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峰峰矿区的峰峰村的神奇传说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峰峰做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叠字命名的城市。古老而又美丽。在峰峰矿区的峰峰镇的峰峰村,也是同样的有着神奇的传说故事。

“峰峰村”这个全国仅有叠音字的村名,当我某天在翻阅宋词时巧然间看到,峰峰二字尽然满含诗意地出现在了宋词里,那刻我顿觉愉悦。随之便关注起这位词人的生平简介来。那是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武安进士宋之韩登上鼓山之巅,俯视着这片山峦有诗云道:

半含晓日瑞烟笼,联辔来寻避暑宫。

百战功劳空汗马,千年华丽付飞鸿。

龙潭灵作峰峰雨,石鼓威生面面风。

回首群山俱下界,此身疑是出寰中。

每读一遍,我对这位仕途受阻弃官回家的儒学才子,越加喜爱至极。待沉浸其中再读,前辈那在挥毫泼墨间便掌上乾坤豪情万丈的诗词意向,已隔空向我扑面而来!思绪飞扬间一尊尊身姿华丽、慈眉笑目、丰盈飘逸的身影,徐徐腾空而起,飞绕在了山峦叠起的云雾之间。黑龙潭里的蛟龙,听到响彻云霄的天鼓雷鸣之音,也一跃而起口吐万丈雨露,傲游在这天作之合的南鼓北鼓之间……只待刹那间众菩萨飞隐回了梵音袅袅的石窟中,口吐雨露的蛟龙忽也隐身回了那汪数泉喷涌着的潭水中………待回过神了才知自己又读诗读痴了。心中便越加敬仰起前辈来。正是有了前辈的这首诗,给这片土地增添的文化气息至今——余音绕梁。

早在宋之韩作这首诗的一百三十年前,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 《磁州志》上只记载有“峰峰庵,”也就是现村内的峰赠寺。在所有查阅的文献记载上找不到“峰峰村。”接下来,到了清康熙四十三年(1703)年,我们村庄名字的前身“奉凤村”才出现了《磁州志》中。但那时候“奉凤村”属西佐里乡所辖九个村庄之一。此次 “奉凤村”村名的转化,又牵引出一段有文史记载的祥瑞传说。这就越加给这座古老的村庄增添了神奇色彩!以下我还是要以文献记载来说我们的峰峰村。

据金史载:金泰和(1201)年间,有风凰诸鸟驻落鼓山,谓“石台金圣,”此石当时以祥瑞之兆取名“石圣台,”告宗庙,诏中外,轰动朝野(也就是村民常说的,位于村西的老石台)。后峰峰村先人以风凰驻落之典借百鸟朝凤、呈祥瑞之意取村名为“奉凤村”。

据村内峰赠寺一清乾隆三年碑文上记载有:“西北乡雙鳳村。”到了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1磁州图上村名记载已是“西北有峰峰村”(而在村老者口述历史传承中,峰峰村曾有段时间是双峰村,但双峰只是口述历史,在现有村内古碑文与《磁州志》上没有记载。)近几年本村村民古碑文研究者刘文生先生,在家乡附近水浴寺的两个北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的碑文捐助者中有“冯俸村”村名的记载,为此刘先生联系到原邯郸赵文化研究所人员,共同探讨推测:也许北宋之前就有了峰峰村,但那时叫“冯俸村”。关于如何转化成“奉凤村”的这段传说,峰峰村的先人早在明代集资修建峰赠寺时,就把一块明朝碑文镶嵌在了寺内“地藏殿”室内,直至现在峰峰村村名的几经转化过程,可去村内那座始建年代与南北响堂同时期的古寺院内查寻。在那里你能感受到历经千年静静流淌着的岁月之河。

峰峰村名的正式文献记载:是民国三十年(1941)由黄希文编篆的《磁县县志》。

经以上对峰峰村,公元989年至——1941年村名在文献记载上的几经转化由来,我在此只按本人目前查阅资料做以下推理:早在北宋之前,有冯俸两姓人家在此定居,所以就像别的,张家庄、李家村样顺起村名。“冯俸村”后又有罗、乔、张、屈……家族姓氏不断迁此定居壮大。在出现百鸟朝圣的祥瑞事件后,村人为借此祥瑞之兆取其同音,顺势传化村名为“奉凤村”。清末又再次借“奉凤”与“峰峰”两字同音,但相比之下峰峰听起来更朗朗上口、易懂易记,更能体现村庄所居地理位置在历史文献上的记载。在:晋左思的《魏都赋》云:“神钲鼓招递于高峦是也”。宋《永初古今山川记》载:鼓山上有二石,其形如鼓南北相对,南鼓北鼓,相隔十五。故此峰峰村的先人在清末时再次转化村名为“峰峰村,”才有了1941年正式出现在文献记载上的峰峰村。

每一个地方的名字背后都一个美丽的传说,这样的形式就形成了历史,传了下来,一直到今天,明天,将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