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0,从南京到北京
历史文脉 | 1420,从南京到北京北京学习平台2020-10-15订阅作者:周舒一座城,若能以“京”为名,那这座城必然是一代王朝的都城。古来京都,各负盛名。汉唐以降,西京长安、东京洛阳因互为都城、陪都而以两京并称,从汉班固的《两都赋》到张衡的《二京赋》,乃至唐韦述的《两京新记》,皆写东西两京。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长安与洛阳的两京名号终究留与史册。五代北宋之际虽也有东京开封、西京洛阳之名,但到底已沉入历史。时至今日,中华大地上以“京”为名的城市反是南北两京——南京、北京。南京建都,始于三国东吴,随后晋室南迁,宋齐梁陈一脉相承,史迹千年;北京自海陵王完颜亮号为中都,历经金元明清,亦是四代皇城。尽管这两座城从未像长安、洛阳那样留下二京并称的名号,但在迄今为止的泱泱华夏史的最后六百年里,南京与北京却有着难以斩断的情缘。1420年,从南京到北京。
那是六百年前,一位渴望证明自己的帝王做出的一个重大决策。朱棣,后世之人多称之为明成祖——这个庙号乃是嘉靖十七年(1538年)时,明世宗朱厚熜为了追尊生父兴献王朱祐杬,并将其牌位升袝太庙而特意改的。可对于朱棣而言,以奉天靖难之由夺取皇位的他一生所要证明的,恰是作为明太祖朱元璋正统继承人的地位:他,是大明的太宗皇帝。六百年前,当朱棣率领文武百官、商贾百姓离开彼时的大明国都南京时,新的都城——北京,由此大局划定。此后历经明清两朝的营建,终于奠定今时今日我们所知所见的古都北京模样。当历史的烟云消散了长安、洛阳、开封这些古都的旧时形制,北京城的格局轮廓依然清晰可辨,各种类型的古代建筑均有典型代表,堪称中国古都规划建构的智慧结晶。永乐时期的内阁大学士杨荣曾为一幅名为《北京八景图卷》题记,道是:“天下山川形胜雄伟壮丽可为京都者,莫逾于金陵,至若地势宽厚、关塞险固,总握中原之夷旷者,又莫过于燕蓟。”然而,南京虽有龙盘虎踞之势、长江天堑之险,却终不如北京“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内跨中原,外控朔漠,宜为天下都会”。杨荣作文的本意是为迁都造势,但也隐晦地传达出朱棣决意迁都的本心。北京,不仅仅是朱棣作为燕王时的封地,更是他出兵漠北、打击元蒙残余势力的军事基地。无论是个人情怀还是家国大业,迁都北京都是朱棣念念难忘的心结。实际上,朱棣对北京城的营建自他即位之初便已经开始。永乐元年(1403年)的正月朱棣便下诏,依明太祖朱元璋立凤阳为中都之制,升北平为北京,作为“行在”设置起完备的朝廷机构。此后,朱棣一面鼓励山西地区百姓迁居北京、开垦荒田,一面又强迁江南富民北上,以繁荣北京的经济。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命工部尚书宋礼筹划营建北京宫殿以备巡幸。次年,孝文皇后徐氏薨,朱棣却迟迟不肯在南京营建陵墓。直到两年后北巡时,他才将北京昌平县的黄土山选作自己和徐皇后的安葬之地,改名为天寿山。这,便是北京明十三陵的第一陵——长陵。种种迹象早已表明,终有一日,朱棣要迁都北上,回到他的第二故乡,他的龙兴之地。永乐九年(1411年),随着京杭大运河会通河段被重新疏浚,南北水运彻底畅通,朱棣营建北京宫城、迁都北上的大计终于可以正式提上日程,无数能工巧匠,万千木材石料被不断地运送至北京。在历经漫长的筹划准备后,永乐十四年(1416年),朱棣命人在燕王府旧宫的基础上翻建西宫,也就是后来的太液池西苑,今日的中南海。永乐十五年(1417年)五月初一日,朱棣北巡时在新落成的西宫接受了百官的朝贺。至此,朝廷的中心机构已然开始向北京转移,朱棣则坐镇西宫,看着一座全新的宫城——紫禁城,在大地上崛起。
与此同时,朱棣废弃了元大都北面的城垣,又将南面城垣拆除,外拓两里,重新修筑起北京城池,共有九门。今人若是乘坐北京公交44路环行一圈,便是沿着六百年前朱棣所营造的北京城垣走了一遍。公元1420年,即永乐十八年的岁末,大明王朝新的都城终告建成。按《明太宗实录》所记,新建的北京城“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十一月初四日,明太宗朱棣颁布《迁都诏》,昭告天下:自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日起,北京取代南京成为大明国都。虽然此后二十年间,朝臣们关于还都南京的建言屡屡不绝,甚至在朱棣驾崩后不久,明仁宗朱高炽便下旨恢复南京京师之名,但还都计划却随着朱高炽的骤然驾崩而中断。由此,大明王朝的统治核心再未离开过北京,南京也就此成为陪都。而从明太宗朱棣迁都的那一刻起,明朝乃至此后整个中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发生了分离,天子守边的军事策略极大地保护了中原地区的农业发展和江南的经济繁荣,南北关系也因此更为紧密。而今,六百年的光阴改变了北京城的模样,但北京城的布局体系仍保持着六百年前的秩序。那些从明朝时期便留存下的历史遗迹,成为了北京最丰富的文化遗产,为北京成为世界著名古都奠定了最坚实的实物与实证基础。这,也是梁思成先生为何称北京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最伟大之中古都市”的原因。(供图:首都博物馆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