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治病绝招之塞耳法、滴耳加压疗法大全
2021-09-22
(耳鸣、耳聋、中耳炎、耳疮、耵耳、耳部湿疹、牙痛)
塞耳法是将药末塞入耳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清代吴尚先《理瀹骈文》中收载了聪耳锭、通耳锭、远志磁石锭等塞耳方,治疗耳聋、耳鸣等病证,为我们今天研究应用此法奠定了基础。塞耳法,即是使药物通过外耳道皮肤吸收,并循经入里,内达脏腑,而发挥药理效应,以治病的方法。
【操作方法】
将药物研成细末,用薄棉或纱布包好、扎紧,轻轻塞入耳内,每日1次,每次塞耳时间根据病情而定。
【主治病症】
一、耳鸣、耳聋
1.枯矾黄连油(《中医简易外治法》) 枯矾3g,黄连3g,香油25g,将前两药共研细粉,入香油,混匀,用药棉蘸取,分塞在耳朵内,每晚睡前使用,次晨更换新的药棉球。功能清热利湿。主治耳聋伴有分泌物者。
2.芥菜子散(《中医简易外治法》) 芥菜子30g,研细粉,分别装在药棉球里,分塞在耳朵里,每晚睡前使用,次晨更换新的药棉球。功能化痰,消肿止痛。主治暴鸣暴聋。
二、中耳炎
冰片霜(吉林中医药1985;(3):22) 冰片适量,放瓷碗内,上扣大小相同瓷碗1个,对好后胶布密封,用武火熏烤约3~5分钟,冷却后开封刮霜。用时先清除耳内脓汁,再以棉球蘸冰片霜塞入耳内,每日2次,、5~7天为1疗程。功能清热化痰。主治化脓性中耳炎。
三、耳疮
曾青散(《疡科汇粹》) 雄黄21g,曾青15g,黄芩7.5g,上药捣为细末,研匀,每用少许纳入耳中,有脓出,即以棉球拭干用之。每日1次,用至痊愈。功能解毒消肿。主治各型耳疮。
四、耵耳
溶耵糊(《理瀹骈文》) 蚓泥、锅底煤、生猪油、葱涎,前三药研碎,用葱涎调棉裹塞耳。每日换1次,至耵聍软后用耳镊取出。功能清热解毒。主治聘耳。
五、耳部湿疹
芩柏解毒油(辽宁中医杂志1988;12(3):48)黄芩、黄柏各12g,枯矾6g,冰片3g,麻油500ml,先将芩、柏放入麻油中,浸泡24小时,然后放入铁锅内煎炸变为黑黄色,取出后研末,与冰片、枯矾细末同时放入麻油中,过滤装瓶备用。用时取适量塞入外耳道。每日换药1~2次,至愈。功能疏风清热,解毒化湿。主治耳部湿疹属风热湿邪袭耳型。
六、牙痛
1.巴豆大蒜膏(浙江中医杂志1987;(8):370)巴豆1粒,
大蒜1枚,同捣为膏。取膏少许,以适量棉花裹塞于耳中,左牙痛塞右耳,右牙痛塞左耳,8小时换1次。功能清热止痛。主治各种牙痛。
2.牙痛灵(《俞穴敷药疗法》) 75%酒精棉球,或1 9/6碘酒棉球,任选一种,将棉球捏半干,成圆锥形,塞满痛侧耳孔。一般塞后3~5分钟见效。功能消炎止痛。主治风热牙痛。
【注意事项】
使用此法前须将塞耳药包好、扎紧,塞入时动作要轻,且不可塞入太深,以便于及时取出。塞耳期间,如病人难以耐受,应立即取出。
(中耳炎、耳胀、耳闭)
滴耳加压疗法是五官科临床上常用的方法之一,是通过外界向耳道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滴入耳道内的药液能够进入中耳内,从而使药物发挥作用,以达到治疗耳疾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滴耳加压法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中国历代医家应用此法较多,一但史书记载不多。神医华佗曾用药汁滴耳治疗耳疾,朱丹溪、程国彭等亦将滴耳加压法熟练地运用于临床治疗疾病。
【操作方法】
1.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令其患耳朝上。
2.先用消毒棉签将患耳的外耳道内的分泌物擦拭干净。
3.医者一手牵拉患者的患耳廓,向头顶后上方拉直外耳道,用另一只手将药液滴入患耳内,然后放松耳廓。
4.医者用食指指尖压在患耳屏上,向外耳道口轻轻按压,接连按压3~5次,即可使药液进入中耳。
【主治病症】
一、中耳炎
田螺滴耳液(《中医外治方药手册》) 活田螺1个,洗净,置清水中,48小时后挖开盖头,加入冰片少许,取其水滴耳内,按压耳屏数次,每日3次,连用数日。功能清热消肿。主治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二、耳胀、耳闭
1.大黄油(《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大黄10g,香油50m1,大黄研细末,浸入香油内,俟香油变色,将油滴入耳内。功能活血通窍。主治耳胀、耳闭。
2.黄连滴耳液(经验方) 黄连8g,冰片O.1g,硼酸1g,黄连捣碎,加水100ml,煎沸5分钟,然后混入药,混匀后过滤2 7欠。药液滴耳,每次3~8滴,每日1~3次,5~7日.为1疗程。功能清热止痛。主治耳胀、耳闭。
【注意事项】
1.急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禁用。
2.个别病人在滴药后头晕,可以先将药液稍加温后,再滴耳加压。
1