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对一位妈妈“离家出走”的反思
三天小长假过去了,一位ADHD孩子的妈妈说,一个人外出旅行了,其实也是“离家出走”,把孩子扔给爸爸管理,自己想一个人静一静,因为开学以来,种种压力几乎让自己崩溃,真的担心会抑郁。家里人对她的行为不理解,老人觉得她不靠谱,老公也怀疑她是否有其他目的。
其实,这位妈妈的行为我是完全能够理解的,养育ADHD孩子的家长很多时候在情绪崩溃时都想撒手不管了,不止一个家长说真想离家出走,其实我是赞成这位妈妈的做法,家长适当减压,对于更好陪伴孩子是一件好事,孩子短暂离开妈妈,表现也会有所改善。
在陪伴ADHD成长中,我们在很多时候会关注药物,会关注很多五花八门的辅助疗法,我们的焦点在于孩子本身,而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环境因素。因为ADHD孩子很多不同于常人的行为会让家长产生焦虑,长期处于焦虑中父母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是缺乏耐心的,这就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家庭氛围总是处于紧张,夫妻之间对教育不一致,相互埋怨,家里老人溺爱孙辈,干涉父母教育,在这种环境下,ADHD孩子的行为是很难改善的。
对于ADHD孩子的教育,家庭成员之间要有一致的教育目标,改善其ADHD症状需要作出很大的努力,这里我强调只是改善,不是治愈。能够最大限度改善ADHD症状就是有效果,所以不要迷信网络上那些所谓治愈的说法,因为有些个别案例原本就不是ADHD,这些个体只是在童年或青少年时期有ADHD的个别行为特征,严格意义上根本就不是ADHD。
对于ADHD孩子的症状,我们在确诊后的态度应该是看作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不要当成病人,这个特别的群体在执行一些规则和命令时不听指挥,但又不完全是他们主观有意为之,大脑神经不听指挥,比如长时间看书,书写大脑就疲劳,过早放弃这一工作,我们需要理解孩子的“困难”,你不必非要他坚持,他需要玩一会,缓解大脑疲劳才能继续学习,其实药物的作用也是调整了大脑神经递质,迫使他能延时注意力的长度。
当我们对孩子的注意力模式真正理解后,就能对其行为理解,你会发现孩子在某些时候的注意力也是很好的,玩游戏,看动画片,下棋,玩乐高等,他们只是对枯燥的学习考试写作业没有兴趣,才会做出种种“叛逆”行为,试图逃避。所以我们要帮助孩子规划学习任务,分解任务,不断鼓励他们学会化整为零,用完成小目标的喜悦感来激励内在动力。
在帮助ADHD孩子成长过程,家庭成员之间是相会信任的,如果妈妈是长期负责孩子学习生活的,对孩子也是最了解的,无论是对于医生的诊疗,还是别人的经验介绍,妈妈都会用直觉来判断这些信息是否适合孩子,所以在教育方法上,家人还是需要听从主要教育者的意见,不能简单以“你不会教育孩子”,“你这办法不行”来轻易否定,更不能为孩子逃避教育建立“避风港”,苹果小时候经常就自称双方老人是“保护伞”,遇到不如意和批评就喜欢“告状”,我们坚决反对老人单方面溺爱孩子,帮助孩子逃避惩罚。
也许,您和文章开头那位妈妈心情一样,正处于焦虑中,自我解压的方式很多,暂时放下孩子,让自己有个独处的时间,记得有位家长曾经和苹果爸爸交流时说自己坐在城市的地铁里转圈减缓焦虑,平复心情,思考下一步怎么办?这是一种正确的方式,家长摆脱了焦虑情绪,才能冷静处理孩子问题,陪伴ADHD孩子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