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华民|大家优秀作品:知青的故事之(三)一切从军事化开始

大家优秀作品
一切从军事化开始
                         ――知青的故事之三
作者:霍华民
我们这批“上山下乡”的知青,在进入“阵地”之后,工作与生活的历练,一切都是从军事化开始的。在那表情比较一致的岁月,穿戴也是比较一致的,走路更是趋向一致。
那个时候,用了一个现在没有理解的词,叫代培。做法是由一个部队连队代培一个民兵的连队。当时,我们连队的通讯地址是:大兴安岭3004部队民兵九连。当时,没有地址只有番号。
刚到这原始森林的生活和工作,一切都陌生的。同时,也是新鲜和自豪的。特别是第一次往家写信的时候,我们都用上了印有“人民解放军”字样的稿纸和信封,这让我们觉得非常荣幸,从心里往外甜美。但是,军事化的工作和生活,可不是轻松的。每天的时间,规定的极死。到什么时间,做什么。早晨规定几点起床,晚上规定几点熄灯,一切没有弹性。
我们工作的现场,是在半山坡上修路:炸开山坡修出道路。这个工作,被叫做半山开挖。其实,就是遇山开道,遇河架桥。经过放炮后的,我们就是清理土石方。一边挖山一边填河。从来没做过这样的累活,从来也没有这样紧张地生活。虽然,年轻人累了容易休息过来,但还是大家觉得疲惫。每每休息的时候,大家戏称为“三五分钟”能睡一觉。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基本上都懂得了一些放炮,打炮眼、装炸药等一系列的工作技能。还有系上安全带,在半山腰上撬险石。
仅仅工作的劳累,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军事化的生活。早晨要出操,饭前要唱歌,每周末要开班务会。还有,说不准半夜什么时候,还要紧急集合,要背起行李跑几里山路。
刚到边疆时,我在四班当战士。几个月后,我到六班当班长。因为不会喊口令,部队的排长领着我们几个班长到没有人的一个山坡上喊:立正……稍息……齐步走……
准确的说,那个时候的备战气氛还是很浓的。当时,是背靠“苏修”(称原苏联)。说来也奇怪,也不知道是真有什么具体敌情,反正帐篷前后,经常有信号弹升起。搞得大家阶级斗争的心情还是挺紧张的。所以,最早的头一年,半夜的紧急集合,还是经常搞的。每当这个时候,都会出现一些“狼狈”情况。紧急集合规定,不许有亮,只能黑暗中穿衣服、打行李(要学解放军战士一样)“三横两竖”。记得,那时候有把鞋穿错脚的,裤子前后穿反的,跑起来行李散的,各种情况都有……现在想起来,都令人忍俊不禁。
现在,一想起那个时候的工作和生活。其实,那就是读了一所“军事”大学。现在要录取,那是零表啊。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真是人生的偏得。但是,那年头对于外界的信息,知道得少,可以算得上消息非常闭塞。报纸只有隔一段时候才能看,真正是来就一“抱”。一个连队一部手摇的电话,没有号,完全都是事先规定的几长几短声来判断。就是这样的条件,真是犹如磨石……人生也确实需要这种“磨石”。
我们知道,精神是被环境和文化铸造出来的,而文化同生物一样,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过程。而过程,就是结局。我记得,是哪个寺庙的一副对联上写:要知身前事现在受者是,要知身后事现在做者是。从这个联上想,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的算命先生,无须问谁。
咀嚼过去,是一种朝拜圣地的巡礼;联想现实,是对一些深刻问题的巡访。大兴安岭精神是来自于高寒禁区的文化。面对高寒,就是运动、就是拼搏。这个文化,是非常有活力还有影响力的东西。这是各方面带来的融合文化。最为特殊的特质,就是解放军那种雷厉风、敢打硬仗,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底韵。
大兴安岭的精神,是一种多元融合的文化。这种文化的享用,影响着多年以来的这些知青们的生存与发展。可以说,也影响了我们的一生。因为报怨不需要学习,只有生存的技能和毅力才真正需要学习。
投 稿
A、微信投稿版块:http://www.dajiawenxue.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22&page=1
 B、《大家文学网》投稿网址:www.dajiawenxue.com 
..
已有1045位文学爱好者关注大家网
(0)

相关推荐

  • 世间居然有这样的爱情

                                   世间居然有这样的爱情 偶然听邻居家方爷爷讲起当年知青下乡时的往事,有一件事让我唏嘘良久,难以忘怀. 60年代是个很保守的年代,但是不管多保 ...

  • 我在前一篇文章中提到了“伤痕文学”这个流...

    我在前一篇文章中提到了"伤痕文学"这个流派. 很多阅读量不是很广泛的网友,对此流派的文学作品可能不太了解. 那么请阅读下面这一个"故事". 一个颇有名气的&qu ...

  • 访谈 | 青葱岁月——知青赤脚医生访谈录之七

    吧啦原创文学,陪你走过每一个有梦的日子 一位生长于美国的90后华裔女孩,喜欢钢琴.游泳,是个典型的学霸.2011年考入美国名校杜克大学读脑神经专业时,从来不知道"文化大革命.知识青年&quo ...

  • 守林人救了一条白狼,白狼报恩

    我舅舅是以前是知青,去过大兴安岭守林,这个故事便是在他去大兴安岭时候发生的,为此他还丢了一条手臂. 几十年前,我舅舅周知上山下山,被派到了大兴安林去守林,一道的还有好几个知青. 城里青年下到深山老林当 ...

  • 「知青往事」感恩加格达奇

    感恩加格达奇 --再访第二故乡 作者:邬志林 炎炎盛夏,鸣蝉叫个不停,想起年轻时支边到大兴安岭,那儿纬度最高,这个时候气候凉爽,不如避避暑气,人老了怀旧,心里总是惦记着第二故乡,说走就走,于是约了当年 ...

  • 走上高高的兴安岭

    走上高高的兴安岭 作者: 贾宏图 文中主人公:叶磊 一位在呼玛县生活和工作了25年的上海知青.音乐学家.作曲家,影响了偏远山区大兴安岭呼玛县的文化生活.贾宏图在文中写到:"叶磊没有让发现他的 ...

  • 霍华民|大家优秀作品:知青的故事之(十一)甩毛钩

    霍华民老师和他的知青战友们在大兴安岭留念 甩毛钩                              ――知青的故事之十一 作者:霍华民 夏日的大兴安岭,实在美极了.真山真水.山绿水清,这里就是 ...

  • 霍华民|大家优秀作品:知青的故事之(十)病号饭

    霍华民老师和他的知情战友们  病号饭                             ――知青的故事之十 作者:霍华民 由于,当时大兴安岭这个原始森林的条件恶劣,神仙也没办法把伙食搞得太好.所 ...

  • 霍华民|大家优秀作品:知青的故事之(九)原生态最美

    原生态最美                            ――知青的故事之九 作者:霍华民 在生活中,见过大自然原生态的人不少.但是,真正在原生态环境中生活和工作几年的人恐怕不多.我有幸在大兴 ...

  • 霍华民|大家优秀作品:知青的故事之(八)那时候不知肉味

    那时候不知肉味                   ――知青的故事之八 作者:霍华民 2017/10/11 MONDAY 也许是天生的毛病,我从小就不能吃肥猪肉.特别是一看到白花花的肥猪肉膘,我就反胃 ...

  • 霍华民|大家优秀作品:知青的故事之(二)原始森林里没有路

    大  家  优  秀  作  品 原始森林里没有路                                ――知青的故事之二 作者:霍华民 这里是祖国最北的地方,天亮的特早.也许,这是让开发大 ...

  • 霍华民|三次设营的往事 ---知青的故事之(十四)

    知青的故事之(十四) 作者:霍华民 什么叫设营,现在年轻人可能大都不知道.设营,大概是出自军事术语.其实,就是搬家,到一个新的地方搭建营房.当年修铁路的时候,我们需要年年搬家.因为修完了一段,就要再往 ...

  • 霍华民|知青的故事之(七)拉粮食

    霍华民老师和他的知青咱友们 拉粮食                               ――知青的故事之七 1 进入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第一年,我们的吃和用的东西基本上都是身背肩扛运来的.这种艰 ...

  • 霍华民|大家精华:知青的故事之(六)炊事班失火

    霍华民老师和他的知青战友们在一起 大家精华 炊事班失火                ――知青的故事之六 记得,那是我们刚到大兴安岭新区两个月左右的一天傍晚.天气还有些冷.炊事班突然着火啦!在这之前, ...

  • 霍华民|大家精华:知青的故事之(五)渴望亲情

    渴望亲情                                        ――知青的故事之五 作者:霍华民 现在一说起"上山下乡"的事儿,好像因为遥远还有点浪漫的情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