡是参加科考的文人儒士们都要来奎峰塔处祭拜,祈求能一举考中,实现“鱼跃龙门”“鱼化蛟龙”的愿望,所以临近奎峰塔的这道八街就叫鱼化街了。
新盛街,是今天四道八街的其中之一,它得名于冯玉祥主豫时期,取的是“新生”“兴盛”之意。今天新盛街以东、鱼化街以西和文庙街以南的大片民宅区,就是当年的欧阳书院所在地。
兴隆街,又叫甜水井街和太古石街,也是今天四道八街的其中之一。据说,解放前这道街上有几家店铺生意红火,于是人们便把这道八街命名为“兴隆街”。
四、以形状命名
青龙街,是今天四道八街的其中之一,是四道八街当中最西边的一道八街。因该街街道弯曲,呈巨大的缓S形状,犹如龙的形态,故人称“青龙街”。
布袋街,在古县衙(曾经的滑师)后面,东与顺城街和北首化街相通,西有城墙阻隔不通,状如布袋,故称“布袋街”。
弓街,在古县衙(曾经的滑师)西侧的老城西北角处,因为这里的城墙呈弧形,所以这条与城墙并行的街道状如一张弯弓,人称其为“弓街”。
五、以姓氏命名
薛家胡同,或叫薛胡同,连接今四街和东万寿街,胡同西口处是万寿街和北大街的分界点。万寿街和北大街也就是今天的四街。
魏家胡同,或叫魏胡同,连接今九街(南文明街)和最西边那道八街(青龙街),胡同西口处就是大十字街和南文明街的分界点。
车家胡同,或叫车胡同,在今天城关的菜市场处,向北与南首化街隔街相对。这里又曾经是滑县大汉奸吴兰田修筑的小寨。小寨,是解放战争时期吴兰田负隅顽抗的堡垒。
卢家胡同,或叫卢胡同,今属七街,跟其它几条以姓氏命名的胡同不同的是,该胡同至今仍是卢姓家族居住地。
六、以其它命名
马号街,在古代的鼓楼南面,曾有官家的马厩,俗称“马号”,所以马厩西边的那条街道便叫“马号街”。这条街现在属于二街,但“马号街”的名称已不复存在了。
太古石街,又叫甜水井街,也就是今天四道八街中的兴隆街。很久以前,这条街上有一块圆形的巨石,巨石周身布满孔洞,刮风时会发出一种神秘的天籁之音,特别是在月黑风高夜。据传说,这块巨石是太古时代从天而降的黑陨石,因此这道八街就被人们称作“太古石街”。至于“甜水井街”名称的由来,是因为这道八街有一眼井,井水甘甜,曾吸引远近居民来这里打水吃。
娼街,就是今九街西边的那条南北街,也是曾经的六街。因为解放前这里曾有特殊职业的女人居住,所以解放后当地人们因忌讳“娼街”这个名字,甚至连“六街”这个称呼也不要了,这就是老城里只有一、二、三、四、五、七、八、九街,而没有“六街”的原因。该街现属于三街。“娼街”这一名称也早已被人们淡忘或不愿意提起了。
滑县老城究竟有多少条街巷,众说纷纭。最多,有说七十二条街巷的;最少,有说三十三条街巷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好多街巷不是毁于水灾,就是毁于战火,再就是毁于人为的拆迁改建。有的,至今有其名而无其实,比如大成街、新乐街、半截街、马场街、小塔寺街、雷神庙街、后场街等;有的,至今名实皆无,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去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方面,旧城改造使部分原有的街道消失;另一方面,新城区建设使一些新街巷的名字出现。为了尊重历史和照顾现实,澄清一下老、新街巷的名称还是有必要的,只是,文章里有许多解释不妥当的地方,敬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