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中印尼人文交流的痛点何在?
2020年11月16日
这几年,得益于中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中印尼人文交流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中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覆盖教育、科技、卫生、文化、旅游、体育、青年、媒体八个领域,这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建立的首个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对中国和东盟国家,乃至和“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人文交流具有积极示范和引领作用。
但是,中印尼人文交流发展了这些年,每次印尼社会有啥大事儿,能把锅甩中国的,都甩过来了,从春节街上挂些红灯笼,再到疫情之下复工的中国工人,通通都跟中国扯上关系。中印尼人文交流的痛点究竟在哪?
1
形式太虚,不接地气
到现在为止,机制下的人文交流还停留在开开大会,鼓鼓掌,互相捧捧场的层面上,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抓手,开展一些接地气的项目,流于形式主义,不接地气。
2
内容单一,缺乏亮点
中国结、大熊猫、中国功夫等传统中华文化元素,一直是中国对外人文交流的主要元素,这对印尼这个青壮年人口红利的国家,缺乏像日韩文化般的强大吸引力,比如动漫、韩剧、日韩明星。
3
渠道不畅,媒介乏力
中印尼人文交流做的很多事儿,印尼人如果不通过印尼大型主流媒体,都很难知道。但主流媒体的宣传力度和传播范围,远不及时下年轻人最喜欢的新媒体和社交媒体。印尼人用Facebook、Twitter和WhatsApp,我们用微博、豆瓣和微信。
那该咋办呢?形式上,要开展更多实打实的项目,比如两国职高职中之间的职业教育就很实在;内容上,中国现在有很多对年轻人极具吸引力的文化,比如网络小说,烧脑网剧,线下支付和网络购物,都可以成为宣传的内容;渠道上,中国媒体在印尼的影响力有限,更要加强对印尼媒体的合作,扩展沟通的宣传的渠道。当然,说起来大家都很有心得很有想法,但实施起来都特别不容易,尤其是对于印尼这种存在历史包袱的国家。人文交流呢,本身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需要不断深耕,日本上世纪70年代在印尼也不受人待见,不也经过了好几十年,才成为印尼民众最喜欢的国家么?任重道远,脚踏实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