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缘清阁:魏晋时贵族出现为啥坐牛车?

这件隋唐时期的白釉牛车(官宦女眷乘用),由牛与车厢、双轮一套四件构成。隋唐时期的牛车,牛体丰满(两晋时期牛车的牛较瘦),胸肌垂挂,这件白釉牛车的牛首微昂,小耳,牛角短小并向上竖立,圆眼大睁,翘鼻有孔,大嘴微张,脖下肌肉发达,体态雄健有力,尾巴略向右下甩并贴于臀部,四肢呈站立状。陶车双辕平行前伸,两端连接车衡,长方形车厢,车棚顶盖中间凹下,两端出檐较长且微微上翘,棚顶饰有六道凸箍,车的外观看上去更加俏丽。车厢前面右侧开有长方形小门,以便上下。车厢左右两面密闭无窗。车厢侧附两轮,圆形车辋(wng),中有车毂(g),每轮各设有16根辐条连结车辋和车毂。车轮轴心末端的軎(wèi),作成葫芦形,花骨朵形,或有莲花瓣装饰。軎的作用在于制约和保护轴头,把軎作成胡骨朵形等装饰,目的可能也在增加车的华丽。整套牛车,虽然简洁,但却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尤其牛的骨骼结构十分到位,体现了牛儿们温顺而又倔强的性格,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牛车顾名思义就是牛拉的车子,3000多年前的商代,王亥就发明了牛车。牛车最初只是普通的运输工具,用以载物,叫做役车或柴车,以后供人乘坐的牛车,称为栈车。史料记载:秦朝的“公务接待每餐规定统计表”和“官府伙夫、车辆配置标准”中规定,接待御史卒人,主食粺米半斗,副食菜羹、韭葱,酱四分之一升……..官吏15人以上,每10人配1伙夫,每15人配1辆牛车和1个看牛人……,显然是拉货的“柴车”,或者说是客货两用粗陋之车。东汉初期,牛车的地位仍没有重大改变。东汉章帝时,有一位太守因为乘牛车出行,被视为是“有损国典”,竟然受到降级处分。

西晋灰陶牛车

从东汉末年起,牛车使用逐渐普遍起来,上自天子下至庶民,都乘牛车。《晋书·舆服志》载:“古之贵者不乘牛车,汉武帝推恩之末,诸侯寡弱,贫者至乘牛车,其后稍见贵之。自灵献以来,天子至士遂以为常乘。”随着牛车“身价”的提高,其装置也有了变化,制造的也就比较讲究了,车厢里安置了凭几等物,使乘车者能够较舒服的自由坐卧。

到魏晋南北朝时牛车使用更为普遍,东晋元帝时,丞相王导就驾短辕犊车。

北齐文学家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说:“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所谓长檐车,即牛车,是天子将相贵族士大夫所乘坐的高级牛车,在六朝墓中多有出土,不仅南方流行,北方也普遍使用。其舆箱内障帷设几,任意坐卧,不必讲究乘车的仪容。

魏晋南北朝时期牛车流行与当时的社会的风尚密切有关。六朝时,贵族士大夫崇尚清淡,标榜清高,远避政治斗争的漩涡,对酒当歌,任性放纵,享乐主义生活风行。据《颜氏家训·涉务篇》记载,南朝富贵世家大族子弟“迂诞浮华,不涉世务”,“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持”,养得“肤脆骨柔,不堪行步”。因此,乘坐牛车更适合贵族子弟的口胃,稳稳当当,逍遥自得,牛车也得以风行,以致影响到葬俗,牛车成为六朝时期朝墓葬中比较常见的随葬品。


       东晋灰陶牛车陶俑

六朝出现的这种社会风尚根源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六朝时期是我们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分裂时期,而且时间之长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人们的痛苦可想而知,在这种背景之下,一种特殊的学说——玄学应运而生,成为麻醉人们的精神食粮。玄学大致经历了谈玄、自然、自生、纵欲等几个发展阶段,在这些发展过程当中,“当时一些名士如阮瞻、王澄、谢鲲等人,继承嵇、阮思想中颓废的一面,嗜酒极欲,追求表面形迹上的放达。……司马氏政权南迁,社会矛盾尖锐复杂,进一步导致思想上的空虚。因此超生死、得解脱的问题便成为玄学的中心内容。张湛注《列子》,综合崇有、贵无学说,提出“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的思想,把世界和人生视为瞬息万变,稍纵即逝,虚伪无常,主张采取“肆情任性”的纵欲主义人生观。” 玄学所倡导的享乐主义和纵欲主义客观上促使了人们生活节奏的放慢,人们不再疲于奔波,而是享受生活,牛车正符合了这种要求,得以流行。

     北魏陶牛车和陶俑

唐三彩牛车

唐代初期,男人出行喜骑马,而女子则坐牛车。盛唐之后,男子骑马,女人改坐轿子。又到后来,有的女子也喜欢上了骑马。两宋时期,达官贵人不但不好骑马,甚至连车都不愿坐了,多已改乘轿子,而且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明清。曾经盛极一时的牛车,就这样更多地用于载重运输了。此后的随葬品中,再也看不到牛车明器了。牛车的变化,显示出历史的变迁,也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