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最初的童话这么暗黑?走进你不知道的童话世界
小女孩被砍掉双脚,红舞鞋带着脚跑向了森林深处;
后母用箱子夹掉小男孩的头,用他熬了一锅汤;
男人的房间里,挂满众多前妻的尸体……
你知道吗?这些并不是恐怖片里的桥段,而是分别来自童话故事《红舞鞋》《杜松子树》《蓝胡子》。
现代人的印象里,童话美好而温馨,陪伴了许多人的童年。可这些情节又是怎么回事?
童话不是给孩子看的吗?
为什么会存在如此惊悚血腥的画面?
我们又该给孩子看怎样的童话故事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不妨追溯童话的起源。
1
童话故事起初
就充斥着血腥暴力
大部分的童话脱胎于民间故事,其目的并非为了儿童的娱乐或教育,充斥着许多“少儿不宜”的限制级内容,是属于成年人的谈资。
比如“小红帽”的故事。
“……小女孩到了外婆家,狼人已将她的外婆杀死,将一些尸肉存放在食橱里,并将装其血液的瓶子放在架子上。
'橱子里的肉拿去吃,架子上那瓶酒也拿去喝吧!’狼人对刚到的小女孩说。小女孩照做了。
外婆家有只猫,看着小女孩又吃又喝,开始朝她大叫。
等小女孩吃完,狼人又对她说:“把衣服、围裙和袜子都脱光,丢进火堆里,你再也不需要这些东西。”小女孩脱去了衣服,钻进了狼人的被窝……”
这个故事比我们熟悉的那版小红帽出现得更早。在1697年夏尔·佩罗的版本里,小女孩食人血肉,和狼人同床共枕,最终被吃掉。他希望通过这个故事告诫年轻的姑娘们,要提高警惕,洁身自爱。
而我们所熟知的格林兄弟版则是大团圆式的结局——猎人剖开狼的肚子,救了小红帽和外婆。这个版本在以后,成为了家长们教育孩子学会分辨善恶、保护自己的经典案例。
格林兄弟
19世纪格林兄弟的出现,将童话故事的受众逐渐锁定到儿童身上。起初,他们搜集民间故事和传说是为了学术研究,而《格林童话》的出版受到很多孩子的喜爱,他们这才根据市场需求一改再改,前后修订了7个版本。
尽管如此,由于时代背景的影响,《格林童话》仍然保留了一部分血腥暴力的内容。
比如《杜松子树》的故事里,小男孩儿被继母砍了头、煮成肉汤后,变成了一只会唱歌的小鸟:
“我的母亲她宰了我,
我的父亲他吃了我,
我的妹妹小玛莲啊,
她拣起我的骨头包在手绢里,
埋在那棵杜松子树下。
克威,克威,
我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小鸟!”
这段歌词至今是很多人童年里挥之不去的阴影……
以现在的目光审视,这样的文字描写对孩子来说,是及其惊悚的;但当我们回到那个时代,或许就会理解。
2
暗黑童话的背后
是童年概念的缺失
最初的童话之所以都是“黑童话”,是因为童年的概念并非一直存在,而是在社会发展中逐渐建立起的。
在中世纪的欧洲,儿童被认为从出生起便身负原罪。他们的死亡率极高,受到漠视,教育、思维和衣着都按照成人的标准被规范。甚至连艺术作品里,孩子也被剥去稚气,换上大人的脸庞。
中世纪时期艺术作品中,小孩的体型,大人的脸庞,强调其心智成熟。
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从传播学的角度,解释了这一现象。他在《童年的消逝》中提出,口语传播时代下,成人和儿童接收的信息基本一致,因此界限不明。直到有了印刷术,书写和阅读将成人和儿童的认知区分开,“童年”的概念也随着人们对儿童了解增多而逐渐形成。
基于以上的角度,《格林童话》的来源,正是口语时期的故事,没有“童年”概念,自然也没有与之对应的“儿童读物”,因此文本内容中充斥着暴力血腥也就不足为奇了。
3
改编童话
以符合现代理念
时代在进步,“童年”的概念也在不断发展,如何赋予童话故事新的生命力,以符合现代人的理念呢?我们又该给孩子讲述怎样的童话故事呢?
迪士尼在这方面做出了榜样。从1937年第一部公主电影《白雪公主》到2016年的《海洋奇缘》,从完美小姐到独立女性,公主形象的变迁史,映射着80多年来女权主义的发展史,也赢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重认可。
作为绘本创作者,也需要与时俱进,在厘清原作发展脉络的同时,以现代孩子的视角进行恰当的改动。
西班牙作家艾莎·L. 鲁维奥在她的新书中,对《彼得与狼》和《吹笛手》的故事进行了大胆而又合理的改编。
对于从小就喜欢听交响乐童话《彼得与狼》的艾莎·L. 鲁维奥来说,每每听到大灰狼被猎人开枪,最后被抓进动物园的结局,她都无法理解人们为什么对大灰狼这么残忍。
在她看来,大灰狼没有什么错,他只是因为饿了。于是,在她的笔下,小男孩怀着一颗满满的同理心,从猎人的枪口下保护狼,和他谈判。
“我知道这个冬天很难熬,
我也知道你饿了,
但那只还在你肚子里
嘎嘎叫着的鸭子,
是我的朋友。”
“如果你放了她,
我就放了你。
我保证。”
最终,小男孩靠智慧救出了朋友鸭子,也以一颗友善的心收获了新的朋友——狼。
这样的结局,更切合21世纪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不孤立、不敌对任何人,合作共赢是我们希望传达给孩子的价值观。
相比《彼得与狼》,《吹笛手》早期的版本更接近于暗黑童话,充满仇恨和死亡。
汉默尔恩小镇突然出现了很多老鼠,于是,一个身穿彩衣的男人吹奏起魔笛,群鼠纷纷跳河而死。但村民却反悔,拒绝付出赏金。愤怒的笛手重新吹起魔笛,除了一个掉队的瘸腿小男孩,小镇上的所有孩子们进入村外的洞穴。可能他们像老鼠一样跳入水中,也可能在山洞里活活饿死,但再也没人见过他们。
而在艾莎·L. 鲁维奥的版本中,有两处做了较大的改动。
在她看来,老鼠并没有那么十恶不赦,坏到必须死的地步,他们只是不懂得如何与人类相处。
在吹笛手的协调下,老鼠和人们签订了和平相处的协议,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家,还组建了一支乐队。
孩子们也不是被动地接受命运,他们具有独立的判断力和行动力。在得知大人们不履行诺言后,他们留给父母一张纸条:“你们不兑现承诺,我们就不回来。”
会思考、有魄力,这是万千父母对孩子的期许,也是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们的生动写照。
艾莎·L. 鲁维奥在故事里,融入了她的人文精神和使命感,以及她对现代孩子们应该阅读怎样的童话的理解。她的改编能否得到孩子们的认可和喜欢,还要他们读过后做出判断。
不过,我们至少可以从她的故事里,跳脱出时代的局限,向孩子展示童话的多种可能性,以及如何通过童话,更好地和这个世界对话。
经典童话之所以流传数百年,离不开其故事本身的魅力,层出不穷的电影翻拍就证明了这一点。人们热衷于经典,但更期待从经典里触摸时代的脉搏,将其中现代社会的理念传达给孩子。
当我们了解童话的发展历史以后,相信你不会因原始故事的可怕而拒绝阅读童话。因为,随着儿童的需求和心理的变化,童话也在不断发展。
“变是唯一的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