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不是讲理的地方?
家,是不是讲理的地方?
文/蔡朝阳
以前听有人说,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是讲感情的地方。
这句话颇有道理。但是我们也要知道,这句话,在讲出来的时候,是有针对性的,也许针对的是亲密关系的失序,也许针对的是亲子关系的扭曲。
也即是说,我们在面对家庭、孩子成长这些不同的问题时,说话的侧重是不同的。同样一句话,在某一个语境下,可能是正确的。但若是换一个语境,就会显得谬误。
但就我的理解而言,讲理,是这个世界的通则,古今中外,大事小事,都抬不过一个理字。那么,我以为,家庭内部,自然也是要需要讲理的地方,因为我们的家庭,并不自外于这个世界。
我所谓的讲理,指两个方面。
一个是,跟家人,尤其是跟孩子一起,一起谈所谓的“大道理”。家庭生活自然是鸡零狗碎的,但是不妨碍,在洗了碗、擦了桌子、拖了地之后,洗干净双手,跟孩子谈一个哲学问题,或者谈一个社会问题。
第二个,是谈话的方式。什么叫“讲理”。讲理不是爸爸说的都是对的。讲理,需要一定的原则。讲理是一种讨论和呈现的过程。徐贲老师说的“明亮的对话”,有两个意思。首先,这是对话,而不是一个人说,一个人洗耳恭听;其次,则是明亮的,有一说一,都拿出来说,放在阳光下,而不是憋在肚子里,然后背地里搞阴谋诡计。
就像萝卜规则一样,其实,在家庭内部,也很需要萝卜规则。三口之家,总也有意见相左的时候。尽管我的第一原则,是,孩子说了算。但其实,还是需要用萝卜规则的。这个规则保证了每个人的意愿被自由表达的权利,被大家听见的权利。
关于说话的方式这一点,无论孩子多大,都要坚持尊重孩子的意见。潜在的逻辑依据在于,你跟你的孩子是平等的。
而在育儿的功利层面,我们知道,只有孩子的意见得到尊重,他才会发展出一种确定的自我,觉得“我”是有价值的,成为家庭的主人翁。否则,如果孩子只是命令的执行者,那么他的自我感觉也许只是像扫地机器人。唯一的不同是,机器人刷地板,孩子刷作业。但是你知道,一旦机器人获得了人工智能,他是会起来反抗的。而你的孩子,天生具有人工智能。为什么青春期的时候突然叛逆了?那是因为他个人觉醒了。
讲理,始终坚持讲理,从孩子降临人间的第一天开始,坚持跟他讲理。
当然,我还有一句话,叫做“温和的保护孩子的不知情权”。这个意思不是给孩子一个完美世界,而是,针对孩子的认知水平,大脑的发展程度,跟他聊他能理解的话题,跟他讲他听得懂的理。
6岁的时候,孩子认为地球是粒费列罗。那就跟他讲地球和费列罗的道理。这个时候你跟他讲柏拉图的“三张床”的道理那就是瞎掰。
10岁的时候,他发现电影《愤怒的小鸟》里,三只容易情绪失控的小鸟,都是单亲家庭的小鸟,于是,我们就可以来聊聊情绪管理的问题,以及,正确看待自己原生家庭的问题。
12岁的时候,他开始对二战感兴趣,那这个时候就可以跟他聊二战的话题,如何起源,以及,当今世界格局何以诞生。
今天晚上21点,我跟白宇极老师的“阿白夜话”,这条夜航船开出第三趟。以上,就是我们今晚主要想要聊的话题。
竞猜一下,白老师今晚会不会真人出镜?还是,我还会跟一只猫,聊整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