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德新║漫话旧时梅县的交通

漫话旧时梅县的交通


梁德新收集整理

 

  概述

  

  地方的交通是在交通设施、交通工具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梅县(现在的梅州市梅县区、梅江区)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山多田少是梅县的特点。受地理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公路还没普及之前,梅县境內各乡镇的交通是用石头做路面宽约2米“石阶路”(驿道),水路交通是河上航行的木船、木排。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旧时梅县的交通有其特色。

  

  交通设施

  

  旧时的梅县因受地理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交通设施有其特色。下面分类简述。

  

  1、驿道、凉亭

  

  古代的驿道就是今天的国道。古驿道分水路和陆路。地处平原的古驿道宽約4至5米可行驶马车。山区的驿道宽约2米,用石头做路面,可行驶“鸡公车”,有的地方建有凉亭供过路人休息。

  

  100年前的清朝末年,驿站具备为政府文报传递、官员接待、物资运输三项功能。由于驿道处于重要地位,所以历代都是由朝廷兵部直接进行管辖。据《嘉应州志》记载,清代梅县的各条驿道的要道设有驿站派兵驻守。《梅县桃尧镇桃源村志》记载:请康熙年间,张钦龙任潮州千总,在桃源村银子隘(闽粤交界处)设驿站,设隘长1人,隘兵20人。

  旧时的古驻道石阶路(照片来自网络)

  

  据梅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经过初步摸查,目前梅县区现存古驿道共8条,分别为松源镇松洪古驿道、桥溪古驿道、石窟河古驿道、梅州-平远古驿道、梅州-蕉岭古驿道、梅州-丰顺-潮州古驿道、梅州-兴宁古驿道为陆路古驿道。,梅江-韩江-汀江古驿道为水路古驿道。在20世纪30年代,梅县没通汽车之前,驿道旁边的村庄每天经过的人多非常热闹。松源镇松洪古驿道要经过离松口镇约5公里的仙口村,在松口镇墟日的这天,经过仙口村的人有数千个,村中有几间小店是为过路人服务的,来自福建上杭县和蕉岭县的商人会住在仙口村的小旅店住宿,第二天早上到松口镇赴墟。古驿道不仅见证了昔日的繁华,承载一代人的历史记忆。充分挖掘古驿道的文化内涵和文明遗迹。2014年,梅县区松口镇把大黄村古驿道进行逐步修复,供游客参观。据2018年10月3日“南方网讯”报道:国庆黄金周的首日全省14段南粤古驿道重点区域共接待游客45万人次。古驿道旅游带动周边农家乐、乡村民宿发展。

  旧时的古驿道及梅县区松口镇大黄村旅游景点示意图(照片来自网络)

  

  旧时的“凉亭”建在古驿道上,驿道的路面是用石头铺的石阶路。在古驿道上相隔数公里有一座“凉亭”。在那久远的漫长岁月里,人们以肩挑步行为主,凉亭是供过路人歇息。炎热的夏季有人在此敬奉茶水,人们行至此地可御风雨,歇息。因此,凉亭一向为山区客家民众所喜爱。客家凉亭的建筑形式多样,构造大同小异,四角亭、六角亭、八角亭到处可见,基本上都拱成圆形或半圆形的敞口门。有的凉亭建于山冈之中,或筑在峰巅之上,与四周静物相映成趣,亭内沿着墙根垒起半尺高的平台,有的设有石桌石凳,供路人坐下歇息。有些凉亭还流传下有故事。有的凉亭的墙上题词或画漫画,打油诗、小笑话、警世良言……琳琅满目,被民俗研究者称为“凉亭文化”。

  路旁边的凉亭(照片来自网络)

  

  2、公路

  旧时的汽车(照片来自网络)

  

  据《梅县志》载:梅县于民国十六(1927)开始筹建公路,成立梅松公路筑路委员会。是年7月,动工兴建梅县至松口公路。随后相继开筑梅——丙、梅——兴(至径心)、梅——畲等公路。当时为官商合办,至1949年,梅县已建设成通车的公路有省道3条:梅松、梅兴、梅杭(上杭,只通到松源);县、乡道9条:梅正(石正)、梅畲、梅大(坪)、梅石(扇)、梅丙(村)、梅蕉(岭)、畲径(心)、梅瑶(上)、梅白(宫),总长349.公里,通车里程116.公里,均为泥基沙石路面。

  

  现在的公路都是水泥路面,300人以上自己村全部通了水泥公路。至2018年经过老梅县境内的高速公路有:天汕高速、梅河高速、梅揭高速、环城高速城、兴畲(汕昆)高速、梅龙高速、梅赣高速、梅漳高速公路、五华华阳—梅县畲江,环城高速三角—城东段,梅平(梅州—平远)济广高速(平远至兴宁)。G205国道、G206国道。S333省道、S223省道、S224省道等。

  旧时的山区沙土公路(照片来自网络)

  

  3、古今桥梁简述

  

  桥是一种跨越障碍的大型构造物,它建在河谷的两边,上面可行人通车辆,下面可行驶船只,使道路交通畅通无阻。梅江是梅州的母亲河。梅江在大埔镸汇入韩江而流入海。据有关资料统计,梅江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只有梅县城区的“梅江桥”、丙村的“锦江桥”、松口的“梅东桥”三座桥。有33座桥是1980年后建的,至目前梅江上的桥总共有36座。

 

  梅州市的梅江桥(照片来自网络)

  

  松口地段有松口发清大桥2008年9月动工2010年10月主体竣工的“发清大桥”;“梅东桥”1937年动工兴建,历时13年,于1950年竣工。梅州市城区有于1981年11月13日动工,1986年11月竣工的“东山大桥”;始建于民国20年(1931),竣工于民国23年(1934的“梅江桥”该桥桥造型美观实用,那半圆形的11座桥拱极为雄伟壮观,是早年梅城的标志性建筑;“梅州浮桥”连接东山教育基地与梅江南堤的观光人行桥,也是梅江河上的第一座人行浮桥。“畲江大桥”位于老畲江桥上游,连接畲江镇和畲江工业园,建成于2010年;广梅汕铁路畲江梅江大桥1995年7月广梅汕铁路全线贯通。

  梅州市的“广州大桥”(照片来自网络)

  梅州市的“亲水浮桥”(照片来自网络)

  

  在老梅县境内,梅江的主要支流有程江河、石窟河、松源河。据2008年7月4日梅州日报《梅县59公里松源河横跨17座明清古桥》(叶仕欣、朱迪光、麦娟娟)的文章有如下记述:近日,记者跟随梅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对梅县现存古桥文物进行普查时,在梅县第四大河流松源河上,发现从松源镇至松口镇连接梅江出口的59公里长河道上,完好保存着17座建于明清时期的古桥,这些古桥中大部分为石砌拱桥,也有石板桥。

  桃尧砥柱桥俗称显朝桥(照片来自网络)

  

  据梅县博物馆工作人员考证,这些古桥桥龄最长的为建于明代的桃尧镇老墟场的砥柱桥,已有500多年历史;而桥龄最短的为地处松源河河口与梅江河交汇处的盘安桥,建于清光绪18年(1892年),桥龄亦有106年。这些古桥至今仍非常坚固和完整,几乎都在继续使用。

  

  4、港口和码头

  

  旧时梅城的主要商业活动都在江北上市一带,如油箩街、中华路、辅庭路、凌风路、仲元路、中山路等,所有进货,大都由帆船或小电轮(火轮)运来,在附近的码头(港口)上起卸,然后由搬运工人用肩挑至各商号。

  

  上落旅客,除了主要是买卖的商人,还有一部分是“过番”的青壮年。从十九世纪末直至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梅县人“过番”大都从梅江坐船到东南亚(南洋)。梅县人“过番”的上落码头大都是在下市的新码头和水打伯公码头(即今梅城江北望江楼附近)。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梅江河上的船只(照片来自网络)

  

  松口港(码头)是广东内河港第二大港,民国初年每日停靠民船多达五百条,货运码头27个。火船码头是唯一能停泊“火船”的码头。此码头是韩江水运出海的港口,旧时梅州各县出南洋的华侨都是从这个码头上小轮船的,是粤东各县客家人出南洋的第一站。这条街有众多雄伟的建筑群,也是当时松口镇最繁华、热闹的街市。1950年前松江旅社是梅州市最大的一间旅店。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松口镇港务所前河上停靠的船只(照片来自网络)

  

  旧时,上市有上圣母码头、水咸头码头、铸锅巷码头、油箩街码头、下圣母码头、上南站码头、下南门码头,下市有水巷码头、老码头、新码头、水打伯公码头等。

  

  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梅江、程江在梅城具有一定规模的码头约有十二个左右。这些码头的作用大概有三个,一是供全城商铺和个人起落货物,二是为当时的帆船和小电轮(火轮)上落旅客,三是供全城居民挑水和涴洗。

  

  后来,这些码头随着梅江水流量的变化,城市建设和防洪堤坝的建筑,逐步消逝、湮灭。

  

  松口镇火船码头(照片来自网络)

  

  陆路交通工具

  

  1、鸡公车

  

  鸡公车是一种木质的独轮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梅州农村使用的以人力为动力的运输工具,在农村好些家庭都有鸡公车。因为鸡公车车轮走起来“叽咕、叽咕”如鸡叫,所以大家叫它“鸡公车”。鸡公车载重量大又轻便灵活,能在狭窄的田间小路和泥泞的路上行驶,加之制作比较简便,因而深受农民欢迎。

  

  鸡公车的结构简单,主要由车身、车轮组成。车身是由坚硬、质韧的木材如椴、槠等树木劈凿刨制成的。鸡公车普遍能载两三百斤货物,擅长驾驶者甚至能载上七、八百斤,成为当时山区人民运送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运输工具,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承担农村主要运输任务的好帮手。

  旧时的鸡公车(照片来自网络)

  

  改革开放后,随着村村通公路的实现,运输业日渐发达,摩托车、汽车等机动车不断增多,机动货运三轮车在农村逐渐普及,旧时是乡村主要运输角色的鸡公车退出历史舞台。

  

  2、胶轮车

  

  胶轮车(大板车)是装有像胶充气轮胎的人力运输工具。

  

  1950年前,中国农村使用的传统人力车有单轮(鸡公车)和双轮两种,通称为手推车,由木轮和滑动轴承构成。

  胶轮车(照片来自网络)

  

  20世纪50年代初,在一些大城市开始有小型铁工厂为农村生产装橡胶充气轮船和滚动轴承的钢丝辐条车轮,俗称胶轮。手推车换装胶轮后,与木轮相比,振动和行驶阻力减小,运输效率成倍提高。

  

  到了20世纪60—70年代,在一些平原地区开始使用双轮胶轮车。

  

  胶轮车主要由车轮、轮胎和车架三部分组成。车轮由轮辋、辐条、条帽、轴承、防尘密封圈和轮轴等构成。轮胎分为外胎,均为橡胶制品。

  

  使用胶轮车一般由人力驾驶,胶轮车车行速度慢,载重较小,没有制动机构,靠人力控制加减速或停车。在丘陵山区用的胶轮车一般车架较长,车尾部钉有突起的摩擦块,使用时用人力在前面拉,下坡时扬起车把,使车架尾部与地面发生摩擦而减速。

  

  3、牛车

  

  旧时的梅县城乡的有些地方是用牛车作为陆路的交通工具的。牛车,顾名思义,就是牛拉的车子。即用牛为动力,后面拉着胶轮车(大板车)。

  

  过去,梅县地区只有耕种田地较多的农家才有牛车,也有穷苦人家借债置一架牛车载货搞长途运输的。凡操此业者则要再加一个用竹笏和笠叶制作而成的像龟背形的牛车篷,防雨防风。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梅县城的郊区三角地笔者还见有牛车在乡间的村道上行驶。

  旧时的牛车(照片来自网络)

  

  4、自行车

  

  自行车是人类发明的最成功的一种人力机械之一,它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1790年,法国人西夫拉克第一次制成了自行车,当时的自行车是用木庆制造。1861年,法国的米肖父子,用铁制的自行车在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让观众大开眼界。清同治七年(1868年)11月,上海首次由欧洲运来几辆自行车。随后上海兴起了人力车的修、租、贩制业。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选址上海南京路(今南京东路)604号,开办了同昌车行,经营自行车及零配件。民国4年(1915年),上海有近20家自行车商店。

  

  自行车什么时间进入梅县,至今地方史志没有记载。梅县松口镇是我国著名的华侨之乡,外出华侨比本地人还多,旧时有“松口不州”(梅县城旧时称嘉应州)。松口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已有人骑自行车。1950年之前松口镇有3间自行车修配店。在梅县城区1950年之前已有人骑自行车了。有些自行车修配店有自行车出租,1970年前后人们在自行车修理店租自行车1个小时是2角钱。

  

  在1980年之前的梅县城乡,家里有自行车的人不多。那时女入出嫁要求男家要有“三转一响”(自行车、衣车、手表、收音机)。说明一个家庭有自行车的不多,可以说当时有自行车的家庭与今天有小汽车的家庭相似。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摩托车设普及,有自行车的家庭只有十分之一,可说一个村庄有自行车的家庭不多。当时有部分青年人用自行车载货、载客。当时用于载货的自行车是广州产的“红棉牌”,要把后轮的车精要换成大号的。经改装后的自行车可载重200公斤(包人在內)。据我所知,那时有人为桃尧镇松香收割站用自行车载松香至松源镇松香厂。

  载客的双杠自行车(照片来自网絡)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摩托车还没普及之前。在梅县城乡各地有人用自行车载客。这些载客的自行车载都在城乡和汽车站门口或墟镇的交通要道上把客人运送到目的地。1982年我由松口镇到梅县城办事,由文化公园的梅江桥头到三角镇上坪村到找我读师范的梁老师,我们是是乘座自行车到他家的,我付给载客的工人的劳务费是八角钱,当时我的工资是43元。

  

  进入2000年后,摩托车普及。用自行车载货、载客已经成为历史。自行车成为人们代步和健身的工具。

  

  4、旧时的小火车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梅县建有小型铁路—梅隆铁路,以运煤为主、运客为辅的762毫米窄轨铁路。铁路起自梅城东港,经兴宁、五华,到达龙川县老隆港,全长172公里。该铁路1958年11月开工起,到1970年10月建成止,前后历时12年。

  

  兴宁四望嶂煤矿曾是广东省最大的煤矿之一,为解决四望煤炭外运和汕头地区工业、民用煤炭供应,从梅县东山港至四望嶂矿区全长62公里的梅四铁路因此而建,该铁路1964年10月建成通车。

  梅隆铁路上的小火车(照片来自网絡)

  

  1958年冬至1966年冬,兴宁县自筹和在省财政支持下,先后分五段修建了合水水库港区至四望嶂铁路,于西埔车站与梅四铁路接轨。兴四铁路正线长46公里。

  

  1968年,为解决惠阳地区生产、生活用煤,全长69公里的兴老铁路正式修建,1970年10月建成通车。兴老铁路通车后,梅四、兴四、兴老3条铁路接通,正式命名梅隆铁路。

  

  梅隆铁路设备技术标准虽低,但运量比汽车大、运费比汽车低,30多年来,它源源不断地将四望嶂的煤炭运往珠三角和粤东沿海,对四望嶂煤矿业的发展,对梅州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变迁,小铁路逐渐失去了作用,2005年,梅隆铁路结束其历史使命,拆解设施,土地归地方。

  

  水路交通工具

  

  在公路还没普及之前,梅县梅江河的水运非常繁忙,梅江上联五华、兴宁、下接松口、大埔、潮灲,船只可真通汕头出海。旧时顺琴江、岐岭河、宁江、程江、石窟河、松源河,都可放舟而下,一两日间经梅冮可达梅县城。水陆货运主要依赖木船、竹筏和人力肩挑。那时梅江沿岸的码关活跃着众多的挑脚夫、排工、船工与搬运工等“苦力工”。

  

  1、木船

  载客的木船(照片来自网絡)

  

  为适应梅州各河溪航行,人们发明了各种造型独特的船,因这些船的起始地的河床道狭小水量小,为此船特点各异。岐岭船,船头翘起六七尺,上滩较方便;哨马船,船头略翘而宽阔,载重量较大,多用来运盐,上航多赖风力,扬帆航行;平头船,船头平展而船腰隆起;银溪船,船头尖而身长,行驳颇便,载货仅一吨或乘客四五人。还有穿行于其他各溪流的柚树船、樟溪船、洋头船、盘子船、差干小船、担干船、大肚船等,种类繁多,这些小帆船船体大多用松、杉木板建造,船上用竹子、竹叶编织船篷以遮日挡雨,舱内垫以木板,既可装货,晚上又可在舱内挂上蚊帐,铺草席睡觉。

  

  2、火船(电船)

  

  清宣统三年(1911年)“捷安”号汽轮始行梅江从潮州到达松口港,那时称机动船为“火船”(船上的蒸汽机用木炭作燃料)。民国时期整个梅江航道,木船有近2000艘,汽轮有70艘(1992年版《梅县志》第462页)。

  

  1950年之前,梅江河上虽然有客轮航行但是没有固定的船班。解放前来往的人多乘坐火船的人少,乘坐篷船、驳艇(无机器的木船)的人多。篷船、驳艇是以装载货物为主兼载零星乘客,要等上好几天装满货才开航,故乘客要问好停靠在港口船只那艘最快起航。

 

  载客的小火轮(照片来自网络)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松口港有了松口—潮州,松口—梅县,松口—茶阳(原大埔县城)固定航班。而今公路发达,水运业衰退。

  

  3、渡船

  

  20世纪30年代以前,梅江沿岸及支流的石屈河、松源河上都有渡船为河两岸的群众服务。

  

  旧时梅县的渡船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交通渡,主要是为了人们往来的便利而设的,梅江河口岸30多处的渡船都是属于这类型的;另一类是生产渡,白渡地段石窟河岸的渡船,都是属于这一类型的,因该处居民的耕地都分布在河的两岸,人们为了生产上的需要而设立这些渡口。就以罗寨渡而言。罗寨村有700多亩水旱亩,分布在河的两岸。因此搭渡的人都是早上、中午、傍晚出勤生产或收工归来的农民,其余时间是很少人搭渡的。

  

  梅县最大的渡口有畲江的上街渡、下街渡;梅城的水打伯公渡;丙村的井塘渡;松口的上寨、下寨渡;白渡的沙坪渡,有所谓全县“五大渡口”之称。每处都有4至5条以上的渡船。到40年代全县境内仍需用木船为渡的尚有41处,约共有渡船50条。它们是:畲江地段的凤凰山渡、上街渡、下街渡、湖溪口渡;水车地段的水车渡、梧塘渡、官塘渡;梅南地段的径背渡、轩坑渡、陈坑渡;长沙圩的咀头渡、澄滩渡;附城的乖子渡、南门渡、头塘渡;西阳地段的罗洛渡、西阳渡、黄坑渡、石马渡;丙村地段的鸬鹚渡、羊角渡、小小河唇(大码头)、铜盘渡、麒麟渡、小布渡、乌石头渡、鳄骨潭渡、鹧鸪渡;松口地段的横山渡、潭头卢渡、圳头渡、蓬辣滩渡、介溪渡和黄沙河渡。在石窟河下游白渡地段的老盐厂渡、伟彩渡、蕉南渡、瓜洲渡、罗寨渡、悦来渡、三和渡。其中渡船最多的是畲江上街渡、下街渡口,每处有3条以上渡船;水车圩渡也有2至3条渡船;梅南的轩坑渡和西阳渡一般都保持有2条渡船。

  旧时的渡船(照片来自网絡)

  

  渡船的经费开支。解放前的渡船都是私人所有,有的是船主记住人撑渡,有的是船主自己撑渡,他们都是在农民夏秋两季收割后,船主都会亲自或派人到渡区内,挨家逐户收取渡船费,名曰:“收渡谷”。群众都会自觉地拿三升二升,少则一升半升交给船主。对于圩镇商店,船主在逢年过节也会收取一些船钱。解放后,渡船由当地政府管理自筹粮款解决,每月定期领取,解决船工的费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大部分的交通渡都采取向搭渡人直接收费的办法来解决经费。

  

  旧时梅江上的渡船(照片来自网络)

  

  1980年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向前发展,渡船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畲江、水车、轩坑等的渡口都因建造了畲江大桥、水车大桥、梅长大桥取销了渡船,西阳、丙村、雁洋等许多渡口的渡船,都由机动船代替了木船,这样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起到了更加可靠的保证。

  

  后由于梅江桥、程江桥、梅东桥、锦江桥,白渡桥,及梅江支流有渡口的地方相继兴建,这些大渡口便都取消了木船渡。

  

  4、木排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梅江河上还没建水电站之前,河上可见乘水漂流的木排。这些木排顺水漂运到下游韩江的潮汕地区。下面简述旧肘松源河的木排漂放。

  

  在梅县松口镇的盘安桥西岸(俗称“铜琶桥”),是松源河注入梅江的地方,至今仍存有几块碑石,其中一块是民国初松口镇公所关于征收木排放运的税收规定每条木排征收一条原木(柴排、竹排也有关规定)可见当时从松源、桃尧等了,经这里放运到潮汕地区的柴、炭、竹木的行业很盛行。

  旧时河流上的木排(照片来自网络)

  

  老板把产地收购的竹、木,请人扎成木排。每条排有5——7斗,每一斗有5——7条原木。工人们先把5条左右的原木(较小的原木有7条的)用一米多长的小杂木做成的“排划”,用专制的“木排钉”把原木前后固定的一“斗”,然后把七斗排连成长条,斗与斗之间用竹蔑和“排划”固定成一条排。每排的排斗上都固定一个“牛头”,所谓“牛头”,是用一截约六、七十公分长的小杉木,中间凿眼竖二根10多公分高的小杂木,牛头是用来架设“梢枋”的,把一条10公分的原木锯成两半,把一条一半的前方削成扁平,一端做成“抓手”便成“梢枋”。排工们用梢枋驾驭着整条排在水急弯多的松源河上漂流。一次放运少则六、七条排,多则二十多条排,这些排放至铜琶村所在地松源河口时集中,由排工们马上把这些联扎为适应大河放运的大河排。

  

  大河排分为“大链”和“小链”,大链一般有10条小排组成,小链有7条排左右组成。用几条横卧的原木把整链排固定着,在每链排的首尾都架有“梢枋”掌握运行方向。每链排都要有2个人放行,他们要备好几天的伙食,还要在排上搭个竹蓬,便以晚上休息或避风雨。如果天气好,由松口放排到潮州一般是三、四天可到。如果遇有大风大雨放运就要迟些天到达目的地。

  

  上世纪集体化时,松口森工站设在铜琶河口,站内有一支放运队,工人除本地外还有不少来自松源、桃尧、三河坝等地。铜琶村当时也有一支副业放运队,每个月要向生产队交副业款。

  

  改革开放后,陆上交通飞跃发展,尤其是大小河上拦河发电比比皆是,历史久远的放排工现在已退隐了,现在,在松源河、梅江河上已难见漂流的木排放运了。

  

  结束语

  

  现在老梅县境内已有铁路可通火车,人们坐火车可达全国各地。2019年6月,广州至梅州的高速铁路开通。1987年梅县飞机场首航以来,现在飞机已通达广州、深圳、南宁、香港、台湾台中、泰国等17个城市。现在老梅县的交通进入了新时期。2010年后,汽车普及。在梅州市城区家庭小汽车已普及,有的小区已达三分之一的家庭小汽车,老人们有免费的公交车卡乘坐城里的公共汽车。有的家庭摩托车有数架。自行车成为人们代步和健身的工具。

  

文章配图来源:作者提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
梁德新║松口人的饮食文化(漫谈客家)
华侨之乡松口镇中山公园的历史文物
梁德新║水上人家梅江流域的松口麦姓人
梁德新║客籍美术理论家林文铮
梁德新║钟情于客家文化的郭惠明画家
梁德新、王晶║港珠澳大桥风情游
梁德新║读书爱书的张报彩先生
梁德新║曲折的读书路与我的写作历程
梁德新║钟情于地方文史研究的张海涛老师
梁德新║爱看书报的何佛运先生
梁德新、张报彩║梅州市城区金山东郊村张家围丧葬习俗调查
梁德新、胡焕元║华侨民居绍安庐
梁德新║梅州种茶历史考
梁德新、梁小芳║厦门风情游

作者简介

梁德新,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人,中学退休教师、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现聘为梅县区作家协会理事、梅州市旅游局《客都旅游》杂志社编辑。曾任中学历史教师、学校文学社辅导老师、梅县第10届政协文史委员。在国内的刊物发表有文章,编著有《客家乡情》《客家民俗风情》《客家松口民间故事》等书8本。对客家文化有研究,有学术论文在在嘉应学院、梅州市开放大学、北部湾大学等刊物发表。

编辑:李瑜;校对:梁德新

策划:饶云;审核:梁德新

投稿邮箱:790417844@qq.com

(0)

相关推荐

  • 横渡琼州海峡——阿尼亚房车伴我走天涯

    去海南岛环岛自驾游,一直是我心中的梦想,这次寒假出游,梦想实现了.巧合的是两次横渡琼州海峡,都是过年时节,去时小年早上,回时大年晚上,并且有幸躲过了今年海峡大堵车的艰难时刻. 驾车过琼州海峡,对我来说 ...

  • 给中老年朋友,迟到的六一节礼物,刘沅声的泥塑作品《童趣》赏析

    梅州著名的客家泥塑大师刘沅声先生以制作反映客家题材的泥塑作品而闻名,他的每一件泥塑作品都栩栩如生,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客家人的起源.传统农耕生活.风俗习惯等,人物形象逼真,表情丰富,动作传神,非常接地气, ...

  • 梅江弯弯,忘不掉雁洋渡口客韵悠悠【客都原创】

    梅江弯弯,从市区东下二十余里.过鳄骨潭,便进入丙村至雁洋水域.它与西来的石窟河汇合,又一路呼啸而去. 此处称为锦江,是一片柳暗花明的水天.每当春雨初霁,看旭日临江,若金龙翻舞:两岸草树含晖.沙洲绿竹吐 ...

  • 旧时梅城有“四怪”,还有历史悠悠老梅城古码头

    旧时梅城有"四怪" 东门有个怪,么雨水会大.西门有个怪,么山有柴卖.南门有个怪,和尚庵里有裙晒.北门有个怪,么老公会"供赖". 旧时的梅州城区有"四门 ...

  • 梁德新‖漫话旧时的陆路交通

    漫话旧时的陆路交通 梁德新 收集整理 梅州市梅县区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因丘陵.因受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旧时的陆路交通设施有其特色. 1.驿道.凉亭 古代的驿道就是今天 ...

  • 梁德新‖漫话客家人的“锁头屋”

    漫话客家人的"锁头屋" 梁德新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因此,有些学者.专家把客家人居住的各式各样的房屋及 ...

  • 饶熙龙 梁德新‖客家人旧时放木排【推荐】

    放木排 饶熙龙 梁德新 摄影/古卫平 在松口盘安桥西岸(俗称"铜琶桥"),是松源河注入梅江的地方,至今仍存有几块碑石,其中一块是民国初松口镇公所关于征收木排放运的税收规定每条木排征 ...

  • 梁德新‖漫话养狗【客都推荐】

    漫话养狗 文/梁德新 我家养有狗,我喜欢狗.我去朋友家,如他家里有狗,我会抚摸狗.有时我会把食物给狗吃.有些认识我的狗看到我时,会摇着尾巴前来用舌头舔我的手.可说我与狗有缘. 因为我喜欢狗,会收集有关 ...

  • 梁德新、黄水泉║漫话老梅城

    老梅城城市范围很小,有5座城门,东至水巷,东门塘在城外,西门在仲元西路中段西箭角.南门有两个,上南门和下南门西临程江河,北门在元城路北端杨屋附近.在老梅城内,有三山.七海.一坵田,这是老梅城的持色之一 ...

  • 梁德新、吴世育║南汉王朝与梅县松口的史迹

    南汉王朝与梅县松口的史迹 松口是中国南方闻名遐迩的千年古镇,民间素有"松口不认州"之说.在千百年来的历史岁月中,孕育蕴藏着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到处都有着浓郁的客家文化芳香.享有文化 ...

  • 梁德新‖梅县摄影史话【客都推荐】

    梅县摄影史话 文/梁德新 照相技术传入梅县城乡约有120年历史.照相这门技艺进入梅州地区是在清朝末年的1900年后,传入者是华侨与外国的传教士.据史料记载,1839年法国画家达盖尔发明了第一台照相机, ...

  • 黄水泉 梁德新‖旧时的客家衣着服饰

    旧时的衣着服饰 黄水泉.梁德新整理 客家先民来自中原,素有勤劳俭朴之美德,平日虽讲究服饰穿戴,但不求华丽,只求朴素大方,整齐清洁.梅州客家人与其他客地人们服饰穿戴几乎一致. 在过去,梅县客家人的祖先由 ...

  • 梁德新‖旧时的鸡公车(推荐)

    旧时的鸡公车 文/梁德新   鸡公车是一种木质的独轮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客家梅州农村使用的以人力为动力的运输工具,在农村好些家户都有鸡公车.因为鸡公车车轮走起来"叽咕.叽咕"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