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股:在工商局注册的股份,拥有分红权、表决权、处置权等;虚股:不在工商局注册,和公司签合同,只有分红权没有其它权利。
为什么入股要出资?
1)出资与不出资有根本差异。
出资是员工从自己口袋掏钱,无论掏多少,只要出资,员工就会慎重考虑是否参与。
不出资员工就不会珍惜和重视。
2)出资是员工对公司信任度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不出钱,就是白给的。
那么公司给任何形式的股权激励,员工都不会提出问题。这就无法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3)出资才会有收益概念。
出资后,大家会考量收益和出资成本的对比,于是会考量公司利润。
如果大家不出钱,分多分少都是分,没有收益率概念,则无法激发员工对目标的关注。
4)出资才能起到留人的作用。
出资后,激励就可以设置约定;
不出资,员工退出没有成本,就起不到留人的作用。
但在企业推行股权激励时,不少员工会对出资有所排斥,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说自己没钱:“最近买了房子”、“最近买了车”、“孩子要结婚“、”小孩要上学”……
员工没钱有两种情况,一是真的没钱,二是假的没钱。
一般在设计股权激励方案之前,我们要事先了解员工的出资能力,并根据大部分人的出资能力来设计方案,所以真正的没钱入股的人一定是极个别人。如果他愿意借,那这个人肯定是看好公司的,可以着重栽培;要么不看好公司和老板的未来,要么不想在公司长期干下去。如果面对的是特别关键的人才,公司可以多沟通几次,争取其入股;如果不是特别关键的人,跟他说清楚后他连借都不愿意,这样的人是否继续能担任公司的管理层人员,就要慎重考虑。有些拟激励对象实在一下子拿不出资金,而公司又十分需要并希望留下这部分人才,该如何操作呢?GHR特约讲师、19年股权实战专家郑波老师认为,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参考使用:公司做股权激励的初衷是为了让员工和老板“一条心、一起干”,出资入股是为了让大家更有参与感,更有“股东的感觉”,而不是因为缺钱而向员工融资;因而如果有较多的员工认为出资压力过大,可以在出资比例上可以进行整体折扣优惠。比如,股价原本1元/股,拟激励对象按照30%的价格出资,现在可以调整为25%,即只出0.25元/股,享受这一股对应的100%的分红收益和增值收益。但是我们建议一开始就尽可能确定合适的折扣优惠,调整会影响方案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为了表明大股东对员工的特别关爱,并且让员工有还款的压力,建议由大股东个人借款,也就是老板个人借款给员工。为了体现“自主出资”和“借款出资”的差异,也为了体现相对公平性、鼓励员工尽量“自主出资”,借款通常要支付一定的利息,可以按照年化3%-5%收取资金成本,通常激励对象的分红收益或增值收益远高于3%-5%,因而该利息对激励对象来说也比较合理。有的公司股权激励时采用实股激励的模式,实股的出资一般也是实打实的出资,不会有折扣优惠,出资额度一般比较大,可以采用分期支付的方式。比如,2013年我们在成都的一个客户做的就是实股激励,高管出资额度一两百万不等,公司对于出资压力大的高管给予的就是分期支付政策:最长可分三年支付,支付的部分享受分红收益,未支付的部分不享受分红收益(依然由股权代持人享有),这样对一次性全额出资的人也相对公平。该模式本质上相当于“公司借款”,即确认认购额度后,在不出资或少出资的情况下,依然享受对应的分红收益,待分红收益到手之后再补足出资。如果自筹资金难度确实较大,可以积极探索新的思路给激励对象以资金支持,如股权抵押贷款。一方面,可以公司内部股权抵押贷款,由公司设立“代持股专项资金”,激励对象以自己的股权为抵押,向专项基金“贷款”。另一方面,向银行股权抵押贷款,早些年华为便是采用这种模式,华为公司担保,员工以股权为抵押、向银行贷款,该模式要求公司有足够的实力和影响力,否则难以得到银行的认可。员工每个月的工资一定比例存入到储蓄账户,且必须有连续定额储蓄的方式,在期末允许员工将储蓄款购买等价值的激励股。“有恒产者有恒心”,郑波老师认为,公司应该秉承“员工入股须出资”的原则。当员工说买不起股权的时候,公司应分析这种说法真实性多大:如果基本靠谱,那么公司应调整出资方式,在守住底线的情况下给员工更能接受的入股方式;如果大体是借口,则应该坚决按照原方式执行下去,实现人才识别、淘汰的功能。股价要定到多少钱?怎么才能同时激发新老员工的动力?怎么设计才能尽量避免关键人才的流失?员工退出机制要怎么定?在整个公司层面要考虑哪些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